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作者文集之八)                       《马湾春秋》序                     作者简介

 

 

《马湾春秋》---作者: 赵有勋

殷商文化圣人庙

殷商文化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圣人庙从公元前495年孔子在庙内讲学计起,迄今已有2503年的历史,是殷商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2008年重修的圣人庙碑文:圣人庙的变迁为殷商文化增添了新的一页。

《兄妹二人各持一碑》景精英荟翠 翠---应“萃”.笔者意翠

淇县古称朝歌,曾为殷末四帝国国都。淇河绕北境向东再向南流入古黄河,淇河风光秀丽多姿。淇县县志记载,淇河流域是我国人类较早的发祥地之一。淇河迷人的景色引来无数的有识之士,留下墨迹,在《诗经》书中有39首是赞美淇河景色的。马湾位居县东南淇河西畔河岸旁柳绿成荫,河水清澈见底。殷纣王迷恋这里的风景在此饮马休息,故将原名赵家渠改为“饮马湾”后简称马湾。

公元前495年,孔子周游列国来到马湾,在座北朝南村西头庙内讲学数日离去,村民为纪念他,于汉武帝年间将此庙改称“圣人祠”,后更名圣人庙,在庙正殿设置圣人楼阁。唐代大修,明朝嘉靖年重修,清乾隆9年庙门门槛上悬挂“作新书院”匾。1924年在摧毁封建迷信,新文化运动的形势下,几位文人将庙内的泥塑神像消毁,圣人楼阁稳坐其间。是年、赵、王等几家大户出大资,众乡亲募捐拆去东房建正房三室9间,由交卸瓦工陈礼元领班。该房是砖木结构,墙为外砖内土胚。

中间室敬奉孔子,东西两室为学堂。中间室门砖墙上雕塑着四个大字:“育英乐园”。解放前后为马湾学校,1952年为马湾乡、村政府所占、曾设过供销社代销点。1961年农村公供食堂解散后,两房为生产队占用,正房各室曾为轧花室,供销社代销点,卫生所等占有。1984年生产队解体后,庙内各室及庙院纷纷被私人强占。1990年赵有祯投资购砖,圈起围墙。1995年由赵家骥牵头寄回2200元美金由赵有忠监管重建西屋五间,硬化各室地面塑起神像。后由赵有祯、赵有山、李恩堂、赵福伦分管。因资金不足只好顺其自然。2008年夏,赵家骥又带回在台湾赵姓家族数人捐款8000元人民币。意再次将庙修建,成立修缮委员会,成员有赵有斌、赵有文、赵有兵、赵家林。因资金不足,发动乡亲捐献,期间各家族要人成为主流令人赞叹。历经两月之久,将庙门西龟座毁掉了的龟头按上新面,围墙粉刷成粉红色红瓦护脊,院内混凝土硬化,通向正房路铺上石板,正房内墙的土胚换上砖,修好屋顶,塑孔子象等神像。修缮了的圣人庙焕然一新、笑迎八方来客前来观光。圣人庙从建立至止1952年一直是我村及附近村人成才的摇篮,各个年代均有杰出人才的人物涌现,清朝时期有赵俊曾任登侍郎官职。

20世纪初,培育出来两个大学生,一个是北京大学学生赵钟玉,一个是北师大的王安澜,今有在台湾驰名中外的书法家赵家礼都出生在马湾村。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的祖籍也是马湾,这仅是些代表人。建国后的圣人庙,虽不再是育人成才的基地,而马湾学校继承了孔子教书育人的宝贵经验,出类拔萃的人物大量涌现,有教授博士生导师两名,高级工程师3名。中小学生教师41名。本科毕业生32名,在校生8名。大专毕业生11名,这些英才大都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脱颖而成才的,如今在国家大力倡导科学观思路的指导下,有才能的人定会越来越多。    

赵有勋撰文  2008年中秋。

 

上篇<--- 本篇 --->下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淇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机关电话:0392-7226048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网站联系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