![]() |
|||
古都行(2003-2018) | |||
|
|||
![]() 游记:到云梦山去观草 | |||
作者:鬼谷云梦 | 上传时间:2011-10-2 10:50:50 | ||
![]() ![]() ![]() ![]() ![]() |
这些时日,居住在豫北地区的人们,恍如移居江南。有时,白天时晴瓜瓜的,晚上你还在梦中,不知啥时雨就会落下。这些雨,你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到了清早,太阳出来了,只有树叶上的雨点会提醒你,昨晚可能下了雨的。 而这两天,雨却不再分白天和夜间了。整天灰蒙蒙的。你觉得这会儿没雨,说不清一会儿就下来了。北方人不习惯带雨具,离开家门多远了,忽然一场雨下来,淋了个老母鸡,才后悔自己没有做到“有备无患”。 昨天上午,雨稍稍小了一点。我懂得雨这脾性,要等她完全歇住,可能一时半会儿还不行。便想着顶雨到山上去看看。先是到朝阳寺,看了看帐篷登山节的准备情况。次又来到古灵山。印象最深的有三景:一是尖山云绕。二是碧湖飞白。三是水涛泉涌。 下午的时候,意犹味尽,想着如此美景,不看不是可惜了吗!便又驱车直达云梦大草原,想看看水洗过的大草原到底会是什么模样。 秋初的云梦山,本来就美得浪费。大把大把的绿,把个满山遍野涂抹得再无一丝空白。加上雨水一刷,绿中泛着青光,闻着都是香的。这时坐在车上,是再也不敢关窗户的。因为,你一比较,车内的空气又闷又潮的,比厕所好不到哪里去。 车到南天门时,一个一个的小水洼还闪着眼睛。偶有雨点落在其中,蹦出一个又一个小水泡,说是音乐的音符,一点也不夸张。因为,我仿佛听见了儿时的歌谣。
我急急地从车上下来。因为是雨天的下午,景区并无多少游人。只听见南天门上似乎有队伍的喊号声,远远望去,只见有旗帜招展,原来是夏令营的孩子们在举行雨中操练。 真正能藏得住牛羊的,还是云梦山的山顶草原。草中的小径只能隐约可见。我在草的海洋中漂泊着,没有了方向,也没有了“我熟悉的地标”。我这是要往哪走?我一再问自己,也一再问我的经验和记忆,但是,就是找不到确切的答案。 从高处看,草原被一个又一个的山包切割成碎片,虽觉广阔但并不觉得其“大”。当你真正置身其中,你才觉出自己是多少渺小,而草的海洋是多么无边无际。 还好,我是一个熟悉云梦大草原的“常客”,虽说此时失去了判断地势的能力,但还清楚“此去前方无绝路”,只要沿着前人走过的小径走下去,总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雨说不清啥时就停了。我的“危机意识”也稍稍平了许多。这时,我勇敢地想,就是一叶孤舟又能怎样呢?即便找不到码头,还能找不到礁石吗?我身上装着手机呢,只要通讯工具在,总能输出救援的信号吧。 静下心来想,与其自己吓唬自己,还不如好好欣赏一下周边的景致。秋虫唧唧,这是乡野的旋律。黄花点点,这是季节的颜色。杂树一丛丛的,忽隐忽现,这不就是我要寻找的“世外桃园”吗? 正想之间,突然一条土路横在眼前,定睛一看,前方竟是跑马场。我是从哪过来的呢,好长时间,我还在迷惑。 有人认为,草有什么可看的呢?是啊,草真是太平常了。不要说农村来的,就是城市长大的,也不能说对草有多么稀罕。但是,我们大家有谁真正走进过草的内心,和草有过真诚的对话呢? 观草,其实是观一种心情。这种心情只有在你回归到自然中去,你会觉得,平常心也好,生命力也好,很多我们视为很难达到的高度,其实在草身上都完全具备。我们不应该向草学点什么吗?
|
||
![]() |
![]() |
||
|
|||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郑厚德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主持人:黄 强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栏目主持人:张小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