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
古都朝歌研究

 

   

 

 

文物文献 - 《水经注》
《水经注》
 
作者:(北魏)郦道元  加入时间:2009-11-26 18:57:47

《水经注》 
 
http://www.globrand.com/onlinebook/zhonghe/china100book/85.htm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涿州郦亭(今河北涿县南)人。他生年说法不一,尚难确定。史书仅记载他于孝昌三年(527年)被害于阴盘驿亭(今陕西临潼县东)。他出身仕宦之家,少年时随父官居山东,喜好游历,酷爱祖国锦绣河山,培养了"访渎搜渠"的兴趣。成年后承袭其父封爵,封为永宁伯,先后出任太尉掾、书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颖川太守、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黄门侍郎、侍中兼摄行台尚书、御史中尉等职。他利用任职机会,周游了北方黄淮流域广大地区,足迹遍布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区。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道形势,溯本穷源,游览名胜古迹,在实地考察中广泛搜集各种资料,以补文献不足,从而完成了举世无双的地理名著《水经注》。郦道元自幼好学,历览奇书,除《水经注》外,还撰有《本志》13卷及《七聘》诸文,但都已亡佚,仅《水经注》得以流传。

  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专著就叫《水经》,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二说晋郭璞撰,一说东汉桑钦撰,又说郭璞曾注桑钦撰的《水经》。当代郦学家陈桥驿认为即使汉桑钦撰有《水经》,晋郭璞为其作注确有其事,但这部《水经》和《水经注》也都已失传,今本郦道元所注的《水经》当是另外一部,是无名氏所为,其成书年代,诸家说法不一,全祖望认为是东汉初,戴震认为是三国时作品,今人钟凤年又认为是新莽时所作,诸说尚难确认,不过大体应为汉魏之作不成问题。

  《水经注》则是以注《水经》而得名。

  郦道元为何要为《水经》作注呢?在他自己序文中就写道:首先,古代地理书籍,《山海经》过于荒杂,《禹贡》、《周礼·职方》只具轮廓,《汉书·地理志》记述又不详备,而一些都、赋限于体裁不能畅所记述《水经》一书虽专述河流,具系统纲领,但未记水道以外地理情况。他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所见所闻十分丰富,为了把这些丰富的地理知识传于后人,所以他选定《水经》一书为纲来描述全国地理情况。正如王先谦所说,郦道元注《水经》的目的在于"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右"(《王先谦合校本序》)。其次,他认识到地理现象是在经常变化的,上古情况已很渺茫,其后部族迁徙、城市兴衰、河道变迁、名称交互更替等等都十分复杂,所以他决定以水道为纲,可以进而描述经常变化中的地理情况。而更重要的是,他当时身处政局分裂时代,他向往祖国统一,着眼于《禹贡》所描写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版图广大的祖国,他利用属于全国的自然因素河流水系来作纲,可以把当时人为的政治疆界的限制打破了,从而充分体现他要实施祖国统一的决心。由此说明郦道元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所著的《水经注》是一部爱国主义著作。

  《水经注》是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唐六典》注中称《水经》共载水道137条,而《水经注》则将支流等补充发展为1252条。今人赵永复将全书水体包括湖、淀、陂、泽、泉、渠、池、故渎等算入,实记2596,倍于《唐六典》之数。

  注文达30万字。涉及的地域范围,除了基本上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作为其撰写对象外,还涉及到当时不少域外地区,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若干地区,覆盖面积实属空前。

  所记述的时间幅度上起先秦,下至南北朝当代,上下约2000多年。它所包容的地理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山川胜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物掌故、神话故事等等,真可谓是我国6世纪的一部地理百科全书,无所不容。难能可贵的是这么丰富多采的内容并非单纯地罗列现象,而是有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记述。侯仁之教授概括得最为贴切:"他赋予地理描写以时间的深度,又给予许多历史事件以具体的空间的真实感。"(《水经注选释·前言》)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其内容包括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在自然地理方面,所记大小河流有1000余条,从河流的发源到入海,举凡干流、支流、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急流、滩濑、湖泊等等都广泛搜罗,详细记载。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所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在人文地理方面,所记的一些政区建置往往可以补充正史地理志的不足。所记的县级城市和其他城邑共2800座,古都180座,除此以外,小于城邑的聚落包括镇、乡、亭、里、聚、村、墟、戍、坞、堡等10类,共约1000处。在这些城市中包括国外一些城市,如在今印度的波罗奈城、巴连弗邑、王舍新城、瞻婆国城等,林邑国的军事要地区粟城和国都典冲城等都有详细记载。交通地理包括水运和陆路交通,其中仅桥梁就记有100座左右,津渡也近100处。经济地理方面有大量农田水利资料,记载的农田水利工程名称就有坡湖、堤、塘、堰、堨、覩、墱*、坨、水门、石逗等。还记有大批屯田、耕作制度等资料。在手工业生产方面,包括采矿、冶金、机器、纺织、造币、食品等。所记矿物有金属矿物如金、银、铜、铁、锡、汞等,非金属矿物有雄黄、硫黄、盐、石墨、云母、石英、玉、石材等,能源矿物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此外还有兵要地理、人口地理、民族地理等各方面资料。

  除了丰富的地理内容外,还有许多学科方面的材料。诸如书中所记各类地名约在2万处上下,其中解释的地名就有2400多处。所记中外古塔30多处,宫殿120余处,各种陵墓260余处,寺院26处以及不少园林等。可见该书对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水利史学以至民族学、宗教学、艺术等方面都有一定参考价值。以上这些内容不仅在数量上惊人,更重要的是作者采用了文学艺术手法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所以它还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在文学史上居有一定地位。它"写水着眼于动态","写山则致力于静态",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水经注》在语言运用上也是出类拔萃的,仅就描写的瀑布来说,它所用的词汇就有:泷、洪、悬流、悬水、悬涛、悬泉、悬涧、悬波、颓波、飞清等,真是变化无穷。所以我们说《水经注》不仅是科学名著,也是文学艺术的珍品。

  如此丰富的内容,其价值自不待言。这里仅就历史地理方面来说,就有取之不尽的功效,侯仁之教授曾利用它复原了北京周围古代水利工程,研究了毛乌素沙漠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运用它来研究古代水道变迁,湖泊湮废、地下水开发、海岸变迁、城市规划、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等等诸多课题。

  《水经注》有如此深远影响,这与郦道元治学态度的认真是分不开的。为了著作此书,他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引书多达437种,辑录了汉魏金石碑刻多达350种左右,还采录了不少民间歌谣、谚语方言、传说故事等,并对所得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亲自实地考察,寻访古迹,追末溯源,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本书实际上是我国北魏以前的古代地理总结,书中许多珍贵资料早已失传,不少人从中可以辑佚或校正一些古籍。

  当然,如此宏富的巨作,受到当时时代和条件的限制,难免存在不少错误。唐代杜佑在《通典》中即已明确指出其黄河河源问题上的"纰缪"。另外由于他不可能到边远地区和南方进行实地调查,这方面错误也较多些。有些地方的引书也不尽可信等等,但这些并不损害全书价值。

  《水经注》原有40卷,宋初已缺5卷,后人将其所余35卷,重新编定成40卷。由于迭经传抄翻刻,错简夺伪十分严重,有些章节甚至难以辨读。明清时不少学者为研究《水经注》做了大量工作,有的订正了经注混淆500余处,使经注基本恢复了原来面貌。有的做了不少辑佚工作,更多的是做了校勘注疏工作,清末著名学者杨守敬与其弟子熊会贞用了毕生精力撰写了《水经注疏》和编绘了古今对照、朱墨套印的《水经注图》,最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有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的《水经注疏》,为今后研究利用《水经注》提供了方便。 
 

内容提要
《水经济》是北魏人郦道元给《水经》做的主。《水经》是一部专门记载我国江河水道的古书,分三卷,作者为谁已弄不清楚。从内容上看,应该是新莽、东汉时人起草,至三国时代成书。《水经》里介绍到的河流有137条,但只是简略地谈至每条河源的出处及流经地,最后流进哪条河流——其疏略是显而易见的。
从形式上看,《水经注》是对《水经》的注释,但在内容上,它不仅对《水经》大20多倍,而且丰富生动,所以成为一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著。《水经注》记述的大小河流共有1252条,此外还有五百多处湖泊和沼泽,二百多处泉水和井水等地下水。《水经注》不仅讲河流,还详细记载了河流所经的地貌、地质矿物和动植物。
《水经注》不仅在地理学、考古学、水利学上具有重要地位,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散文的集锦,神州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

《水经注》卷九

http://guoxue.baidu.com/page/cbaebeadd7a2/8.html

○淇水
△淇水出河内隆虑县西大号山。
《山海经》曰:淇水出沮洳山。水出山侧,颓波漰注,冲激横山,山上合
下开,可减六七十步,巨石磥砢,交积隍涧,倾澜渀荡,势同雷转,激水散
氛,暧若雾合。又东北,沾水注之。水出壶关县东沾台下。石壁崇高,昂藏隐天,
泉流发于西北隅,与金谷水合,金谷即沾台之西溪也。东北会沾水,又东流注淇
水。淇水又迳南罗川,又历三罗城北,东北与女台水合。水发西北三女台下,东
北流注于淇。
淇水又东北历淇阳川,迳石城西北。城在原上,带涧枕淇。
淇水又东北,西流水注之。水出东大岭下,西流,迳石楼南,在北陵石上,
练垂桀立,亭亭极峻。其水西流,迳注于淇。
又东迳冯都垒南,世谓之淇阳城,在西北三十里。
淇水又东出山,分为二水,水会立石堰,遏水以沃白沟,左为菀水,右则淇
水。自元甫城东南,迳朝歌县北。《竹书纪年》,晋定公二十八年,淇绝于旧卫,
即此也。淇水又东,右合泉源水。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东南流。老人
晨将渡水,而沉吟难济。纣问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实,故畏寒也。纣乃于此
斮胫而视髓也。其水南流东屈,迳朝歌城南。《晋书地道记》曰:本沬邑地。
《诗》云:爰采唐矣,沬之乡矣。殷王武丁,始迁居之,为殷都也。《禹贡》,
纣都在冀州大陆之野,即此矣。有糟邱酒池之事焉。有新声靡乐,号邑朝歌。晋
灼曰:《史记·乐书》,纣为《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时也。故墨子闻之,
恶而回车,不迳其邑。《论语撰考谶》曰:邑名朝歌,颜渊不舍,七十弟子揜
目,宰予独顾,由蹙堕车。宋均曰:子路患宰予顾视凶地,故以足蹙之,使堕车
也。今城内有殷鹿台,纣昔自投于火处也。《竹书纪年》曰:武王亲禽帝受辛于
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南单之台,盖鹿台之异名也。武王以殷之遗民,封纣子
武庚于兹邑,分其地为三,曰邶、鄘、卫,使管叔、蔡叔、霍叔辅之,为三监。
三监叛,周讨平,以封康叔为卫。箕子佯狂自悲,故《琴操》有《箕子操》,迳
其墟,父母之邦也,不胜悲,作麦秀歌。地居河、淇之间,后乃属晋,战国时皆
属于赵。男女淫纵,有纣之馀风。土崄多寇,汉以虞诩为长,朋友以难治致吊。
诩曰: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又东与左水合,谓之马沟水。水出朝歌城
北,东流,南屈至其城东,又东流与美沟水合。水出朝歌西北大岭下,东流迳骆
驼谷,于中逶迤九十曲,故俗有美沟之目矣。历十二崿,崿流相承,泉响不断,
返水捍注,捲复深隍,隍间积石千通,水穴万变,观者若思不周赏,情乏图状
矣。其水东迳朝歌城北,又东南流,注马沟水,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也。故
《卫诗》曰: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毛注》云:同出异归为肥泉。《尔雅》曰:
归异出同曰肥。《释名》曰:本同出时,所浸润少,所归各枝散而多,似肥者也。
犍为舍人曰:水异出,流行合同曰肥。今是水异出同归矣。《博物志》谓之澳水。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毛云:菉,王刍也;竹,编竹也。汉武帝塞决
河,斩淇园之竹木以为用。寇恂为河内,伐竹淇川,治矢百馀万,以输军资。今
通望淇川,无复此物。惟王刍编草,不异毛兴。又言:澳,隈也。郑亦不以为津
源,而张司空专以为水流入于淇,非所究也。然斯水即《诗》所谓泉源之水也。
故《卫诗》云,泉源在左,淇水左右。卫女思归,指以为喻,淇水左右,盖举水
所入为左右也。淇水又南,历枋堰,旧淇水东南流,迳黎阳县界南入河。《地理
志》曰:淇水出共,东至黎阳入河。《沟洫志》曰:遮害亭西一十八里至淇水口
是也。汉建安九年,魏武王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
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是以卢谌《征艰赋》曰: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
也。自后遂废,魏熙平中复通之。故渠历枋城北,东出,今渎破故堨。其堰悉
铁柱,木石参用。其故渎南迳枋城西。又南分为二水:一水南注清水,水流上下,
更相通注,河清水盛,北入故渠,自此始矣。一水东流,迳枋城南,东与菀口合。
菀水上承淇水于元甫城西北,自石堰东注菀城西,屈迳其城南,又东南流历土军
东北,得旧石浢,故五水分流,世号五穴口,今惟通并为二水。一水西注淇水,
谓之天井沟。一水迳土军东,分为蓼沟,东入白祀陂。又南分,东入同山陂,溉
田七十馀顷。二陂所结,即台阴野矣菀水东南入淇水。
淇水右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顿邱县遮害亭东,黎山西北。会淇水处,立石
堰遏水,令更东北注。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也。故苏氏曰:决宿胥
之口,魏无虚、顿丘。即指是渎也。
淇水又东北流,谓之白沟,迳雍榆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孙豹
救晋,次于雍榆者也。淇水又北迳其城东,东北迳同山东,又东北迳帝喾冢西,
世谓之顿邱台,非也。《皇览》曰: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中者也。
又北迳白祀山东,历广阳里,迳颛顼冢西,俗谓之殷王陵,非也。《帝王世纪》
曰:颛顼葬东郡顿丘城南,广阳里大冢者是也。
淇水又东屈而西转,迳顿丘北。故阚骃云:顿丘在淇水南。《尔雅》曰:山
一成谓之顿丘。《释名》谓一顿而成丘,无高下小大之杀也。《诗》所谓送子涉
淇,至于顿丘者也。魏徙九原、西河、土军诸胡,置土军于丘侧,故其名亦曰土
军也。又屈迳顿丘县故城西,《古文尚书》以为观地矣,盖太康弟五君之号曰五
观者也。《竹书纪年》晋定公三十一年,城顿丘。《皇览》曰:顿丘者,城门名
顿丘道。世谓之殷,皆非也,盖因丘而为名,故曰顿丘矣。淇水东北,迳枉人山
东,牵城西。《春秋·定公十四年》,公会齐侯于牵者也。杜预曰:黎阳东北有
牵城,即此城矣。淇水又东北,迳石柱冈,东北注矣。
△东过内黄县南为白沟。
淇水又东北,迳并阳城西,世谓之辟阳城,非也。即《郡国志》所谓内黄县
有并阳聚者也。白沟又北,左合荡水,又东北流,迳内黄县故城南。县右对黄泽,
《郡国志》曰:县有黄泽者也。《地理风俗记》曰:陈留有外黄,故加内。《史
记》曰:赵廉颇伐魏,取黄。即此县。
△屈从县东北与洹水合。
白沟自县北迳戏阳城东,世谓之羛阳聚。《春秋左传·昭公九年》,晋
荀盈如齐逆女,还,卒戏阳,是也。白沟又北,迳高城亭东,洹水从西南来注之。
又北迳问亭东,即魏县界也。魏县故城,应劭曰:魏武侯之别都也。城内有武侯
台,王莽之魏城亭也。左与新河合,洹水枝流也。白沟又东北,迳铜马城西,盖
光武征铜马所筑也,故城得其名矣。
白沟又东北,迳罗勒城东,又东北,漳水注之,谓之利漕口。自下清漳、白
沟、淇河,咸得通称也。
△又东北过馆陶县北,又东北过清渊县西。
白沟水又东北,迳赵城西,又北阿难河出焉,盖魏将阿难所导,以利衡渎,
遂有阿难之称矣。
白沟又东北,迳空陵城西,又北迳乔亭城西,东去馆陶县故城十五里,县即
《春秋》所谓冠氏也,魏阳平郡治也。淇水又屈迳其县北。
又东北,迳平恩县故城东。《地理风俗记》曰:县故馆陶之别乡也,汉宣帝
地节三年置,以封后父许伯为侯国。《地理志》,王莽之延平县矣。
淇水又东迳清渊县故城西,又历县之西北为清渊,故县有清渊之名矣,世谓
之鱼池城,非也。
淇水又东北迳榆杨城北。汉武帝封太常江德为侯国。文颖曰:邑在魏郡清渊,
世谓之清渊城,非也。
△又东北过广宗县东,为清河。
清河东北迳广宗县故城南。和帝永元五年,封皇太子万年为王国。田融言,
赵立建兴郡于城内,置临清县于水东,自赵石始也。清河之右,有李云墓。云字
行祖,甘陵人。好学,善阴阳,举李廉,迁白马令。中常侍单超等立掖庭民女亳
氏为后,后家封者四人,赏赐巨万。云上书,移副三府曰:孔子云,帝者,谛也。
今尺一拜用,不经御省,是帝欲不谛乎?帝怒,下狱,杀之。后冀州刺史贾琮使
行部,过祠云墓,刻石表之,今石柱尚存,俗犹谓之李氏石柱。
清河又东北,迳界城亭东。水上有大梁,谓之界城桥。《英雄记》曰:公孙
瓒击青州黄巾贼,大破之,还屯黄宗。袁本初自往征瓒,合战于界桥南二十里。
绍将曲义破瓒于界城桥,斩瓒冀州刺史严纲,又破瓒殿兵于桥上,即此梁也。世
谓之鬲城桥,盖传呼失实矣。
清河又东北迳信乡西。《地理风俗记》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乡,故县也。
清河又北,迳信成县故城西。应劭曰:甘陵西北五十里有信成亭,故县也。赵置
水东县于此城,故亦曰水东城。
清河又东北,迳清阳县故城西,汉高祖置清河郡,治此。景帝中三年封皇子
乘为王国,王莽之河平也。汉光武建武二年,西河鲜于冀为清河太守,作公廨,
未就而亡。后守赵高计功用二百万,五官黄秉、功曹刘适言四百万钱。于是冀乃
鬼见,白日道从入府,与高及秉等对共计校,定为适、秉所割匿。冀乃书表自理。
其略言:高贵不尚节,亩垄之夫,而箕踞遗类,研密失机,婢妾其性,媚世求显,
偷窃银艾,鄙辱天官,《易》讥负乘,诚高之谓。臣不胜鬼言,谨因千里驿闻,
付高上之,便西北去三十里,车马皆灭,不复见。秉等皆伏地物故。高以状闻,
诏下还冀西河田宅,妻子焉,兼为差代,以旌幽中之讼。汉桓帝建和二年改清河
为甘陵王国,以王妖言徙,其年立甘陵郡,治此焉。
△又东北过东武城县西。
清河又东北,迳陵乡西。应劭曰:东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乡,故县也。后汉
封太仆梁松为侯国,故世谓之梁侯城,遂立侯城县治也。
清河又东北,迳东武城县故城西。《史记》,赵公子胜号平原君,以解邯郸
之功,受封于此。定襄有武城,故加东矣。清河又东北,迳复阳县故城西。汉高
祖七年,封右司马陈胥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乐岁。《地理风俗记》曰:东武城
西北三十里,有复阳亭,故县也。世名之曰槛城,非也。
清河又东北流,迳枣强县故城东。《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云:汉
武帝元朔三年,封广川惠王子晏为侯国也。应劭《地理风俗记》曰:东武城西北
五十里,有枣强城,故县也。
△又北过广川县东。
清河北迳广川县故城南。阚骃曰:县中有长河为流,故曰广川也。水侧有羌
垒,姚氏之故居也,今广川县治。清河又东北,迳历县故城南。《地理志》,信
都之属县也,王莽更名曰历宁也。应劭曰:广川县西北三十里,有历城亭,故县
也。今亭在县东如北,水济尚谓之为历口渡也。
△又东过修县南,又东北过东光县西。
清河又东北,左与张甲屯、绛故渎合。阻深堤高障,无复有水矣。又迳修县
故城南,屈迳其城东。修音条。王莽更名之曰治修。《郡国志》曰:故属信都。
清河又东北,左与横漳枝津故渎合。又东北迳修国故城东,汉文帝封周亚夫
为侯国,故世谓之北修城也。清河又东北,迳邸阁城东。城临侧清河,晋修县治。
城内有县长鲁国孔明碑。
清河又东,至东光县西南,迳胡苏亭。《地理志》,东光有胡苏亭者也。世
谓之羌城,非也。
又东北,右会大河故渎,又迳东光县故城西。后汉封耿纯为侯国。初平二年,
黄巾三十万人,入渤海,公孙瓒破之于东光界,追奔是水,斩首三万,流血丹水,
即是水也。
△又东北过南皮县西。
清河又东北,无棣沟出焉。东迳南皮县故城南,又东迳乐亭北,《地理志》
之临乐县故城也,王莽更名乐亭。《晋书地道志》、《太康地记》,乐陵国有新
乐县,即此城矣。又东迳新乡城北,即《地理志》高乐故城也,王莽更之曰为乡
矣。无棣沟又东分为二渎。无棣沟又东迳乐陵郡北。
又东屈而北出,又东转,迳苑乡故城南,又东南,迳高城县故城南,与枝渎
合。渎上承无棣沟,南迳乐陵郡西,又东南,迳千童县故城东。《史记·建元以
来王子侯者年表》曰:故重也,一作千钟。汉武帝元朔四年,封河间献王子刘阴
为侯国。应劭曰:汉灵帝改曰饶安也。魏沧州治。枝渎又南东屈,东北注无棣沟。
无棣沟又东北,迳一故城北,世谓之功城也。又东北,迳盐山东北入海。《春秋
·僖公四年》,齐、楚之盟于召陵也,管仲曰:昔召康公锡命先君太公履,北至
于无棣。盖四履之所也。京相璠曰:旧说无棣在辽西孤竹县。二说参差,未知所
定。然管仲以责楚,无棣在此,方之为近。既世传以久,且以闻见书之。清河又
东北,迳南皮县故城西。《十三州志》曰:章武有北皮亭,故此曰南皮也。王莽
之迎河亭。《史记·惠景侯者年表》云:汉文帝后七年中,封孝文后兄子彭祖为
侯国。建安中,魏武擒袁谭于此城也。
清河又北,迳北皮城东,左会滹沱别河故渎,谓之合口,故谓之合城也。
《地理风俗记》曰:南皮城北五十里有北皮城,即是城矣。
△又东北,过浮阳县西。
清河东北流,浮水故渎出焉。按《史记》,赵之南界,有浮水出焉。浮水在
南,而此有浮阳之称者,盖浮水出入津流,同逆混并,清漳二渎,河之旧道,浮
水故迹,又自斯别,是县有浮阳之名也。首受清河于县界,东北迳高城县之苑乡
城北,又东迳章武县之故城南。汉文帝后七年,封孝文后弟窦广国为侯国。王莽
更名桓章。晋太始中,立章武郡,治此。浮水故渎,又东迳箧山北。《魏土地记》
曰:高城东北五十里有箧山,长七里。浮渎又东北,迳柳县故城南。汉武帝元朔
四年,封齐孝王子刘阳为侯国。《地理风俗记》曰:高城县东北五十里有柳亭,
故县也,世谓之辟亭,非也。浮渎又东北,迳汉武帝望海台,又东注于海。应劭
曰:浮阳,浮水所出,入海,潮汐往来日再。今沟无复有水也。
清河又北,分为二渎,枝分东出,又谓之浮渎。清河又北,迳浮阳县故城西,
王莽之浮城也。建武十五年,更封骁骑将军平乡侯刘歆为侯国。魏浮阳郡治。又
东北,滹沱别渎注焉,谓之合口也。
△又东北,过濊邑北。
濊水出焉。
△又东北,过乡邑南。
清河又东,分为二水,枝津右出焉。东迳汉武帝故台北。《魏土地记》曰:
章武县东一百里,有武帝台。南北有二台。相去六十里,基高六十丈,俗云,汉
武帝东巡海上所筑。又东注于海。清河又东北,迳纻姑邑南,俗谓之新城,非也。
△又东北,过穷河邑南。
清河又东北,迳穷河邑南,俗谓之三女城,非也。东北至泉周县,北入滹沱
水。《经》曰:笥沟东南至泉周县,与清河合,自下为派河尾也。又东,泉周渠
出焉。
△又东北,过漂榆邑,入于海。
清河又东,迳漂榆邑故城南,俗谓之角飞城。《赵记》云:石勒使王述煮盐
于角飞,即城异名矣。《魏土地记》曰:高城县东北一百里,北尽漂榆东临巨海,
民咸煮海水,藉盐为业。即此城也。清河自是入于海。

,



 

 
     
《水经注》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