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革勋文集》 作者:王革勋

 
  主页 淇洹集 淇洹吟咏录 学广集粹 战士历程 闲聊八面斋 西坡书签  
 

 

 

 

 

 
 
 

十八  英烈光辉照千秋

 
 

 

十八  英烈光辉照千秋

 

从一九四七年四月淇县城解放到一九四九年六月东南乡完全平定,先后经历了两年半的拉锯战争,参战的四十九团、五十二团、漳卫分区地方部队、林县十二个民兵连、武安三个民兵连、淇县县大队独立营、区干队、武工队、民兵营,不知道有多少同志,为了人民的解放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光是本县党政军群,就有县大队长一人,区委副书记一人,区长一人,区武工队长一人,,村农会主席八人,村长六人,村武委会主任五人,民兵队长四人,英勇牺牲。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啊,活着的人和我们的后代,应当永远怀念他们。

我耳闻目睹的壮烈场面,有这么四起。

四八年元月十三日,林县民兵换防,四个连顶八个连,杨富匪徒乘机偷袭包围了驻西岗村的民兵排,三十多位民兵面对蜂拥而上的数百敌人,毫不退缩,顽强抗敌,给敌以重大杀伤后,仍冲不出重围,最后民兵排的同志,全部壮烈牺牲。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勇诗篇。

三月二十日,王三祝指挥保二旅及淇县杨富保安团三四千人,远距离奔袭侵占我淇县城,及周围八十七个村庄。为了报复解放区军民,连续七天进行大扫荡,抢粮868石,拉牲口251头,残酷杀害我干部民兵四十八人,仅史庄一个村就有农会主席和民兵十一人被杀。王三祝还令其剧团在城内戏楼,演出反动剧目三天,以示“祝捷”。最残暴的是,一面强迫群众看戏,一面将被俘的干部民兵五花大绑站立一侧,台上每唱一段,演员用手一指,在台下用大刀砍我一人,这些捐躯的烈士,小的十八岁,大的二十二三岁,只有一个三十岁,他们破口大骂,从容就义,威震敌胆,气壮山河。

六月上旬,我熟悉的三区区委田文志副书记,和四十九团李元初参谋,带领区干队民兵十七人,到石奶庙边沿地带打击敌人,返回夜宿包公庙村。由于伪保长赵二喜勾结张锁妞向匪首杨富告密,致使还乡团连夜包围包公庙,田书记、李参谋率部英勇抗击敌人,终因寡不敌众,难以突围,李参谋等四人当场阵亡,田书记及侦查员韩富勤等十三人,为敌所俘,押往匪巢皇甫村。而后拷打刑讯,百般折磨,田文志、韩富勤面对凶恶的敌人,大义凛然,坚强不屈,虽经杨富多次审问,始终不向敌人吐露我方任何情况。最后杨富恼羞成怒,枪杀韩富勤于皇甫村东北卫河滩,并惨无人道的将田文志大卸八块,把尸体投入卫河。下余十一人送往新乡四十军当兵,为杨富交换了弹药。田书记身材不高,魁梧壮实,说话和气,工作热情,善于演讲,联系群众。在西岗召开的全区群众大会,正值寒冬,开口就问:“乡亲们,冷不冷啊?冷了就跺跺脚,会暖和些”。他还亲自教我们儿童团唱歌,孩子们都喜欢他。一次来刘拐庄催收公粮,先给群众讲道理,他和颜悦色的说:“我们人民武装要打敌人,就得有粮食吃,老乡们只有努力支援前线,咱们在前方才能多打胜仗。刘拐庄公粮任务两万七千斤,这次一斤也不能少,明天就全部送齐,大家说行不行啊?”群众齐声回答:“没问题,老田你情放心啦”。当天下午,我挑着二斗小米,父亲赶着毛驴驼上三四斗,就送粮上路了,中途夜宿刘河一亲戚家,次日中午经庙口进山,到达前咀村,送入县粮库。田文志同志是山西左权人,很早参加革命,牺牲时也不过三十出头,他的音容笑貌至今还留在我的脑海里。

一九四九年三月四日,眼看就要胜利了,新中国成立在望,三区武工队长杨凤楼一行四人,往南大李庄执行侦察任务,突然被杨富匪徒数十人包围,杨凤楼队长带领武工队员张喜安、李春生立即向村西突围,本来可以安全撤退,但想起尚有队员张其发还在村,遂鸣枪报警,以吸引敌人,同时掩护营救战友。匪首杨富听到枪响,立马指挥匪徒尾随追击。撤退途中,队员李春生腿部负伤,无法行走。杨凤楼遂背起战友,边打边撤,过了西沿桥,利用一座小庙阻击敌人,打落了匪首杨富的军帽,匪兵迟迟不敢前进。杨凤楼、张喜安又架住李春生的胳膊,迅速撤至西沿村内一座楼上,准备抗击敌人,固守待援。敌人很快包围了这个楼房,集中火力射击,张喜安搀扶李春生上楼,并在二楼向敌人还击,杨凤楼在楼下把守门窗,开火迎敌,匪部葛二合向窗户一阵扫射,杨凤楼同志中弹牺牲,李春生带伤枪击上楼之敌,被敌枪杀身亡,张喜安被俘,痛骂敌人不止,亦遭杀害。我认识杨凤楼同志,淇县同乡,臧口村人,穷人出身,三八年参加革命,曾任延、浚、汲、淇四县边通信班长,卫滨县游击大队排长,淇县三区武工队长,在保卫四县边,消灭枣园刘老广地主武装,全歼驻西岗牛英德汉奸部队,保卫淇县东南乡的诸次战斗中,立了汗马功劳。他多次带领三区武工队,出生入死,穿越活动于刘拐庄以南边沿敌占区。同张其发、李春生一起,三次在刘拐庄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张其发原是浚县草店的吹鼓手,剃头匠,在刘拐庄很熟,都叫他小名“牛妞”。李春生是刘拐庄孙家的女婿,因同孙兰花年纪悬殊,感情不甚和谐,春生在村内说话不多。总之和群众关系很好,亲同一家。杨凤楼同志,高个红脸,精明强干,有胆有识,说话干脆利索,富有煽动性,我曾经多次听他在村东场里宣传形势,动员群众保卫家乡。他说:“我们穷人要翻身了,不打垮国民党反动派,咱穷人就没有好日子过,要想保卫胜利,保卫家乡,就要狠狠打击敌人。乡亲们不要害怕,革命的力量越来越强,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有时,张其发也插几句:“就拿我牛妞来说吧,过去给人剃头,当吹手,谁看得起?现在参加革命了,叫张其发,枪杆子在咱手里。黑窝(李春生)也是一样,穷光蛋也当了武工队,不是共产党能有今天吗?我们穷人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杨凤楼他们话虽不多,却句句讲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可惜杨凤楼同志三十岁就牺牲了。青少年同志们,英雄先烈的光辉形象,将鼓舞千秋万代,建设伟大祖国,保卫人民江山,用鲜血染成的红旗无论如何不能变色啊!

        淇水浩气传千古,行山高唱一曲歌。

        千千万万的死难烈士永垂不朽!

 

   

 
 

河南省《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qxzhd@126.com

 《王革勋文集》经作者王革勋先生授权  本站独家刊登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