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重要的姓氏起源地
古都朝歌研究

 

   

 

 

商都研究 - 中华民族重要的姓氏起源地
中华民族重要的姓氏起源地
朝歌十姓
作者:燕昭安  加入时间:2018-1-15 15:33:24

 中华民族重要的姓氏起源地

       朝歌(河南淇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姓氏起源地,在姓氏文化中占据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无论谁研究中国姓氏起源,都要提到商周时期的朝歌。据姓氏文化专家考证,起源于朝歌、或者作为源头之一的姓氏,多达200多个。

       古朝歌姓氏主要有七个源头:一是起源于商代王族的,比方有:林、殷、牛、戴、陶、樊、商、王等等; 二是源于卫国诸侯公族,比如:康、孙、凌、常、卫、礼等等;三是源于卫国大夫的姓氏,比如:石、晁、承、革、弥等等;四是源于卫国名人的姓氏,比如有:衍、于弓、子齐、子叔、子之等等;五是源于卫国职官的姓氏,比如有辟、监、将军、寇、司寇等等;六是源于卫国位置方位的姓氏,比如有:北宫、辟阊等;七是源于卫国城邑的姓氏: 须、漕、降、牵、羡、淇等等。

        为什么是卫国?为什么是朝歌?

       像朝歌一样历史悠久、文明古老的地方有很多,但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出现大批姓氏起源这种现象呢?

       殷商晚期到春秋时期这个阶段,是中华民族姓氏形成、产生的时期,大量姓氏开始定型,开始普及。恰恰在这个时期,朝歌处于政治斗争的漩涡,军事斗争的焦点,经济发展的前沿,所以产生的姓氏就特别多。

       商纣王时期,八方诸侯经常来朝歌朝贡,加之商纣王四处征伐兼并,人流物流思想交流,朝歌的开放程度远远大于其它地区。

       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朝歌又作卫国国都383年。卫国受封时间早,疆域大,地位特殊。卫国国君康叔的地位是方伯,是“诸侯之长”,显赫一时。西周有三支武装力量,殷八师、西六师和成周八师,其中重要的“殷八师”,就驻扎在朝歌城南的牧野。殷八师经常要往东、南征战,去平乱,要带去民夫,带回俘虏。这促进了人群的流动、交流,形成了一批姓氏。

       周公把康叔封到卫国的时候,专门为康叔举行了隆重的授土授民仪式,把商朝遗留下来的所谓“殷民七族”,都交给了康叔管理。这些人都是职业技术人才,他们的职业后来都成了姓氏。

       卫国出现了很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也形成了一批姓氏。比如治国有方的卫康叔,高风亮节的卫武公,大义灭亲的大夫石碏,饭牛扣角的宁戚,玩物丧志的卫懿公,贫贱骄人的田子方,刺秦义士荆轲,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大音乐家王豹等等。他们都是彪炳史册的人物。他们的后代对祖先引以自豪,把祖先的名、字、号当成姓,又产生了一些姓氏。

       姓氏就是这样起源的。有的是以贵族的“氏”为姓,有的是以国名为姓,有的是以居住的地方为姓,或以有名望的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以官职为姓、以职业技能为姓,等等。       

 韩国殷姓宗亲在朝歌祭祖
 

        林殷汤陶樊

       在起源于朝歌的200多个姓氏中,最有影响的有十大姓氏,所谓“朝歌十姓”,分别是:林殷汤陶樊,康孙石宁常。前五姓属于殷商姓氏,后五姓属于西周卫国姓氏。

       林  林姓的太始祖是殷朝大臣比干。比干被纣王挖心,他的夫人妫氏逃出朝歌,逃到西面太行山长林一带,据说是现在黄洞鱼泉东边的仙人梯,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林坚,产生了林姓。妫氏即陈氏,是陈国的公主。

        林姓现在是个大姓,人口将近1500万,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在全国各姓氏中名列第16位。在南方,林姓人数排第4位。其中在福建、广东、台湾三地,林姓人口占整个林姓的60%。在福建一些地方,除了林姓,还有好几个姓氏也奉比干和林坚为始祖,有萧、钟、叶、林、沈、尤、温“七姓同宗”的说法。

       殷   殷商灭亡后,殷商遗民以国名为姓,称殷氏。殷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古代时候殷姓人口比后来要大。宋朝时,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名讳,许多原先姓殷的人改姓氏为汤氏、商氏、戴氏、林氏等。

       现在殷姓的人口已近210万,在全国姓氏中排名104位。主要分布于云南、江苏,两省约占全国殷姓人口的44%。

       汤  周武王经过牧野之战,打下朝歌,商朝灭亡,商朝的遗民中,有的以殷为姓,有的以商为姓,还有很多以商朝的开国先祖成汤的名字为姓。这是汤姓的正宗。有的研究者把商汤活动的地方作为汤姓的起源地,这是不够准确的。商朝贵族属于子姓,汤姓的形成,必在商朝被西周取代之后。因此,朝歌是汤姓的起源之地。

        汤姓人口较多,现有约250万,排名第90位。其中湖南、江苏、福建、湖北四省的汤姓,大约占了全国汤姓总人口的45%。

       陶   陶姓著名的一支与樊氏一样,也起源于“殷民七族”。陶氏是以陶冶为职业者,制作陶器的工匠与窑工。

       如今,全国陶姓人口近280万,列第83位。安徽、云南、江苏、四川四省,集中了全国陶姓总人口的40%左右。

       樊  樊姓也是个古老的姓氏,他有好几个源头,其中最早的起源于子姓,形成于商代。据史籍《元和姓篡》、《风俗通》等的记载,商朝末期,朝歌一带形成了七大族群: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即所谓的“殷民七族”。这些人都是职业技术人才,樊氏是扎篱笆的,其后人以樊为姓。

       樊姓现在有约221万人,排名102。樊姓目前分布较广,皖苏、湘赣、贵州、重庆、四川等地都有。

        香港卫姓宗亲在朝歌寻根

        康孙石宁常

       康  周武王灭商后三年,商纣王的儿子禄父(武庚)联合周朝的管叔等人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周公第二次东征,镇压了“三监之乱”。之后,周朝把朝歌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康叔,建立卫国,以朝歌为卫国国都,康叔为开国国君。康叔治理卫国有方,声誉日益上升;康叔还是西周“殷八师”的统帅,后来被举为周朝司寇,权位高于其他诸侯。他的后代和许多卫国后人便以康为姓。唐代姓氏专著《元和姓纂》和南朝宋的《姓苑》,都把这一支列为康姓正宗。

       康姓现在共有300多万人,排名第75位,其中安徽、四川、甘肃、山东、陕西五省的康姓约占全国康姓人口的63%。

       孙  孙姓的起源有好几支,其中按时间顺序,第一、第二都在朝歌。一个起源于商朝的子姓,是比干的子孙为了避难,有的改姓孙;第二个是起源于卫国,太始祖是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叫孙乙,字武仲,孙乙把他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因此孙乙就成了孙姓的得姓始祖。

       孙姓是个大姓,有将近2200多万人,在华人姓氏中间排第12位。

       石  石姓的始祖是卫国大臣石碏。卫国开国之君康叔的六世孙叫靖伯,石碏是靖伯的孙子,是卫庄公的大臣。石碏为了国家社稷,设计除掉刺杀兄长而篡位、搞得民不聊生的州吁;又大义灭亲,杀死为虎作伥的儿子石厚,使卫国获得新生。《左传》中赞叹说:“石碏,纯臣也……大义灭亲,其是之谓呼!”石碏的孙子骀仲,以祖父的字“石”为姓。这是石姓的正宗。

       现在全国石姓人口达420万,排名63名。分布以四川、河北、山东、陕西、辽宁、河南等省为多,约占全国石氏人口的63%。

       宁  宁姓的太始祖是卫武公。卫武公有个儿子叫季亹(wei),他的食邑是宁邑,他的后人以他的封邑为姓,这是宁姓的源头。宁是卫国中期的望族,有著名的文武大臣宁速、“宁子饭牛”的宁戚、“愚不可及”的宁俞(宁武子)、“中牟鄙人”宁越等等。

       宁姓现在有约65万,排名第140位。

       常  常姓的始祖也是卫康叔。卫康叔的一个庶支(嫡子以外的旁支)被封到常邑,他的后裔以常为姓;史籍中称这支为常氏正宗。

       现在常姓人口约300万,排名87位,以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居多,五省常姓约占全国常姓人口的60%。       

香港、马来西亚、缅甸石姓宗亲在朝歌祭拜先祖

        隔不断的血脉亲情

       改革开放以后,经常有来自各地的人,包括海外友人,到朝歌来追溯姓氏起源。特别是殷姓、康姓,石姓、孙姓、卫姓等等宗亲,每年都要组团来寻宗问祖。终于找到老家了,宗亲们高兴得很,那种浓浓的乡情让人感动。许多以姓氏为媒的招商合作项目纷纷落地。

       1999年春,韩国氏族总联合会代表团第一次来朝歌,他们多数是商纣王、箕子的后裔,其中有韩国殷氏大宗亲会会长殷熙权,有韩国林氏大宗亲会会长林道文(佛心道文),还有奇氏、徐氏、孔氏等氏族的代表。

       全世界的康氏宗亲经常回朝歌祭祖、考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古灵山外的山坡征地150亩建设中华康氏文化园。2018年1月16日将举办声势浩大的开工奠基典礼。

       全国石姓宗亲,在浙江著名上市集团洁丽雅集团和河南著名上市公司好想你集团的倡导下,在朝歌文化广场捐建了“纯臣文化园”,塑起石姓始祖石碏的雕像和石姓文化墙。2016年4月9日,来自全世界五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石姓宗亲,隆重举行“纯臣文化园落成庆典”。

       近期,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林姓委员会组织全国林氏宗亲,纷纷前来考察,淇县县委、政府也派出姓氏招商团,分别赴北京、浙江温州、福建晋江、莆田、广东陆丰等地,拜访当地林氏宗亲,规模宏大的“林氏文化园”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洽谈,即将横空出世。        

已经开工建设的康氏文化园规划图

       

坐落在朝歌文化广场的“纯臣文化园”建成典礼仪式

纯臣文化园内的石碏雕像

 




 

 
     
中华民族重要的姓氏起源地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