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朝歌赞 云蒙吟 灵山诵 作者介绍 后记 封面封底 留言评论  
     

 

对云梦山南天门对联的一点理解

 

 

在河南云梦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叫南天门。但是这个地方,常常被游客忽视。为什么?一是因为不知道她的来历,对她没有认知。二是云梦山的鬼谷子文化屏蔽了她的存在。在恢宏的鬼谷文化下,她显得有点单薄和单调。三是云梦山上由台湾人新建的南天门雄伟壮观,新南天门把老南天门给比小了。
    其实云梦山不光是一个鬼谷文化大熔炉,还有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遗存。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千佛洞,名震豫北的华严寺,以及一会儿就要说到的白衣观音亭,就是很宝贵的佛教文化胜地。而上圣庙,三星殿等,则是保留完整的道教活动场所。
    鬼谷子与佛教和道教并不矛盾。我的理解是,在鬼谷子隐居云梦山之后,云梦山渐渐被人们所熟知,进山朝拜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先是把鬼谷子神秘化,然后就赋予他许多道家的身份。这样一来,鬼谷子也成了道教的一个重要人物。
    有了道教的内容,自然就有民间人士来丰富她,建设她,扩展她。与此同时,佛教也融入进来,一些佛教的内容自然就会占有一席之地。
    刚才说到的南天门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佛教文化场所。南天门有三绝:一是名为南天门,其实却并没有门。只是一个在遍布钟乳的绝壁上,用几根柱子搭起的门框而已。不能通行,也没有可以进入的房子;二是虽称南天门,其实更像一个亭子。门框里面坐着的是一个白衣观音,门楣上写的是“白衣观音亭”;三是白衣观音是由钟乳石天然形成的,不是人工塑上去的。
    旁边有一古碑记载了“重建白衣观音亭”的经过。可以知道,这座并不豪华的建筑是明代就建起来的,至今大概已经存在了三百多年了。
    南天门上有一幅对联:“五印解如来之真义,大悲应人世之希求”。这幅对联字面上并无多么艰深之处,但是佛味很浓,其蕴藏的佛教教义到底是什么呢?
    这里需要多少了解一点白衣观音的背景。相传中原兵乱,无辜百姓死伤无数,到处都是孤魂野鬼,不得安宁。观音菩萨在鬼节的那天来到中原,现出一袭白衣的宝相,超度冤魂。表示观音菩萨怀有纯净的菩提之心,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白衣观音形象:身上披着白色衣,左手持莲,右手作与愿印,诗曰:大慈白衣观世音,随缘赴感应群机,三昧辩才善诱诲,妙德圆成证菩提。白色意指纯净,象征菩提心,表示观音胸怀菩提之心,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比丘、比丘尼身。
    上面有很多东西,我还是一知半解。但是有两点要搞清:一是白衣观音是特指的一类观音,并不是随便的一个称呼。二是白衣观音是有一定形象定式的。
    多少了解了白衣观音后,然后需要弄懂三个词“五印”“如来”和“大悲”。下面是我引用的一些资料:
    1、印相简称为‘印’,正确名称应为‘印契’。基本上,那是手印,是手指的姿势、曲伸的形状。我们可以从印相分别诸佛。印相是由佛陀某些特定的行为姿态而产生。其实,通过手指传达的语言,更丰富了佛像的造型美。通常指的‘释迦五印’,谨列如下:(一)施无畏印——释迦普度众生,使世人安心的姿态;其掌向前竖起,并排地直舒五指。  (二)施愿印(又称原印和施与印)——表示大慈大悲,应众生的祈求施与;是手掌向外,指端并排地下垂。中国佛像大多数都是施愿印和施无畏印。  (三)禅定印(亦称定印)——释迦在菩提树下悟道,表示帮助自己内心安定;双手互叠仰上,拇指相对,放趺坐的两腿之上、腹部之前。  (四)降魔印(即触地印)——释迦修道,斥退群魔,伸右手覆於右膝,指头触地,召地神作证——表示成道。五)说印(亦称转法轮印)——迦说时的手姿。不过,因时代不同、空间不同,手姿亦有不同的变化。唐代佛像的说印多数为两手当胸,右手向外,两手的拇指和食指相捻作轮,是为身说印;与中指相捻者为应身说印;与无名指相捻者为化身说印。中国佛像很少是说印的。  
    2、“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即一切(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ābhū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
①正觉(对一切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
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
③ 如来佛祖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
如来: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以普渡众生的圣者。如来佛祖神通广大,力无边,是慈悲济世修真正善的佛。
在称呼上称释迦牟尼佛或称释迦牟尼如来,都是一样的。但称释迦牟尼为如来佛就错了,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
    3、大慈大悲,即佛菩萨济度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又称大慈悲。慈者,与乐之义;悲者,拔苦之义。佛菩萨住于利他之心,拔除众生无边之苦而予以喜乐,尤以佛更以无缘之大悲心度化一切众生,故大慈大悲一般多用于称佛的慈悲。《观无量寿经》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复次诸佛心中慈悲名为大,余人心中名为小。问曰︰若尔者,何以言菩萨行大慈大悲?答曰︰菩萨大慈者,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
   
大慈大悲新解:大慈之中必有大悲,大悲之中必有大慈,此大自然之智慧也,谓之大慈大悲。
   
疾病,灾难,战争,看起来是大悲之事,但却也是大自然之大慈之事,因为它有效的控制了世界的人口数量,无形中使人类不似癌细胞样的疯长,所以从整个人类来说无疑是大慈的形为。
   
爱无疑是人类最为美好的一种情感,但过分的爱却使人丧失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最后轮为寄生虫;大慈亦是大悲也。
不大慈,不大悲,智者之所求也。
    我们略加明白了上面三个词的意思后,这幅对联的意思就可以理解得差不多。其实,五印、如来和大悲,都有普渡众生和施救于人的意思。
    天然的白衣观音坐于有门无路的南天门中间,到底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呢?这真是“天门无路待修行,观音如来慈悲生。莫等施愿先安心,脱离苦难自分明”。

 
 
 

 
 
     

《发现朝歌》作者:谷慧勇   版权所有  转用时请注明出处   鬼谷云梦博客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设计制作: 老农  刘辉   刊头设计:黄强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