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古都行(2003-2018) | |||
|
|||
![]() 云梦山探访鬼谷子 | |||
作者:花开花落 | 上传时间:2011-7-1 8:03:42 | ||
![]() ![]() ![]() ![]() ![]() |
在我眼里,若要赏景,云梦山非理想之地,许是缺水的缘故,光秃秃的山峦不免有失灵气。若想品味鬼谷子的传奇故事,这儿应属首选。 一个初夏的周末游览了鹤壁市淇县云梦山。据说此山因战国时期纵横家鼻祖鬼谷子而得名,素有“中华第一古军校”之称。鬼谷子培养的学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均为战国争雄中呼风唤雨的军事家和外交家。 景区门前一座全石结构仿汉阙式建筑上有题书“云梦山”三字,乃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先生手迹。进入山门,眼前是巨型雕塑——军坛,与其东边另一雕塑——将坛并称云梦山古军校的象征。一部战车、两名全副武装的战士仿佛把游客带进了“诸侯纷争金戈铁马”的久远年代。 行至鬼谷井,井水可鉴人影。鬼谷子先生通过水位高低预测天气的阴晴变化,该井被誉为“井底洞天”。导游说,在井口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能保佑好运常在。此言一出,游客们立马围成大圆圈仿效起来。谁不渴望好运相伴呢?心诚则灵嘛。 拾级而上便是古军校的大门——鬼谷牌坊。左门横额“古军校址”由国防大学原副校长张霖将军题写,中门横额“鬼谷祠”三字为著名书法家张海先生书写,牌坊两侧有两副对联。一是:鬼谷三卷隐匡天下,兵家七国才出一门。一是:隐匡天下创序育人功垂万世,心怀国是著书立说名播千秋。 正午的日头火辣辣的,好在前方即是鬼谷子讲学的水帘洞了。墙壁上的石刻留有古人龙飞凤舞的狂草字迹,洞内清泉涌动。我不禁敬佩鬼谷子将此地作为“教室”,多么匠心独运啊。 给我印象颇深的要数“舍身台”了。云梦山之东有一道南北长80米、高15米的悬崖,台沿下镌刻着女书法家周昭怡的三个遵劲大字“舍身台”。相传当年鬼谷子聚徒讲学,凡来投师者必先攀绝壁而上再由台顶跳下,以测试其武功及求学诚心。不少游客提出质疑,何等功夫才能确保跳下不至于缺胳膊少腿儿呢?导游笑言,那时悬崖没这么高,后人故意增加其高度,以示求学之不易。哦,故事终究是人写的。 平心而论,“云梦大草原”远非想象中的一望无际。也不怪,毕竟不是塞外啊。位于山顶的草原不过是地势开阔的草坡,当地雨水稀缺,五月的山坡毫无绿意。鬼谷子曾率弟子在此观天象、修习“鬼谷兵书”。其东侧为绵延10里的华北平原断裂带,其西南太阳洞崖壁上,可俯瞰著名的牧野古战场。虽未能欣赏茂草齐胸的草原景象,登高望远,阡陌纵横尽收眼底,也算不虚此行了。 云梦山海拔不高面积不大,一小时就结束了行程。来来往往的游客中当属军人最多。 依我之陋见,战争是为了不战争,培养军事人才正是为了和平之需要。貌似一种矛盾,实乃一种和谐,一种对立的统一。这,或许才是鬼谷子的教学理念吧。
|
||
![]() |
![]() |
||
|
|||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郑厚德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主持人:黄 强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栏目主持人:张小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