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归妹
古都朝歌研究

 

   

 

 

百家争鸣 - 帝乙归妹
帝乙归妹
 
作者:老悶  加入时间:2013-7-18 10:37:22

    顾颉刚先生认为《周易》中之“帝乙归妹”是指“殷王帝乙嫁女与周文王”。此说立于80年前,现几成定论,有渐而为“史实”的倾向。
 
    我提出不同意见。
 
    顾先生的论据来自《诗经.大雅.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大邦”被认定为大邑商,“大邦有子”被认定为商人女。然而,此诗先提季历之妻挚仲氏女大任、大任生文王,后又提文王娶有莘氏女大姒、大姒生武王,在这两部分中间提及文王另外一个女人不大合情理。如果我们把大邦理解为有莘氏,则显得文意通顺。
 
    再来看“帝乙归妹”在《周易》中的出处:
 
    泰,小往大来,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茫茫然不知其所云!
 
    我们要换一个思路。
 
    归,上古有二意:一为“归来、回归、归还”,一为“出嫁”。女人出嫁后,归宁曰“来”,复归曰“归”。然而,“归X”通常为“回归某地”,不为“出嫁某女”—— 或者说,从绝大多数上古资料来看,归当出嫁讲时不及物。
 
    我们再来看“妹”这个字。妹,本意是“女弟”,也就是“妹妹”的意思,似乎最简单明了不过…… 且慢!翻看上古文本,我们就会知道:妹可以作地名!
 
    作为地名的妹,其地处殷商核心区,于殷商之时甚为繁盛,春秋时改名了—— 朝歌。
 
    请看两处文本旁证:
 
1)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
…… 《诗经.鄘风.桑中》(这里的“沬”有的版本做“妹”)
 
    鄘,通常认为是今河南卫辉市(1988年以前称汲县)。淇,是淇河,在河南淇县,卫辉东北20多公里。沬(妹)是都邑名,很显然,其名来自水名“沬”。
 
2)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
“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聪听祖考之彝训,越小大德。
“小子惟一妹土,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
“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其尔典听朕教!尔大克羞耇惟君,尔乃饮食醉饱。丕惟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尔乃自介用逸,兹乃允惟王正事之臣。兹亦惟天若无德,永不忘在王家。”
…… 《尚书.酒诰》
 
    大家通常认为此文是周公旦假卫康叔在其封地卫国宣布戒酒的告诫之辞。那么,这里的“妹”,也就是“卫国”的“卫”。
 
    我们看下《竹书纪年.周武王》:
 
    十五年。肅慎氏來賔○初狩方岳。誥于沬邑○冬。遷九鼎于洛。
 
    此诰按理说正是《酒诰》,而这里的“沬邑”就是“沬邦”、“沬土”。不过,诰的时间,按《竹书纪年》,在周武王病逝之前,更早于管蔡之乱——其时卫康叔还没有封卫。也许,我们当取《竹书纪年》的说法才是。但无论如何,诰的地点,应该在后来的卫国辖境无疑。
 
    公元前660年,赤狄攻卫,卫懿公被杀,卫遗民渡河在黄河以南另建新都(参见《左传·闵公二年》)。卫国迁河南后不久,旧卫地为晋所占,期间改称“朝歌”—— 改名的原因不明。此“朝歌”两汉以后被误认为是殷末都城,直到本世纪初安阳发掘殷墟后此说才被推翻。我们现在知道,殷末的都城是“北蒙”(今安阳小屯附近),妹,在北蒙之南,应该是殷之别邑。《竹书纪年》云:“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徏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不过,妹(后来的朝歌),可能真的是纣与周武王决战、败而被杀之地。可能的场景是:周武王部队从孟津北渡黄河攻商,商纣王带兵自大邑商(北蒙)南出于沬邑(朝歌),与周武王决战于沬邑之郊外(牧野)。
 
    因此…… 帝乙归妹的意思是:帝乙(出征、出巡之后)回到妹邑,而非“帝乙把妹妹给嫁掉了”。妹,也就是沬、卫、朝歌,是一个殷商时代很繁荣的大都邑。至于《周易》的卦辞为何提及帝乙回到妹邑,只有上帝和鬼魂才知道!
 
沬作为水名,我认为就是现在流经卫辉和淇县之间的沧河之水。
 
     *** 补记:《今本竹书纪年》在武王伐纣前还有两处提及“沬”:1)“武乙元年壬寅。王即位。居殷。…… 三年。自殷遷于河北…… 十五年。自河北遷于沬”;2)“文丁元年丁丑。王即位。居殷。自沬歸殷邑”。一种可能是,所谓“帝乙归妹”的“帝乙”指的是“帝乙”之前两世的“武乙”!





 

 
     
帝乙归妹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