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之河
淇河痴(姚慧明)文集  

   
     
甄 济
作者:姚慧明收集   评论:媒体和网络
     

    云梦山漫谈之四十四
    甄济气节震朝野

    张贺勋 卢敏钧

    唐代甄济“出云梦、归云梦,鄙视官禄、亮节高风”,在“安史之乱”中不畏胁迫,历史上传为佳话。
  甄济,字孟成,卫国人,自小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品行端庄,曾隐居云梦山读书练武10载,文武兼备,在民众中享有很高声誉。后有人向唐玄宗举荐,甄济离山入京,任河东节度使安禄山手下的范阳掌书记。
  安禄山包藏叛心,图谋不轨,甄济逐渐觉察。在大唐帝国危难当头,人民百姓即遭涂炭之际,甄济递折密奏皇帝,劝玄宗设防,而音信石沉大海。甄济一腔正义,实难与奸人共事,就找了些羊血含在口中,吐于胸前,倒在床榻,以身有重病为由请求引退,到朝歌故乡云梦山隐居。
  甄济再次归山隐居,家乡百姓更加崇敬他。史书记载“环山不散畋渔”,不在云梦山附近打猎、捕鱼,唯恐打扰惊动他。
  不久,安禄山果然大阅兵马,反叛作乱,南下攻洛阳、入潼关,占长安,次年称大燕皇帝。这时,他又想起甄济,派大将蔡希德提着刀,前去逼甄济出山就职。
  大将蔡希德来到云梦山古军校旁,见甄济神态自若,正伏石桌握笔著书,并无病恙。蔡希德说明来意:“安禄山改元圣武,设号称帝。他赏识你的才华,请你出山扶帝图强,定会身披官位,尽享荣华。”甄济鄙视一笑:“请大将复命,我甄济决不与叛人为伍!”蔡希德两眼一瞪,抽出长剑,露出武夫气势:“燕帝有言,若你抗旨不从,本将只好提头复命!”
  面对威胁利诱,甄济不动声色,他说:“我尊敬的老师吴兢说过,为君之道,必须先安百姓,若损失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咽喉,腹饱而身毙。安禄山烧杀抢掠,为害百姓,下场可悲。我主意已定,决不出山,愿将此头由你割去交差。”说罢,将头伸向蔡希德刀前。蔡希德本是军中武将,阵前杀人如麻,却被甄济大义凛然的气度所震慑所感动,遂将长剑插入鞘中,骑马而回。见到安禄山,他谎报甄济大病在身,无法出山。
  现在云梦山甄济居所住地已毁,遗迹尚存,慕名光顾者不绝。明代大诗人、著名茶陵诗派代表人物李东阳曾赋诗赞甄济:“……甄郎高风不可攀,禄山使者封刀还。入东京、见黄盖,帝勒官阶下拜……”
  
          2001-2-14 鹤壁日报

    无极县政府网
    甄济(?-766年)宇孟成,唐代定州无极县人,自幼丧父,性沉静好学,住青岩山10余载,人皆以文士相赞。天宝十年(751年),以左拾遗征召不就,安禄山入朝向玄宗请求授其范阳掌书记,并亲赴卫州遣太守进山拜甄济。甄济不得已就赴仕途,在衙中论议正直,秉公办事。后发现安密谋反唐,便告知卫令齐纪,同时暗自备下羊血,托辞身患重症,意欲归里。安言明“即使不能前来,也要取回首级”,派节度使蔡希德挈领刀斧手探听虚实。入室,甄济泰然自若,用左手写下“去不得”三字,刀斧手持刀相逼,甄济无惧色,伸长脖子等候就义。蔡见状,觑欷嗟叹退走,如实报安禄山。 隶宗即位后,令曾附逆安禄山官员参拜甄济,以愧其心。诏甄济进驻三司衙门,晋封秘书郎,后加封为太子舍人。永泰二年(766年)江西节度使魏少游表荐甄济为著作兼御史。 甄济子甄适为其父列入国史而四处奔走。淮阳郡公袁滋表张甄济早年以文士著称一时,就职戎府,力主正义,安禄山作乱时不为威慑所屈服,宣传史乘,赠秘书少监显爵。天下,甄逢长途跋涉,奔走呼号,此举嘉甚。天子为其父追爵四品官。《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四和《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有传。

    隋唐演义第九十七回
    不则一日,来到东京,各官迎接诏书,入城宣读。诏略云:西京捷后,随克东京,且见将帅善谋,士卒用命,国家再造,皆 卿等之力也。已经表奏上皇,当即论功行赏,所有士庶,宜加抚慰, 其未下川郡,还宜速为收复。城下之日,府库钱粮,即以其半犒军,毋得骚扰百姓。又访有汲郡隐士甄济,及国子司业苏源明,向在东 京,俱能不为贼所屈,志节可嘉。其以济为秘书郎,源明为考功郎 知制诰,即着来京供职。其降贼官员达奚珣等三百余人。都着解 至西京议处。
   原来那甄济,为人极方正,安禄山未反之时,因闻其名,欲聘为书记。甄济知禄山有异志,诈称疯疾,杜门不出。及禄山反,遣使者与行刑武士二人,封刀往召之,甄济引颈就刀,不发一语。使者乃以真病复命,因得幸免。那苏源明原籍河南,罢官家居。禄山造反之时,欲授以显爵,源明以笃疾坚辞,不受伪命。肃宗向闻此二人甚有志节,故今诏中及之。当时军民人等问诏,欢呼万岁,不在话下。

    青城十九侠第一○回
    话说元儿的父亲友仁,自从营救甄济的父母,田产耗去大半,仗着妻子甄氏持家勤俭,依然不失素封之家。读书课子,倒也安闲。友仁想起元儿自从打发他出走,只有铜冠叟来过一次信,说人已到达金鞭崖,寄寓方氏兄弟家中,不久便要上崖去拜仙师,以后便断了音信。还有内侄甄济,也是避祸出走,一去不归。甄氏每日想道:“此子有一身本领,虽不致死于虎狼之口,但是他父母事已平息,全家均往云南,投庇在旧上司字下,以免再有牵连。甄济在外,不会不知道一点信息,怎地也没有回来探听?”友仁更大是不解。又想他和方氏兄弟原有同盟之谊,许和元儿都在一处学习武功,也说不定。友仁几次想打发人去至金鞭崖探望元儿与甄济下落,又因铜冠叟来时,谈起那里山高路险,猛兽毒蛇甚多,常人不能到达,去了休想生还,也就止了念头。

    新唐书卷二百十七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宋•欧阳修、宋祁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叔父为幽、凉二州都督,家卫州,宗属以伉侠相矜。济少孤,独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畋渔。采访使苗晋卿表之,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
天宝天宝十载,以左拾遗召,未至而安禄山入朝,求济于玄宗,授范阳掌书记。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居府中,论议正直。久之,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济素善卫令齐,因谒归,具告以诚。密置羊血左右,至夜,若欧血状,阳不支,舁归旧庐。禄山反,使蔡希德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头见我。”济色不动,左手书曰:“不可以行。”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希德歔欷嗟叹,止刀,以实病告。后庆绪复使强舆至东都安国观。会广平王平东都,济诣军门上谒泣涕,王为感动。肃宗诏馆之三司署,使污贼官罗拜,以愧其心。授秘书郎,或言太薄,更拜太子舍人。
来瑱辟为陕西襄阳参谋,拜礼部员外郎。宜城楚昭王庙坎地广九十亩,济立墅其左。瑱死,屏居七年。大历初,江西节度使魏少游表为著作郎,兼侍御史,卒。
    济生子,因其官字曰礼闱、曰宪台。而礼闱死,宪台更名逢,幼而孤。及长,耕宜城野,自力读书,不谒州县。岁饥,节用以给亲里;大穰,则振其余于乡党贫狭者。朋友有缓急,辄出家赀周赡,以义闻。
逢常以父名不得在国史,欲诣京师自言。元和中,袁滋表济节行与权皋同科,宜载国史。有诏赠济秘书少监。而逢与元稹善,稹移书于史馆修撰韩愈曰:“济弃去禄山,及其反,有名号,又逼致之,执不起,卒不污其名。夫辨所从于居易之时,坚其操于利仁之世,而犹选懦者之所不为,盖怫人之心难,而害己之避深也。至天下大乱,死忠者不必显,从乱者不必诛,而眷眷本朝,甘心白刃,难矣哉!若甄生,弁冕不加其身,禄食不进其口,直布衣一男子耳。及乱,则延颈受刃,分死不回,不以不必显而废忠,不以不必诛而从乱。在古与今,盖百一焉。”愈答曰:“逢能行身,幸于方州大臣,以标目其先人事,载之天下耳目,彻之天子,追爵其父第四品,赫然惊人,逢与其父俱当得书矣。”由是父子俱显名。

    唐史演义 第五十五回
    肃宗自凤翔入西京,百姓欢跃,争呼万岁。御史中丞崔器,令前时从贼诸官,均免冠徒跣,至含元殿前,顿首请罪,就是东京降贼诸官吏,如陈希烈张均张□达奚□等,亦均由广平王收送西京,俱至朝堂听候惩处,肃宗命改系狱中。惟汲郡人甄济,武功人苏源明,屡经禄山胁迫,始终不受伪命,有诏特擢济为秘书郎,源明为考功郎中,兼知制诰。

    《资治通鉴》(四)•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卷
    初,汲郡甄济,有操行,隐居青岩山,安禄山为采访使,奏掌书记。济察禄山有异志,诈得风疾,舁归家。禄山反,使蔡希德引行刑者二人,封刀召之,济引首待刀;希德以实病白禄山。后安庆绪亦使人强舁至东京,月余 ...

    司马光-->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二十
    汲郡甄济,有操行,隐居青岩山,安禄山为采访使,奏掌书记。济察禄山有异志,诈得风疾,舁归家。禄山反,使蔡希德引行刑者二人,封刀召之,济引首待刀,希德以实病白禄山。后安庆绪亦使人强舁至东京,月馀,会广平王亻叔平东京,济起,诣军门上谒,亻叔遣诣京师,上命馆之于三司,令受贼官爵者列拜以愧其心,以济为秘书郎。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