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极仙翁碑即崇祯墓碑[三]
古都朝歌研究

 

   

 

 

百家争鸣 - 泰极仙翁碑即崇祯墓碑[三]
泰极仙翁碑即崇祯墓碑[三]
 
作者:夏纬麟,岳武佐  加入时间:2017-6-27 18:31:38
淇县扯淡碑的几点考证拙见
夏纬麟
据淇县故老传云,出北门里许,有座祖师庙。傍边有一座八角亭〈楼〉。愚见,祖师庙很可能供奉的北极玄天真武大帝,故俗称祖师庙。现庙与亭当荡然无存,只在庙内遗址留下一幢不很高大的石碑。碑顶端两边刻有扯淡二字。碑正中刻有“泰极仙翁脱骨处”。最下部分已阙如。碑上无姓氏,无年月,无立碑人姓名……
有关泰极的释意:
《周易·泰卦》的释注是,“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汉魏的易学大师王弼注曰:“泰者,物大通之时也。上下大通,则物失节。故财成而辅相,以左右民也。”
唐代官方易学权威孔冲运即孔颖达,在其所著《周易正义》中注疏曰:“后,君也。于此之时,当翦财成就天地之道。相,助也。当辅助天地所生之宜。左右,助也,以助养其人也。此卦言后者,以不兼公卿大夫,故不云君子也。兼通诸侯,故不得直言先王。欲见天子诸侯俱是南面之君,故特言后也。”
北宋理学大儒洛阳程颐在《周易述传》中曰:“天地交而阴阳和,则万物茂遂。所以泰也。人君当体天地通泰之象,而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生民也……”
南宋大儒朱熹在《周易本义》中曰:“财成以制其过,辅助以补其不及。”
《释诂》亦曰:“后,君也。泰消息为辟卦,故称后。”〈愚按不可以当女主解〉
根据以上诸周易大师的训诂、释义,其内涵均大同小异,而以“后”为君,则一也。此碑所刻“泰极仙翁”者,必非普通百姓,而是一位很尊贵的帝王之流。
然,物极则反。泰极则否来。下面再看否卦的周易训诂。
《象传·否卦》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而不可荣以禄。古时辟字和避字同义。荣是营的意思。《淮南子·原道篇》云:“营,惑也。不可荣以禄者,即也莫惑以禄。即匹夫不可以夺志之义〈愚按〉。
孔疏曰:“君子以俭德辟难者,言君子于此否塞之时,思节俭为德。辟其危难。不可以荣华其身,以居幸位〈侥幸的意思〉。
程传曰:“天地不相交通,故为否。否塞之时,君子道消,当视否塞之象。而以俭损其德,辟祸难不可荣居禄位也。否者,小人得志之时,君子居显荣之地,祸患必及之其身。故宜晦处穷约。”
朱熹本义曰:“收敛其德,不行于外,以避小人之难。人不得以禄位荣之。”
综合以上各家所述注,亦不同而小异。至于避难,则一也。看来这里的墓主人是情愿舍去尊贵的皇家身份,而甘心于贫民矣。
“关于水木道人”的愚见.
在以数术为主流的周易在卜占中,多以申子辰为三合而成水〈五行的水〉。那么申子辰合起来,就隐含在甲申年的时代。当明室鼎革之际的那一段亡国历史。木则就明显是朱字藏去头了。由此看来,这位主人肯定是姓朱,并且是明王室的一位主要成员。〈水木道人正是如此理解〉
碑上刻有“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
这里用的是南史梁简文帝纪“弗欺暗室,岂况三光。”
愚见:上联如果反其意而用之,那么,就有另一种含义,那就是,我不负三光,而三光负我;我不欺鬼神,而鬼神欺我;我不欺贫民百姓,而是贫民百姓欺我了。其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李自成统率的农民起义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摧毁了明王朝的腐朽统治。那完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封建统治者是永远不会认为这是正义的,必然的。而只能像《抱朴子》所说的,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的历史悲剧性的哀叹。
下联的含义是,应该以自然为师,以守戒为师,一切服从于最高主宰的善。也只有这样了。
另外,还刻有“为善最乐”无拘无束等字样,我们既然了解了墓中主人的遭遇,那么这些名词也是他的精神最后归宿而毋庸多赘了。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解释的,那就是泰极的“极”字。因为它是代表至高无上、无以复加的意思,如果我们排除物极必反泰极否来的含义的话,那么,这个“极”就是代表北极星也。即帝座的意思了。因为在北斗七星〈即大熊星座〉,按照我国天文学的说法,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那就是天下皆春;指向南,就是天下皆夏;指西,天下皆秋;指北,天下皆冬。因为古代的历法,是参照北斗七星而制定出来的。同时,北斗斗柄附近,还有一颗明亮的星,那就是小熊星座的勾陈,即北极星,又称北宸,又叫极星。它是永不动的。星航海航空的指示星,古代又称之为紫微星或帝星。天上的所有星座,都是围绕着它旋转的。所以,由此看来,碑上刻的泰极就是指帝座而言。“仙翁”毋需多加解释,总之是异于凡人,是修成正果的仙翁而反朴归真的意思。“脱骨处”就是仙翁修真得道而上升仙界。一般普通人是不用脱骨两字的。况且,墓地又是在祖师庙内,也即北极玄天真武大帝庙,那就更为凑泊恰当了。屈原《天问》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于“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
这一段文字的解释,按愚见,是墓碑的主人应该是一位虔诚的释家徒,也即空门中之人欤。惟耽琴棋书画,此外一无嗜好。〈“四空”当然是四大皆空之谓了。〉“清”字较费解。判断,可能混然处于淇水之滨,一种清泉流水之感。如古《诗经》中所谓:泉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泉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境吧。
“抱病”,愚见:应是抱恸的意思。因其时正值明亡之际,-国破家亡,有无限身家身世之隐痛。但,不敢稍露珠丝马迹,以免引来杀祸。在此情况之下,真有难言之隐,更甚于恸哭了。
老翁,指风烛残年之人,无限心事寄托在只语片言之中,以为后人揣测。用心亦深矣。
岁月的无情流逝。想来,这座不封不树的墓木,早已与草木同腐了。只留下一块残碑供人凭吊。古道,斜阳,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殆此之谓耶?
本人不才写诗一首,以助清兴
满耳笙歌到酒盅,
青山隐隐水淙淙。
甲申掌故知多少,
指点残碑说病翁
晚学夏纬麟戏耕1999·8·31
 
揭开淇县扯淡碑之谜
 
——探讨明崇祯皇帝殉国的真伪
 
在淇县县城北门外,原来有座祖师庙〈内中供奉真武大帝〉。庙内有一古墓,墓前有石碑,一座士人都谓之扯淡碑。庙早已荡然无存,墓亦夷为平地,漫无痕迹。石碑一块圪立在荒草斜阳之间。现碑已移至城内摘星台公园内,供游人观赏。下面来介绍一下这碑的形状。
扯淡碑介绍。
扯淡碑,高1·78米,宽0·68米,厚0·18米,呈深灰色。因久经风雨剥蚀,个别字已笔划不清,但尚可依希辨认。
碑正面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泰字两侧,右边刻扯,左边刻淡。
扯字下面竖刻 “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共两行三十二字。
“淡”字下面竖写“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两行三十二字。
碑首横刻“再不来了”四字。
碑阴,正中竖刻“为善最乐”四个大字。
右边竖刻“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十四字。左侧竖刻“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十四字。
碑首竖刻“碑阴”二字
整个碑呈上圆下方,以象征天圆地方。整个碑文用魏碑体。字迹遒劲、浑厚。
下面来探讨一下墓主人的姓名。
碑文中有“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又有 “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等字,从字面上看,很像是其畏友〈挚友〉或其后人所立,又像是墓主人自撰好的碑文,嘱后人勒石携刻。又因碑阴有碑阴二字,也可能墓主人生前早已刻好。
我们先看碑的正面,是泰极仙翁脱骨,下面是否还有字,不得而知。
首先我们分析泰极两字的涵义。
古人泰、太可以同义。但此处不用太,而用泰,说明是引用《易经·泰卦》之义。《周易·泰卦·象传》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汉魏的易学大师王弼注曰:“泰者,物大通之时也。上下大通,则物失节。故财成而辅相,以左右民也〈古财裁可通用〉。”
唐代官方易学权威孔冲运即孔颖达,在其所著《周易正义》中注疏曰:“后,君也。于此之时,当翦财成就天地之道。相,助也。当辅助天地所生之宜。左右,助也。以助养其人也。此卦言后者,以不兼公卿大夫,故不云君子也。兼通诸侯,故不得直言先王。欲见天子、诸侯,俱是南面之君,故特言后也。”
北宋理学大儒洛阳程颐在《周易述传》中曰:“天地交而阴阳和,则万物茂遂,所以泰也。人君当体天地通泰之象,而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生民也……”
《释诂》亦曰:“后,君也。泰消息为辟卦,故称后。”愚按不可以当女主解〈易有十二辟卦泰卦为正月一年之首〉
从上面分析,墓主人是以人君自居者。
再看“极”字。在这里,极只能作北宸解,以副泰极之义。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极在这里,也能作物极必反之义。所谓泰极否来。
再来看否的释义。泰卦的综卦是否卦。否卦的卦词是,“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象传》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而不可荣以禄。”〈辟字和避字同义荣是营的意思〉《淮南子·原道篇》云:“营,惑也。不可荣以禄者,即也莫惑以禄。”即匹夫不可以夺志之义。〈愚按〉
孔疏曰:“君子以俭德辟难者,言君子于此否塞之时,思节俭为德,辟其危难,不可以荣华其身,以居幸位。”〈侥幸的意思〉
程传曰:“天地不相交通,故为否。否塞之时,君子道消。当视否塞之象。而以俭损其德,辟祸难。不可荣居禄位也。否者,小人得志之时,君子居显荣之地,祸患必及之其身。故宜晦处穷约。”
朱熹《本义》曰:“收敛其德,不行于外,以避小人之难。人不得以禄位荣之。”
综合以上各家所述注亦不同而小异,至于避难则一也。也可以看,这位墓主人已决心弃其尊贵之身而与贫民为伍了。
关于水木道人含义的拙见
在周易,在卜占中,天干地支的被广泛的运用,是占卜中必不可少的。在卦术中,地支申、子、辰,三个地支化合为水。也暗含着甲申年的意思。木字,则明显表示朱字无首,则变成了木。墓主人殆朱氏后裔?
关于“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这里面说的“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是暗含万岁之意。这样有些太明显,所以又说:“或曰一十有二纪卒。”一纪是十二年,一十有二纪,就是一百四十四岁。按常情推,这是不可能的事。接着又说,曰然。这是说,肯定是这样的,并非是虚诞。这是为了更好表示,既自称是泰极仙翁,就必有异于常人的寿数。最后是“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这个“清”字比较费解。因为当时满清入主中国,己成事实。不承认也不行。不过,这里的清字,我认为另有所指,因为,如果是指满清的清,那无疑自己就承认是清朝的子民了。所以我认为这个清字,是指山水清音的那个清字。是杜甫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的那个清。因为上文已说明,“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因为这里云梦山有一条清溪,是战国时期鬼谷子王栩隐居的地方。接着是琴棋书画。鬼谷子是一位军事家,又是一位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创导人,培养了不少政治家、军事家。但自觉力不从心,只能和琴棋书画为伴。最后是“抱病老人立”。为了隐瞒自己的身分,就用玩世不恭的笔调和自称是仙翁,殊不知越是这样,越表白了自己的晦处穷约及内心深深埋藏的家国隐痛。
长期以来,不少文人墨客认为,这块石碑是明朝莫怀古的墓志。关于莫怀古,其涯略是这样记载的:莫怀古是明嘉靖时人〈官职不详〉。因家藏有祖上的传家玉器,名“一捧彐”的酒盏,以及莫怀古的爱妾彐艳娘,为当时正擅权的严嵩父子垂涎。於是网织罪名,将莫构成死罪。后被家人莫忠设计替死。莫逃,不知所终。其妾彐艳娘,将严之门客汤勤血刃后,自杀殉主。京剧中“审头刺汤”一折,即述此事。但莫怀古是明嘉靖时严嵩檀权之际〈约1542——1562〉。今碑文是甲申时事,相距百余年。不可能是莫怀古。
下面介绍几个甲甲纪中的几则片断。
《庄烈帝纪》〈庄烈是满清对崇祯之谥号〉“丙午日晡,外城陷。是夕,周皇后崩。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於万寿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自大学士范景文而下,死者数十人。丙辰,贼迁帝后梓宫于昌平。昌平人启田贵妃墓以葬。明亡。”
《李自成》云:“〈自成〉登皇极殿,据御座。下令大索帝后………宫中长公主绝而复苏。舁至。令贼刘宗敏疗治。已,乃知帝后崩。自成命以宫扉载出,盛柳棺。置东华门外。”
《公主传》曰:“城陷。帝入寿宁宫。主牵帝衣哭。帝曰:‘汝何生我家。’以剑挥斫之,断右臂。又斫昭仁公主于昭仁殿。越五日,长平公主复苏。”
《李元璐传》曰:“李自成陷京师。元璐整衣冠,拜阙。大书几上曰:‘南都尚可为。死,吾分也。无以衣衾敛,暴我尸。聊志吾痛。’”
从上面简短的记事中,似乎可以嗅觉到当时北京城陷落时的一片混乱气氛。崇祯皇帝的殉国,已成历史定论。不容置疑了。但是,从上面的历史事来看,我们觉得非常草率、舛错,漏洞很多。好像掩盖着真实。使我们联想到当年〈1401〉明建文帝〈朱允文〉的失踪〈靖难之役〉。众说纷纭。一般都认为燕王朱棣攻入金陵后,建文帝即纵火焚宫自杀。估计亦已成历史定论。谁知建文帝制造的是假象。事实上,他率领很多侍从,以及后宫诸官人,主要亲信等,趁混乱中,逃出京城,并焚宫。皇后殉难。先到凤阳故里,见到满街都是捉拿朱允文的告示。不可久留,遂继续西北行。行至鹿邑县东南一芦苇沼泽地,荒无人烟。乃隐姓埋名住下。朱允文自己感到已无出头之日,遂以朱改为仵姓〈朱字藏头收尾〉。带来的十三个患难亲信与建文帝结为盟兄弟。左右侍臣与宫女婚配成家,开荒务农,捕鱼编织,生儿育女。存了下来。逐渐繁衍成了仵姓家族。至今郸城县尚有仵屯村。现都知道这段历史故事。建文帝安置好了以后,自己只身又逃到云南楚雄地区武定县,并得到了开国功臣沫国公沐晟的保护。暗藏。当时武定凤氏土司为沐氏亲信,故建文帝遂匿於武定县狮子山削发为僧。现在狮子山藏经楼尚存有建文塑像。两侧有建文墨迹。联云:‘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还手书七律两首。其一云:‘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朝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寺内还有一株古茶树和一株龙凤相柏,传为建文帝手植。传云:尚有墓。今寺内仅存建文帝披过的袈裟一件。〈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凤阳皇觉寺当过烧火僧〉联和诗都写得工整而沉痛。〈以上摘录一九九四年河南老人春秋杂志第九期历史长廊篇内杨万润同志撰稿题目是明史上的一大悬案从仵姓研究找到了建文帝的行踪……〉
从上面这段历史的真实发现,我们怀疑,崇祯帝会不会走乃祖的这条道路,也未可知。虽然故事情节有相似之处,一者是叔父篡夺了其侄的皇位。一者是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如果说,前者是王朝内部正统与非正统的争夺问题,而后者就是鼎故革新江山易主的问题了。前者尚可更名改姓,另起炉灶。而后者,则天地虽大,而已无立足之地了。
据简史载,李自成在甲申年三月十九日攻进内城后,明亡。辽东总兵吴三桂投清,即引清兵入关。李自成率起义军东征,在一片石〈今河北省临榆县北〉一战失利。四月二十九日即位,三十日撒出北京。在河北陕西继续抗击清军。最后在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一说在九宫山出家为僧。现已证实。年仅三十九岁。
另外,还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民国初年,专程从北京有不少衣冠之流,三三两两到淇县来,瞻拜此碑,默默致哀者。清政府在时不来,革命后即来,也是很值得深思之处。
据当地野老说,这座祖师庙内,环境异常清幽。满院奇花异草,有茶树,还有太湖石,还有一座八角楼。进门刻有“遽觉”二字。从佛氏的经典中,经常用到“正觉”二字。这里用“遽觉”。也涵有悟道的心态和对自我身份的警觉。这和碑文中所刻的琴棋书画的环境是一致的。
写到这里不妨多赘几笔,把历史对崇祯的评价,作一概括的勾画。明思宗朱由俭〈1611——1644〉即崇祯。光宗第五子。天启二年〈1622〉封信王。七年〈1627〉熹宗死。无子。他受遗命继位。年号崇祯。〈1627——1644〉他力图拯救明王朝的危亡。逮魏忠贤入狱。并定逆党案,起用东林党人。对待臣下多疑善变,刚愎自用。在位期间,国势日衰,外患日深。皇室、官僚广占民田。土地十分集中。实行三饷加派,赋役苛重,连年灾荒,民不聊生。终于汇成明末农民大起义。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亲率起义军攻围北京。他在煤山〈今北京景山〉自缢死。明亡。南明谥思宗,后改毅宗。清朝谥庄烈帝。《明史》二十三,二十四有纪。这也制定了他必然的历史结局。但我们认为,像崇祯这样的正青壮有为,未必甘心淡泊栖身於佛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们不计“疑古太猛”之嫌,对这块扯淡碑作初步的考证尝试,但限於水平,有待於后来者继续探索,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这篇文章,谓之考证也可,谓之明末遗恨亦可,即称之为文字游戏,又何尝不可。
笔者不才,即步建文帝诗原韵和七律一首,名曰《无题》并作本文结语。
无题
暮雨萧萧却又秋,
也闲白了少年头。
龙车凤辇将何用,
独步青山槛外流。
紫陌阙深明月扫,
西郊红叶为谁收。
一鞭残照斜阳里,
更对斜阳索未休。
岳武佐王振淮夏纬麟笔耕于淇园2000717
〈注:该文全为夏老先生独自完成〉
 



 

 
     
泰极仙翁碑即崇祯墓碑[三]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