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著名的萨克勒大厅一角陈列着一通古碑。它自中国河南省淇县浮山。
浮山魏碑
该碑为浮山魏碑,全称为“邑义五百余人造像碑”,主题是讲述“维摩诘与文殊辩论”的故事,取自佛教经典《维摩诘经》。像记为正书,正面题记三十行,行三十字。记上刻佛像三层。记下刻山水、树木、狩猎图样等。整个画面纹饰繁缛,雕刻之精,令人叹为观止:满座的僧俗听众,表情各异,有的在静听,有的在凝思,有的交头接耳。远处还有摇曳的大树,优美的飞天。
浮山魏碑(局部)
因该碑精美绝伦,被中国原故宫博物院院长、文物专家马衡,一代鸿儒、国学大师陈汉章等考古专家、历史学家视为造像碑之冠,又被文物界列为震古烁今的四件海外石佛造像藏品之一。
该碑究竟有怎样的命运?浮山历史上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惊世的发现
浮山为东西走向的一座小孤山,如平地浮起,故称浮山。明嘉靖二十四年《淇县志》载:“浮山,在县北三十里,山势突兀,矗立河壑之表。”清顺治十七年《淇县志》载:“浮山,在县北三十里,峰峦秀美,涧壑清幽。”
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淇县建有寺院多处。梁普通元年(520年)县西北灵山下建成灵山寺。以后历代又建成佛山寺、石佛寺、崇庆寺、白虎岩寺等二十多处。寺院之地,有秀丽的景色供游人观赏。
秀美浮山
民国24年《河南政治视察日记》云:“佛山(浮山)……其上有魏碑,颇名贵。即所谓武猛从事五百人造像者也。”
造像碑,即以雕刻佛像为主的碑刻,因雕刻于碑石上面,故多系高浮雕作品,多因形体较小,雕琢更加精细,是北魏至唐代这一时期特有的佛教艺术样式,以北魏时期的最早,至隋代日趋衰落,唐代偶有发现,唐代以后绝迹。
该魏碑相传乃曹植(字子建)所书,故外地文人墨客旅游者纷纷前来拓片。
浮山明代称佛山,东西走向,长2公里,宽1.5公里,为火山喷溢而成,峰高184米,有元代佛山寺遗址。因近驿道,古时为观赏胜地。三国魏曹植来朝歌旅游,并亲自为浮山题写碑文,这块碑又招来远近许多游客。
在14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浮山魏碑一直竖立在淇县浮山封崇寺内,默默见证着岁月的变迁。直到有一天,一个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它的命运。这个人,就是民国初年的金石学家顾燮光。
顾燮光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金石学家。顾燮光是浙江会稽人,清光绪年间贡生,供职于京曹,任财政处、监法处要职,民国以后隐居数年。他曾在卫辉隐居8年,这8年中,他搜罗金石,访得古人未著录的自汉迄元碑刻700余种。
卫辉毗邻淇县,静居一隅的浮山魏碑也因此走进了他的视野。顾燮光发现浮山魏碑并亲自捶拓,誉其为“河朔之冠”,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