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革勋文集》 作者:王革勋

 
  主页 淇洹集 淇洹吟咏录 学广集粹 战士历程 闲聊八面斋 西坡书签  
 

 

 

 

 

 
 
 

豫北诸古城邑地域考

 
 

 

豫北诸古城邑地域考

王革勋

二○○○年六月十三日

 

 河南省北部不少地方,牵涉古都和历史地理问题。因古籍、词书、方志记载杂乱,讹误颇多,常令学人无所适从。余试作探究,冀予准确定位。今论述如下:

    一、北蒙

 殷地安阳之前身。盘庚由奄迁北蒙,而后曰殷。有学者解为北冢,非也。因商汤居商丘之亳,而亳又有南北之分。北亳即蒙地,在今山东曹县境内。既先有蒙地在南,故安阳之蒙地称为北蒙。

    二、帝丘

 帝丘者,颛顼帝之丘也。以都名之,曰颛顼城。颛顼城即帝丘城。为颛顼高阳氏建都之地,继系夏朝第三代都城,又乃方国昆吾之都,最后为春秋卫国第四代都城。帝丘所在,历来有濮阳说,滑县说,内黄说,昆吾国都尚有许昌说。应以内黄为是。内黄梁庄乡有土山村,是颛顼、帝喾安葬地,名曰二帝陵。陵东有东西大城二村,即帝丘也。此地原属濮阳,金大定七年(1167年)析入滑县,19498月又改划今内黄。实际地域变动,文字记载岂有不改之理。

    三、西河

    内涵有二:一为西河邑,位于河南省黄河之西而名之,系夏朝第六代都域。向有晋南、汤阴两说。以汤阴为是。地在汤阴县菜园乡西河村。也是孔子高徒子夏办学授教之处。对河西之义,亦有以齐、鲁、邹之西而释之;二为西河地区,泛指春秋卫国的黄河两岸地区,含今滑县、浚县、淇县、汤阴、安阳一带。夏朝第二代国王姒启封其第五子武观于西河,并命彭伯西河平叛,即指西河地区的淇浚之间的卫贤镇。

 四、相邑

    相邑为商朝建国后的第三代都城,传有安阳、临漳孙陶集、内黄亳城诸说。以内黄亳城为是。《吕氏春秋》载:“殷整甲徙宅河西,犹思故处”系记此事。与《竹书纪年》所纪相同。

    五、沫邑

    著名考古、甲骨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尹达、白寿彝断定:沫邑为商朝第八代都城。后为西周卫国第一代都城。楚项羽封司马邛为殷王,亦都此。

    六、曹丘、楚丘

    两邑均在今滑县境内,为春秋卫国为第三代、第四代国都。曹丘在滑县留固乡白马墙村。楚丘在滑县八里营乡卫王殿村附近。亦有说此两邑在山东菏泽、曹县一带,非也。

    七、中牟邑

    战国时期赵国第二代都城。非郑州东之中牟,乃今鹤壁市区西牟山之侧的中牟。系赵献侯由山西河津迁都于此。历经献侯、烈侯两世。赵敬侯始迁邯郸。后魏赵两国易地,魏以繁阳入赵,赵以中牟入魏。

    八、邢邑、邢丘邑

    两邑均在今温县东北。商为殷地,春秋为晋国地。有说祖乙徙邢即此,非也。祖乙徙邢乃河北邢台市。

    九、顿丘

    顿丘有三:甲,浚县顿丘。系周、春秋、战国至秦之顿丘,亦为最早之顿丘。诗经:“送子涉淇,止于顿丘”即此。地在今浚县屯子乡蒋村附近;乙,清丰顿丘。为东汉、魏、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晋以前之顿丘。曹操任顿丘令即此。地在今清丰西南二十五里固城附近;丙,内黄顿丘。乃东晋、北魏、五代晋以后之顿丘。地在内黄县梁庄乡大城村附近,于帝丘遗址之上置顿丘郡治。含今内黄、清丰、濮阳、南乐、范县等地。

    三顿丘间尚有东西顿丘之说。浚县顿丘为西顿丘,城址不曾变迁。内黄顿丘,清丰顿丘为东顿丘。东顿丘两地均在原汉内黄县境内,唐从内黄分出一部置清丰县。东两顿丘因黄河水患,城址多变。东西三顿丘时有交叉设治。东晋顿丘郡有时也在清丰没治;北魏顿丘县亦曾于浚县设治;宋顿丘也在内黄设治。

    十、黄城

    战国魏地,以南近黄泽得名。在今内黄县田氏乡高城一带。赵敬侯八年拔魏黄城,即此。此黄城与春秋黄邑并非一地,春秋黄邑在山东冠县南。

    十一、卫州

    卫州有三:一,北周前期设治今淇县;二,北周后期移治浚县枋城村。隋唐清淇县也治枋城;三,唐卫州治移今卫辉市。

    十二、南阳

    春秋晋国地,以位于太行山之南,黄河之北得名。战国属魏。治今获嘉县城。地域包括今焦作市所属各县,以及济源市,卫辉市,辉县市等。与今南阳无关。

    十三、宁邑、新中乡

    宁邑,殷地,周为修武,治故获嘉县城,地在今新乡市区西南十二里张故城村。新中乡即汉汲县新中乡。隋以新中乡之名,改置新乡县于今新乡市。19498月从新乡县析置新乡市。

    十四、魏德城

    魏地。在今汤阴县宜沟镇魏城村。以信陵君窃符救赵,于此杀晋鄙而得名。意在彰魏之德。

    十五、卫县

    今浚县卫贤集。东魏曾移朝歌县治于此。隋朝改朝歌县为卫县,亦于此地设治。至今不少词书皆以“在今淇县东北”注释朝歌,即指此地。缘自东魏抄袭而来。东魏于卫贤集设治朝歌,时间短暂,约七十年。隋炀帝改朝歌为卫县时间更短。通常释朝歌应以今淇县朝歌镇为是。

    十六、繁阳

    战国魏地,原名黄城,后置繁阳邑。在今内黄县田氏乡高城村。有方志将内黄县楚旺镇释为繁阳,不确。因清代前期,古繁阳遗址在卫河之北,楚旺镇位于卫河之南。隔河西北为高城,东南为楚旺。误将楚旺西北视为楚旺镇本身,不宜也。

    十七、魏、秦安阳邑

    此安阳城位于今安阳、内黄、汤阴三县结合部。战国时为魏安阳邑;周赧王四十年(前275年),赵将廉颇攻拔之,改名宁新中邑;五十八年(前257年),秦将王龁拔之,再更名安阳。汉初废,入汤阴。曹魏恢复安阳邑,移治于今安阳市西南之宗村。原安阳故城距今安阳市不足50华里,距今内黄城40华里,距今汤阴城40余华里。确切地址在今汤阴县任固镇七个故城村。此地清代乾隆以前属安阳县,而后划归汤阴。乾隆年间,安阳县东至内黄界80华里,今内黄县东庄乡西北部潭头村(现名台头)以西,均为安阳县地,而潭头西北二十里的故城,为安阳县所辖无疑。今安阳城系东魏至明筑成。

    《中国地名志·河南分册》将魏、秦安阳故城,误述为“汉内黄城”,不确。汉内黄城在今内黄县东庄乡西北部旧县村,后移大小故县村,又移今治。安阳河先从内黄田氏东入卫河,后改从潭东头村入卫,再改由豆公东入卫,而汤阴县任固镇七个故城村,即魏秦安阳城,概与内黄无涉。

    十八、濮阳

    一曰濮阳邑,即帝丘邑,汉置,在今内黄县大城村附近;二曰濮阳国,西晋置,亦都大城村;三曰濮阳郡,先治内黄大城村,后移今山东鄄城县旧城集,亦为西晋所置;四曰濮阳县,有秦置、汉置两说,初治内黄大城,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自内黄大城移治澶州夾河,即今濮阳县西南故县村。顿丘也由内黄大城移治今清丰县西南二十五里固城村。宋熙宁九年(1076年),濮阳移治于今濮阳县城。19839月,从濮阳县析出胡村、王助、孟轲、岳村四乡,建立濮阳市。

    十九、牧野

    牧野为商周古战场。有淇县、汲县、新乡三说。以今淇县南、卫辉市北为是。按其地为朝歌南郊,清水之北,捃皋跨泽,为牧野地。淇县、卫辉的界河——沧河,古名清水河;卫辉西北山区流向东南的香泉河,民间亦称清水;由卫辉西南来之清水系另一清水。三条清水至卫辉市东北顿坊店乡清水河村汇流,南入黄河。可见牧野古战场,就位于淇县南之沧河两岸,卫辉市顿坊店乡清水河村之北,居太行山之东,三条清水之间,纵横均在三十华里以内,此即牧野也。

    二十、黄泽与广润坡

    黄泽在今内黄县境内,现内黄城西北五里,至石盘屯乡南部,东庄乡西北部,周围四十里。是流经安阳、内黄间的古黄河,于周定王五年(前602年)在浚县淇门镇决口后,留下的黄水大洼。并以黄泽命名黄城,黄城遗址所在地的田氏乡高城村,正位古黄泽西北。汉置内黄县于旧县村,位于决口前的古黄河之东,新黄河之西,河东、河南为外黄,河西、河北为内黄,方有今内黄之名。

    而安阳以东四十里广润坡,则是漳河水患留下的陈迹。明嘉靖《彰德府志》载:“正德庚辰(1520年)秋,漳水水溢南决,自安阳显王村南流,折而东至崔家桥,又东过永和、吕村入卫。袤百余里,当水盛时,广四十里,凡安阳上田患注汙潦,其患甚巨”。清乾隆《彰德府志》更明确指出:“漳河自渔阳(今安阳县安丰乡渔阳村)下二百二十里,常为安阳,临漳水患,先时河曾南徙入安阳,其害纵一百四十里,衡四十余里。今安阳东,尚有漳河旧迹”。这就充分说明,广润坡为古漳河泛滥区,而和内黄境内的古黄泽无涉。近人著书将黄泽同广润坡混而为一,其论差矣。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

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

汉书地理志

括地志

郭沫若《中国历史地图集》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辞海·历史地理分册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中国地名词典河南分册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

明崔铣《彰德府志》

清乾隆《彰德府志》

河南省志第三卷

河南省地图册

安阳地区地图册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都城要览

 

   

 
 

河南省《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qxzhd@126.com

 《王革勋文集》经作者王革勋先生授权  本站独家刊登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