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被《新华网河南频道8月2日讯》转载,题目改为《体现“文化”味儿
试为淇河新建五亭命名》。请点击:
http://www.ha.xinhuanet.com/gfwh/2006-08/02/content_7672644.htm
既然淇河被誉为“诗河”、“史河”,或叫“文化河”,那么,给淇河五个新建的亭子起名关键就要体现这“诗”味儿、“史”味儿,或叫“文化”味儿。
自古以来,凡有些名气的亭子,它们的命名和它们的闻名无不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我国的四大名亭:醉翁亭、沧浪亭、陶然亭和爱晚亭即如此。
醉翁亭的命名与欧阳修及其《醉翁亭记》有关,沧浪亭的命名来自《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的诗句。陶然亭的命名源于白居易
“与君一醉一陶然”
的诗句。爱晚亭的命名取于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的诗句。爱晚亭还以毛泽东早年读书处闻名当代。
此外,名气较大的亭子还有“兰亭”、“鹅池碑亭”、“少陵草堂碑亭”、
“放鹤亭”、“独醒亭”、“二泉亭”、“吹台”、“浸月亭”、“百坡亭”,以及我市淇县西北35里处原淇园内明代所建的“有斐亭”等,这些亭子不单是景,还无不含着“史”味儿和“诗”味儿,无不具有其独特的文化蕴涵。
综合看来这文化味儿大致有四种情况:一、与人物事件有关;二、与花木禽兽有关;三、与景物名胜有关;四、最多的是与诗文有关。
以此为借鉴,笔者试为淇河新建的五个亭子拟出以下几组名字,并分别略陈其有关思考,供有关管理部门和广大关心此事的人们作参考或作为讨论的材料。但愿抛砖引玉,能对决策者有所帮助。
1、以淇地人物命名
纣王亭、许穆夫人亭、卫武公亭、鬼谷子亭、子贡亭、三仁亭。
淇河流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几千年来她养育了和正在养育着无数海内精英,单先秦淇地名人就有很多。现选择名气较大者8人(“三仁亭”含三人)命亭(因亭子数量的限制,如果这一命名方案能被选中,又无可能再多建个亭子的话,只好删去其中一个)。
纣王亭。
纣王是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由于历代文艺作品的演义渲染,纣王简直被全盘否定,完全被丑化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昏君形象。其实,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纣王是不能全盘否定的,这是伟人毛泽东,历史学家郭沫若等人的卓见。纣王在位于朝歌30年,死后又葬于淇河,是与我们鹤壁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若能以“纣王亭”命亭这也是一种大胆的反潮流的行为,对重新科学公正地评价殷纣王,或叫为殷纣王翻案,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甚至会在全国或海外产生轰动效应。
许穆夫人亭。
许穆夫人是中国历史让第一个有记载的女诗人,是历代被誉为“列女”,被奉为女子楷模的杰出女性。她生于卫都朝歌,长于卫都朝歌,虽远嫁许国,但却无时不深爱着她的家乡和祖国,她的最耀人的光辉,除了她吟赋诗篇的卓越才能,那就是她的爱国精神,这在《诗经•国风》中仅留下她的三首诗中得以充分的体现。这三首诗就是:《泉水》、《竹竿》、《载驰》。若以“许穆夫人”命亭,一方面使鹤壁人感到骄傲,另一方面无疑会对新一代女性甚至青少年有着一定的教育作用。
卫武公亭。
卫武公是中国封建社会早于诸葛亮一千多年的“卿相”的楷模。卫都朝歌人,公元前812年继任卫国国君,以贤明传世,深得周、卫臣民拥戴。他的盖世功德因“瞻彼淇奥(yù),绿竹猗猗(yīyī)”的《诗经•淇奥》篇而彪炳千秋,被历代文人歌颂了两千多年,只是在近代,卫武公的名气才逊于诸葛亮。今天,已经有很多人对卫武公一无所知了。但是,凡是历史上有政德的好官,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们世世代代都会被人们歌颂和怀念的。卫武公虽然是几千年前的历史人物,但他们身上仍然有着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学习效仿的地方,比如他们的亲民、勤政、自儆、有斐都应是我们今人学习的榜样。何况卫武公是卫都朝歌人,我们鹤壁市的人尤其不应忘记!以“卫武公”的名字命亭,以时时提醒人们不忘他的功德,时时提醒我们的公仆们不忘以其为鉴。作为20世纪的公仆,倘若某些地方连几千年前的卫武公都不如,岂不可悲!此命名对世人的鞭策作用显而易见。
鬼谷子亭。
鬼谷子诞生于2500多年前战国时代的卫国朝歌,是一位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军事家、教育家。他志匡天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军庠(xiáng,学校),被称为军事界的鼻祖之一;他著书立说,聚徒讲学,培养了一大批权臣怪杰、军事奇才。鬼谷子及其《鬼谷子》一书曾被誉为“奇书异人”。他的军事思想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都日益被重视。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展旅游经济,创建培植壮大文化产业,鬼谷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极可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在世界走向多极化,军事和经济形势日益错综复杂的今天,鬼谷子的军事思想和谋略,他的纵横捭阖术岂非正是发挥作用之时。在此形势下,我们以“鬼谷子”命亭,对宣传鬼谷子,促使人们研究鬼谷子,运用鬼谷子的思想,实践他的理论,以扩大鬼谷子的影响,从而扩大鹤壁市的影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子贡亭。
子贡(前520-前456年),春秋时卫国黎(即今浚县)人,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子赣,葬于大伾山之阳,是孔子弟子三千,“授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孔子语,载《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中尤为卓著者,也是唯一曾“家累千金”的经商者。《史记•货殖列传》将他列为当时天下除陶朱公(春秋时越国的范蠡)之外富翁排行榜第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儒学出身经商致富的商界奇才。子贡成熟的儒商思想理论,以及他成功的经营术,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华部分,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对此研究严重缺位,今天亟待加强研究和弘扬。子贡亦商亦政、既富且仁的儒商道路,对我们今天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有着极高价值和借鉴意义。
三仁亭。
《论语•微子》:“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此“三仁”即箕子、微子、比干,均为殷末忠良,均为朝歌人,均为淇河流域值得我们今天鹤壁人骄傲的名震中外的历史名人。比干为林姓始祖。箕子为“箕子朝鲜”的创建者。微子是周朝诸侯宋国(今商丘)之始祖。近年来,全球林姓华人和一些韩国人渴盼认祖归宗,他们千里迢迢的寻宗拜祖活动使我们鹤壁的名气在全国全球日益显赫。因此,以“三仁“命亭,对宣传扩大“三仁”的影响,弘扬“三仁”的崇高气节、优秀品质、历史功绩,以及向海内外推介鹤壁将具有很大的作用。
2、以历代吟及淇河的诗词中的相关词语命名。
桑柘亭、竹竿亭、桧松亭、圭璧亭、碧玉亭。
以诗文命名,淇河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已搜集到的直接咏及淇河的诗已达400多首。
桑柘(zhè,柘树,叶可喂蚕)亭。
淇河流域原是桑蚕业较发达的地区。“桑”最早被写入的文艺作品,大概非《诗经•桑中》莫属。《诗经》的“桑中”是青年男女秘密私会之处。从此“桑”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成了诗歌中的特殊意象。汉乐府《陌上桑
》又强化了这一意象。于是南北朝及以后的诗歌作品中出现不少仿制品。于是桑的意象愈益浪漫,美好,内蕴也愈益丰富。以“桑”为淇河亭子命名,富于诗意,引人联想。为与后面的四个三音节名字相协调,名为“桑柘亭”。唐朝诗人王维《淇上田园即事》就有“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的诗句。金代诗人郦权《自鹤壁游善应洹山》中也有:“人家跨清溪,桑柘郁数顷”的句子。“采桑亭”的名字原也不错,只因“采桑”是动宾结构,而“桑柘、竹竿、桧松、圭璧、碧玉”除了“碧玉”外都是并列结构,为协调起见,舍“采桑”而用“桑柘”,叫“桑柘亭”,当为更好些。
竹竿亭。
淇河两岸曾是翠竹遍野的地方,也是誉满天下的周朝卫国竹园——“淇园”所在地。许穆夫人曾以家乡的“竹竿”为题写过一首著名的诗,其中的“籊籊(tìtì)竹竿,以钓于淇”和《诗经•淇奥》中“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已成为千古不朽的名句。古代文献中写到淇河的文章,很少不写到竹子的。咏及淇河竹子的诗词更是不胜枚举。“淇竹”是昨天淇河的骄傲。遗憾的是,由于历史上的多次滥伐,使千亩淇竹绝迹了。但荣幸的是,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随着淇河环境保护和开发力度的加大,在淇河有关管理部门的努力下,淇河“猗猗”绿竹正在逐渐回归,只要我们继续不懈地努力,淇竹恢复往日的辉煌绝非没有可能——这是多少人发自内心的渴望!“竹竿亭”的命名不仅使人们知道昨日淇河竹子的森盛和名气,更能唤醒并强化今天人们的环境意识。让我们憧憬着淇河回归“绿竹猗猗”的那一天!
桧(guì,刺柏、圆柏)松亭。
《诗经•竹竿》是许穆夫人的大作,中有“淇水滺滺,桧楫松舟”句。南宋隐居在淇河旁的李昴(mǎo)英《自赞》:“煮茗松根,煨芋岩曲”。清代•马秉德《有斐亭》在写淇园武公祠周边的环境时写道:“石老泉鸣千亩竹,壑深云护几林松”。清代·郭玥的《淇园》中游“琇莹美映祠前竹,会开辉流涧下松”句。清代·高遐昌《山行》:“层层紫云依石滴,滴滴清晖伴鹤松”。这些诗句说明古代淇河沿岸不仅竹子茂盛,松树也是遍生的。松还历来是文人骚客笔下所赞誉的“岁寒三友”梅竹松之一。孔老夫子在赞颂君子处浊世仍保持节操,不苟且偷生的品德时也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在淇河的诗词中虽咏及“桧”的诗句很少见,但它与“松”“柏”在四季常青,象征美好吉祥、长久永恒等意义上,应属同类树木。叫“桧松亭”于其他三音节名字相类,还比叫别的名字比如“松柏亭”更高雅些。
圭璧亭。
《诗经•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guī,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礼器)如璧(bì,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圭壁比喻人治学有成就,象圭、壁那样已琢磨成器,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渊博的学问。这是赞颂卫武公的。《三字经》中不是有“人不学,不知义;玉不琢,不成器”的句子吗。“圭璧亭”的名字不仅容易使人忆起《诗经•淇奥》篇,也让人重温并永志不忘卫武公的功德,不仅对我们的公仆们,包括对我们普通百姓都应有所鞭策激励。
碧玉亭。
此名字取自唐代被誉为诗仙的大诗人李白的诗,李白的《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中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的名句。淇河的名字能出现在名闻古今中外的大诗人李白的诗中,这也是淇河难得的荣耀和福分。历史上类似赞誉淇河水质清纯的诗句还很多。早于李白的南朝梁诗人沈约在他的《春咏》中就有“碧水复盈淇”的句子。北宋邵雍《寄杨轩》:“淇水清且泚(cǐ,清澈)”。南宋魏了翁《寄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首:竹亭》:“淇水凝寒绿”。元朝诗人马德华《淇门飞雪》:“淇水日夜流……停舟叹清绝”。明朝诗人张维藩《山、水、竹、民歌》:“其二歌曰淇之水……与尔无痕清见底”。明朝诗人袁中道《淇县道中值雪》:“共山添澹冶,淇水益澄鲜”。今天在全国大多水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的情况下,淇河水质仍清似“碧玉”,这在现在是很少有的。今天慕名来淇河旅游的人们无不为淇河的清纯而惊叹不已。“碧玉亭”的命名不仅是对淇河水质的赞誉,也饱含着我们淇河儿女的骄傲和自豪,还会激起更多的人们去捍卫淇河的清纯,与一切污染淇河玷污淇河“碧玉”名声的行为作斗争!
3、以花木禽兽命名
桑亭、竹亭、松亭、鹤亭、荷亭。
桑亭。竹亭。松亭。
前文桑柘亭、竹竿亭、桧松亭对此三亭的命名已分别有所阐释,此不再赘述。
鹤亭。
鹤壁市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另据《汤阴县志•山川》载:“县东南60里古崔村有一万鹤台,魏永熙年(290)建”。“万鹤台”遗址就在我市鹤山区崔村沟东五里处。鹤壁在殷商时期即为殷纣王养鹿放鹤之地。据传,唐朝时期,这里水清山秀,曾是万千仙鹤聚集栖息之地。今天古"万鹤台"遗址及淇河中仍可见仙鹤出没飞舞。南宋隐居在淇河旁的李昴(mǎo)英的《自赞》中有“淇傍何有,秋鹤霜竹”的诗句。这说明淇河历来是仙鹤栖息之地。“松鹤延年”、“鹤立鸡群”、“鹤鸣九皋”(鹤鸣于湖泽深处,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虽隐居,但名震遐迩),都体现“鹤”是一种吉祥神奇睿智的动物。因为传说中仙人多以鹤为坐骑,我国古籍中仙人便被称为“鹤上人”。“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武汉黄鹤楼的传说即是例证。看来,我们鹤壁市与鹤有着天然的缘分。命名淇河五个亭子之一为“鹤亭”,应该是众望所归的事。
鹤的名声也有被玷污的时候,如春秋时代的卫懿公玩物丧志,好(hào)鹤亡国即是一例,但仔细想想,好鹤亡国并非鹤之罪。
荷亭。
梅、兰、菊、荷历来是被文人墨客歌咏的四大名花。荷的高洁的节操更是被人们敬仰。淇河之滨就曾是菱荷遍地的地方。从淇河古诗词中可知,唐朝时荷花已满布淇滨。如唐朝诗人常建《张公子行》:“日出乘钓舟,袅袅持钓竿。涉淇傍荷花,骢(cōng,淡青色马)马闲金鞍。”储光羲《相和歌辞•采莲曲》:“浅渚(zhǔ,河中陆地、沙洲)荷花繁,深塘菱叶疏。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说明唐朝时淇河之滨“深塘”“浅渚”遍是菱荷,淇河浅渚上荷花菱叶尤其繁茂。“涉淇傍荷花”又是一种让人何其神往的情调。直到清朝淇河之滨仍有荷花。清朝淇县人官至户部的高遐昌《有斐亭荷花》:“淇水传来君子乡……犹有淤泥不染芳”的诗句以荷花自喻,抒发被诬陷入狱,终昭雪回乡后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自豪。以“荷”命亭,令人起敬,使人神旺,教人自洁。
4、以《诗经》中直接咏及“淇”河的6首诗的题目命名。
泉水亭、桑中亭、淇奥亭、氓亭、竹竿亭、有狐亭。
淇河之盛名,主要是因为它曾在500年左右的时间内是殷卫的畿内之河,以致《诗经》中源于淇水卫地的诗篇达到39首之多,且有6首18次直接咏及“淇”河。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确是绝无仅有的现象,成为淇河得以骄傲的资本。也就是说《诗经》是今天淇河地位和声望的重要和主要原因,带有根本和源头的性质,即是说没有《诗经》就没有淇河今天的显赫地位。正因此,今天在开发淇河旅游资源之时绝不能忘其根本,也就是不能忘记学习宣传利用《诗经》和《诗经》中咏及淇水卫地的39首诗,尤其是直接咏及“淇”河的6首诗。这是提高淇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文化品位的最有效办法或捷径,也是发展鹤壁旅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必须想尽办法让鹤壁人、河南人、甚至全国的人都尽快尽多地逐渐认识淇河在《诗经》中的地位。知道淇河在《诗经》中的显赫地位的人越多,淇河的吸引力就会越大,慕名而来的人就会越多。这就是为什么在我市“一河三山两城”的旅游资源开发中,淇河具有突出的,非同一般的重要地位的原因。这也是笔者拟以《诗经》中直接咏及“淇”河的6首诗的题目给淇河新建的五个亭子命名的原因。
笔者认为这是淇河亭子最好的名字,是命名最佳方案。如能如愿,再在每个亭子的六根柱子上镌刻上相应的诗篇,这将锦上添花,更彰显亭子的文化品位。
那么现在只建有五个亭子,却有6首诗怎么办,要么忍痛割爱,从6个名字中删掉一个,比如删掉“氓亭”;要么再建个亭子。我认为再建个亭子应是最佳解决办法。
以上是笔者试为淇河新建的五个亭子命名的一些浅陋的思考,渴望能得到淇河管理部门的领导者和有关专家和广大网友的批评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