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泉兴衰
古都朝歌研究

 

   

 

 

淇史钩沉 - 肥泉兴衰
肥泉兴衰
 
作者:贾振君  加入时间:2018-1-31 15:26:17

 

肥泉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名泉之一,远古时期就已形成,古称澳水、泉源水。王国维《水经注校·淇水》曰:“泉源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南流东屈,迳朝歌城南。又东与左水合谓之马沟水;一水出朝歌城北,东流南屈,至其城东,又东流与美沟合,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

 

风景秀丽的泉头村

肥泉为三个涌泉的总称。据明《淇县志》载:明嘉靖四年(1525),肥泉有三源,中曰太和泉,在东泉头村南,泉自地中出,积为方沼,横45步(约74米),纵22步(约37米),足见泉水之大。县丞王山浚成大河,以便民利。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知县蒋行义新浚了太和泉,与右泉饮马池水合。据清光绪二十六《淇县舆地图说》记载:饮马池亦名浴马池,在西泉头村东偏南,昔为大池,阔广百余步,今淤塞成小溪。左泉为三和泉,水自东北来入之。三和泉距太和泉里许。分二渠,一南流入折胫河,一东南流,经稻庄北入城壕。三源既会,水源充足,可灌田数千亩。太和泉是肥泉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出水量最为壮观,水甜美而甘冽,鱼翔浅底,鸭浮水面,微风过处,碧波粼粼,岸上大树参天,野花遍布其周,男耕女织,呈现出一派田园风光。历来是朝歌胜景之一。每逢春季,游人络绎不绝,捉鱼掀蟹,其乐无穷。更有龙王庙会,盛况空前。

 

 

折胫河是淇县内陆小河。发源于泉头村肥泉,流经卫都街道办、朝歌街道办、北阳镇、西岗镇,入卫河,全长19.8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折胫河由于源于肥泉,除古称肥泉、澳水、泉源水之外,还随着岁月的变化又称阳河、勺金河、太和泉水。许多历史文献都对折胫河进行了详细记载。明嘉靖二十四年《淇县志》云:“源出本县西北五里许泉儿头,东南入卫河。昔商纣折朝涉之胫即此,故名。一名太和泉,又名阳河。嘉靖四年分涵道,委县丞王山浚成大河,以便民利,通舟楫。《一统志》云:“泉源水在淇县南,一名阳河”。《寰宇记》载:“阳河在卫县西北平地,即纣折朝涉之胫于此。亦名折胫河。千百年来,折胫河经多次疏浚,防旱涝、灌良田,通舟楫,给淇县人民带来不少福祉。

 

重浚勺金河拓片(局部)

清同治十二年(1873),河南巡抚钱鼎铭再浚之。自太和泉至西沿村,凡四千六百余丈(约合15180米),深七尺(约2.1米),宽二丈六尺(约8.6米),历时半年,耗银六千八百两。因折胫河不可垂训,故易名勺金河。钱鼎铭亲自撰书勒石立于太和泉畔,垂训后世。此碑至今保存完好。历史上虽对折胫河进行了多次疏浚,都没有留下翔实的记载,唯独钱鼎铭对这次疏浚作了翔实的记述,这也是淇县水利史上较早的文字记载,而且被载入《清史稿》。

肥泉古时风景如画,泉水叮咚,吸引了许多皇亲国戚来此游玩。殷纣王帝辛看中了这块宝地,经常携妲己来游肥泉,并在肥泉之右泉筑堤岸作池,为马匹饮水浴身之用,故名饮马池或浴马池。更因传说纣王把过河的一老一少两个樵夫折胫验髓,博妲己一笑而“臭名昭著”、世人皆知。肥泉这条小河也因此易名折胫河。

 

 

卫国时,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自幼爱读书习文,骑马射箭,驰骋在美丽的朝歌大地上。她喜欢在淇水垂钓、荡舟,还喜欢在风景如画的肥泉,与姊妹们赏景玩乐垂钓泛舟。肥泉在朝歌城西北三里,东泉头村南,是肥泉河的源头,西依巍巍太行,东临雄伟的朝歌城。肥泉水域广阔,水清澈见底,鱼儿成群地在追逐嬉戏、逗人。周围树木浓郁碧绿,特别是春天野花盛开,香气袭人,蝴蝶飞舞,百鸟鸣喧,更使人流连忘返。这样的地方怎能使人忘怀!许穆夫人远在许国,思念故土,在《泉水》中很自然地写出:“我思肥泉,兹之永叹”的思乡佳句。

许穆夫人受卫都浓厚文化气息的熏陶,使她文采飞扬,能歌善舞,受肥泉水甘甜的滋润使他皮肤白皙,面若桃花。姑娘长大了,才貌出众,齐国、许国都来求婚,她却把自己的婚姻与国家利益联系起来,主张嫁到离卫国较近又比较强大的齐国,但她的颇有远见的主张却没有被采纳。卫惠公按早先的约定,将她嫁给了许国的穆公。

在许国,许穆夫人无日不怀念自己富饶美丽的祖国,常常把殷切的思念写成诗歌,面对北方弹琴吟唱。如《诗经》中的《竹竿》、《泉水》两篇,表达了她对祖国深切的热爱。

周惠王十七年(公元前660年),北狄人进犯卫国,玩鹤丧志的卫懿公失去民心,不得不亲率卫兵到荥泽去抵抗狄兵,结果兵败被杀,狄兵乘胜直入卫都朝歌城,百姓四散逃命,落后者尽被杀戮。大臣石祁子和宁速保护住宫眷,且战且走,将及黄河,喜得宋桓公遣兵来迎,备下船只星夜过河,狄兵方退。在漕邑(今滑县东)停住脚立申为君,这就是卫戴公。许穆夫人得知国破君亡的消息,悲痛欲绝,毅然决定回去挽救祖国,许穆公害怕得罪狄人,极力阻挠夫人回国,夫人驱车登程后,许穆公又派人尾追堵截,但许穆夫人对祖国烈火一般的激情,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住的,她在她的《载驰》诗中写道:“既我不嘉,不能旋反”。表达了她回救卫国的坚强意志。许穆夫人慷慨陈词将尾追堵截的大夫们责问得无言对答,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去。她四处奔走,大声疾呼,广造舆论,终于得到齐国齐桓公的支持,桓公派公子无亏,率三百辆战车,甲士三千,前往漕邑帮助新君稳定局势。还带去牛、羊、猪、鸡、狗各三百。又以鱼轩赠夫人,兼三十匹绸缎。还有祭服和许多建筑材料。这样才使卫国生存下来,以至有卫文公时的中兴出现。

 

 

明朝嘉靖时泉池前有观澜亭一处。古代泉头村水源特别充足,因其地脉根在西北三十里多水泉的灵山,伏流从泉头出来,所以泉头的泉源很多,著名的有饮马池、太和泉、三和泉。三源汇流在一起,波澜壮阔,声势浩大,向东南流去,每到雨季,泉头村南一片汪洋,或波光粼粼,或汹涌澎湃。再加上此处青松翠柏风景优美,古建筑有武公祠、龙王庙、饮马池等名胜,历代官民来此赏景者络绎不绝,故官府出资在饮马池东侧建观澜亭一座,以观此处水上及周围景致。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于肥泉景色宜人,知县蒋行义曾移武公祠于风景秀丽的泉头村太和泉南岸,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知县崔庚复移于耿家湾。武公祠在泉头村太和泉共历二十八年。

肥泉文化底蕴丰厚,肥泉上龙王庙的神话传说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龙王庙位于著名的太和泉西岸,坐西朝东,为五开间,内供五位龙王,显得格外威严。龙王庙雕梁画栋,兽脊飞檐,思梁八栋,金钉朱户。对联曰:飞龙盘柱戏明珠,彩凤围屏明晓轩。传说此龙王庙与灵山龙王庙是一脉相承的,因太和泉水来自灵山伏流。有谚语说:“大洼井里掉了桶,不用着急泉头等。”大洼井十八丈深,正在伏流之上。灵山龙王庙“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旱祷即应”。泉头龙王庙从断碑上看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由于此庙与灵山龙王庙一样圣灵,故在清乾隆七年(1742)九月,由村民敬立“灵应泉”大碑一通。从碑文中还可以看出,历史上曾有一位大员“巡行阡陌,税驾泉头,俯瞩泉(景)”。就是说为太和泉景色所吸引,停车休息,看泉赏景。

 

重修龙王庙碑记

相传黑龙王的母亲触犯了天规,玉皇大帝将其锁在东南方的一口深井里。黑龙王想念他娘,每隔三年就要去看一次,时间总是在夏秋之交。届时,西北方会突然涌起一团团带红边的黑云,霎时狂风骤雨,雷声大作,有时还夹带冰雹,给人们带来灾难。据说,有人到过那口井上,见井上栽一根铁柱,柱上拴一条长长的铁链,吊到井里,拉动铁链,就看见铁链上鲜血流淌,同时还能听到井里有呜呜的哭声。后来,人们掌握了黑龙王看娘的周期,就在黑龙王动身之前,带着丰盛的供品、香箔纸码和鞭炮,敲锣打鼓到龙王庙顶礼膜拜,祈祷赐福。祭祀规模之大是空前的,十里八乡的人都来祭祀,络绎不绝,能持续十天半个月。终于感动了玉帝,黑龙王也幡然悔悟,不该给人们降灾。从此之后,因黑龙王看娘带给这一方的灾难再也没有发生过。

又传,太和泉底有一特大的泉眼,用一锅状的大石板盖着,一只神龟趴在上面,看着石锅,掌管着太和泉水,任何人不敢动神龟一下。如果有人作孽,伤天害理,激怒龙王,龙王即令神龟启动石锅立即发起大水,将淹没九州十八县,甚至让尖山顶上挂苲草。

千百年来,不少骚人墨士来这里观光赏景,留下不少碑碣,由于年久,许多佳作未能保存下来,特别是明清时代的,在破四旧时,都被砸坏垒墙用了。现存的碑刻很少,著名的只有一通《重浚勺金河记》碑,是清朝河南巡抚钱鼎铭同治癸酉年(1873年)撰文并书写的,因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解放前周边县市的安阳、汤阴、卫辉、新乡等地常常有人来此拓片。另外,还有一通比较完整但斑驳脱落的石碑,但主题字还能看清“灵应泉”三个盈尺大字,是乾隆七年(1742年)九月立的。还有十几块残碑,有明崇祯五年(1632年)的,有清同治癸酉年(1873年)的,还有二块无头无尾比较有价值的刺史碑、守备碑等。

 

 

民国时期,肥泉池内鱼颇多,大者尾重数斤,村民多取鱼为办学之资。1958年浚深建渠,可灌溉稻庄、石桥一带耕地。在淇县的历史上曾经种过优质水稻,朝歌城南有一个村庄因盛产大米而得名“稻庄村”,由于水质、土质和气候的特异性,稻庄大米无论口感还是营养价值,都是其它大米所无法媲美的,水量充足的折胫河使古朝歌变成了中原的“鱼米之乡”。因折胫河水量大、水质优良,太和泉水曾作为朝歌酒厂的生产专用水,酿造出享誉国内外的“云梦春”白酒。

 

1987年10月曾出现有史以来第一次泉水涸竭。后虽有泉水涌出,终因气候环境的变化,加上附近建工厂大量抽水,导至泉水绝迹,无复旧观。现在,肥泉周围及古折胫河的河道上早已种上了庄稼,记载着几千年岁月的沧海桑田。

 




 

 
     
肥泉兴衰

《古都朝歌研究》 由淇园工作室和朝歌古都学会 主办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策划设计:闫玉生、郑厚德   管理运行:淇县之窗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dong-tuozi@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