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之河
《诗之河》---淇河痴(姚慧明)文集
 
   
     

杂谈:试论淇河文化研究的效果
作者:诗画淇河      时间:2011-12-04 10:23
     

2011-12-04 10:23

    文化研究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个一定要清楚。如果文化研究,就是为了研究,就是为了象作数学题一样,通过演算得出一个或若干个答案,恐怕不是我们的本意。淇河文化研究也是一样。淇河文化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到提高鹤壁的文化软实力,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上来。
    最近,我写的《谈谈淇河文化研究的态度》一文,受到淇河文化研究专家姚慧明老师的关注。姚老师不吝赐教,就拙文的观点,要么重申,要么析论,以严谨执着的文风和循循善诱的为师之道,缕分条析,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看后,很受教益。姚老师的文章,虽然否定了我的一些个人看法,但是丝毫不带个人情绪,娓娓道来,颇有风骨,除了敬佩,并不会使我“跳将起来”,有开始“斗争”的怪念。
    什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个观点提出来,要允许别人提出不同意见。别人提出不同意见后,你还可以再进行争论。这里面似乎不存在谁“丢人”谁不“丢人”的问题。反过来说,我倒是觉得这一次的争论我很“荣光”: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能入得了姚老师的法眼。如果连争论的价值都没有,姚老师除了哂然一笑,还用得着枉费口舌吗?
    在鹤壁文化界,特别在淇河文化研究领域,一个姚慧明老师,一个燕昭安老师,一个郑厚德老师,都是奠基级的人物。他们是靠自己几十年来默默无闻的研究工作和著作等身的研究成果来说话的。淇河文化的牌子能够立起来,淇河文化的框架能够搭起来,淇河文化形象能够走出来,他们功当据伟。凭心而论,我的很多关于淇河文化的底子,还是从《淇园随笔》和《淇河古诗三百首》打起来的。直到现在,如我等后学,要想参考一些淇河文化的资料,不去翻开他们的书籍,不去浏览他们的网站,不能说脑子一片空白,至少也心不踏实。
    他们的研究,一方面明晰了很多概念,一方面形成了若干个系统,最重要的是,他们把大量的纷繁的无绪的淇河文化的残屑破片给整到一起,让我辈省却了很多检索的麻烦。他们是巨人的肩膀,我们的后续工作,有他们的肩膀的支撑,显得轻巧多了。
    在此,谨向以他们为代表的地方文化专家们表示一个后辈最崇高的敬意!
    我是一个旅游工作者。淇县乃至鹤壁的旅游是文化基础上的旅游。可以说,没有文化的积累和挖掘,就不会有今天鹤壁和淇县的旅游产业。
    正因为我是一个旅游工作者,所以看待文化的视角又有不同。文化研究者中,一类是在做基础性研究,他们是在做为后人铺路的工作;再一类是做应用性研究,就是考虑 怎么才能把他们研究的东西,转化成文化产品,而我却直接考虑把文化与旅游融合起来,干脆用于旅游产品的开发了。
    出于这种被人批评的“为了几个铜臭的短视行为”,我可能考虑功利性的东西多一些。但是,我还没有疯狂到去和别人争夺“西门庆”“孙悟空”的地步。
    比如,我提到的淇河文化研究中关于“文化河”能不能与“史河、诗河”并列的问题。就是考虑到并列可能更容易突出文化河,而不至于被别人“丢掉”文化河的表述。因为,我确实看到在鹤壁情况的很多介绍中,甚至一些官方文件里,只提淇河是一条“史河、诗河、生态河”了,而不提淇河是一条“文化河”了。当然,这不是研究者的本意,而是引用者错误理解了研究者的观点。所以从文化研究的效果来衡量,我觉得宁可损失一点文理上的“严谨”,也不要丢掉宣传上的“价值”。
    再如,鬼谷文化要不要作为淇河文化的“子文化”。这里面也有一个前提。如果说鬼谷文化就是一个地域文化,别的地方没有,当然应该属于淇河文化。但是,前提是鬼谷文化实在是一个“全国性”文化,虽然云梦山是“鬼谷子文化圣地”,我们占的分量很重,但是,鬼谷文化并不是我们独有。从文化应用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讲,鬼谷文化“全部”属于淇河文化的范畴,并不利于鬼谷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例如,台湾也有鬼谷文化,北京也有鬼谷文化,他们是不是淇河文化呢?所以,我认为,鬼谷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很重要的一部分属于淇河文化。假如非要把话说得滴水不漏的话,“淇县云梦山鬼谷文化属于淇河文化”,是不是更准确?(请原谅我在此也开始死扣字眼)
    文化研究的效果有两个,一个是它的社会效果,一个是它的
经济效果。将来鬼谷文化我们还要做成世界级文化品牌,云梦山还要打造成世界级旅游胜地,不把“全部的”鬼谷文化拘限于淇河文化中去,是不是更方便“走出去”战略呢?
文化研究出来以后,哪种方式更有利于传承,更有利于利用,更有利于宣传和打造品牌,也是我们文化研究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如果说,这是“实用主义”,是“功利思想”,我倒愿意背这样的“骂名”。
    任何一种文化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再到感性,最终还得回归理性。大家坐下来争一争,没有坏处。能够从花花世界里沉下来研究点问题的人不多了。一种文化研究到最后,连争论的人都没有了,这不太“寂寞”了吗?象这样摒弃高傲,平心静气,不排斥异见的争论,除了把问题说清,不也是一种很好的文化宣传推广吗?这个讨论过程就是效果,而且是很好的社会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