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革勋文集》 作者:王革勋

 
  主页 淇洹集 淇洹吟咏录 学广集粹 战士历程 闲聊八面斋 西坡书签  
 

 

 

 

 

 
 
 

六十五、踏着烈士的脚印前进

 
 

 

六十五、踏着烈士的脚印前进

 

每逢过年过节,就自然想起了为革命奋勇牺牲的烈士们,因为今天的胜利和幸福,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以致宁肯不休息,专程跑到数百里以外,去拜谒烈士们,一则向烈士表示敬意,革命不忘过去,二则通过烈士足迹的熏陶,更好地教育提高自己,踏着他们的脚印前进。去年春节参观了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今年春节又拜谒了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虽然往返不足一日,实际参观仅只四个小时,甚至连城市街道都来不及浏览一眼,就随即返回,然而收益确乎太大了,毕生难以忘记。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后改为北京军区烈士陵园,位于石家庄市中山路365号,距车站约三华里许,有公共汽车直达。陵园面积20万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烈士灵堂、纪念馆,再后就是烈士墓,安葬烈士289名。我是六一年大年初一早一点到达石家庄的,七点半进园,十一时五十分出园,共为四个多小时,大致看了一遍。首先是国际友人白求恩烈士墓,柯棣华烈士墓,爱德华纪念碑。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1890年生于生于加拿大脱朗托,从事医务工作达三十五年之久,是闻名世界的胸科、外科专家。为了帮助中国抗日,白求恩受美国共产党和加拿大共产党的委托,1938年来延安,同年六月担任晋察冀边区卫生顾问,创办了国际和平医院,因为动手术,手指染上细菌,患了败血症,1938812日牺牲,当时才四十九岁。记得五二年部队整编,离开平原军区健康大队政治处,到轮训队休息时,曾听到一位营级干部马学林,谈及白求恩大夫,据谈他和白求恩一块工作过,说白求恩为人坦率,易近可亲,还结合一个中国爱人。他死后毛主席于19391221日,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毛泽东同志写到: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柯棣华大夫是印度孟买人,医科大学毕业,抗日期间担任印度援华医疗队长。1938年来我国,39年到延安,40年和白求恩一起任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为工作劳累,颠症复发,194212月病逝,才三十二岁。爱德华也是印度人,简历不详,56年至57年在报纸上看到有关消息,他的爱人和女孩至今还在印度。这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其中也有不少外国朋友的鲜血呀!有一个姓金的朝鲜同志,担任冀东特委宣传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也光荣牺牲。

其次是在华北战场上,牺牲病故的烈士。内有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政治委员郭陆顺。马本斋同志,河北献县东辛庄人,1938年参加河北游击军,1939年入党,以后任国民教导总队总队长,回民支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分区司令员,19442月在部队开往延安途中,于濮阳因病逝世,时年四十三岁。烈士灵堂内贴有马本斋同志的照片,是青年时期拍摄的,看上去象十五岁左右的少年。他死后,可能由他的警卫员白振武(就是电视上的那个参谋)接任司令员,,这个同志48年也牺牲了,如今还并排安息在一起。从电影上可以看出,八路军派到回民支队的郭政委,是模范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是他帮助马本斋成为一个共产党员,是他改造了国民支队成为人们的武装。郭陆顺同志从小就参加了工农红军,不幸42年日寇大扫荡时光荣牺牲。

再者是,强渡大渡河十七勇士之一的刘梓华同志,和平原军区司令员刘致远同志。1952年在健康大队政治处翻阅材料时,看到一份一九五〇年的《华北解放军报》载:河北军区唐山军分区副参谋长逝世,乃十七勇士之一。看来这无疑就是刘梓华同志。这位同志1929年参军,1931年入党,是强渡大渡河的英雄,平型关战斗中五次立功,514月病故,可惜只三十五岁。刘致远司令员给我的印象最深。52年在新乡听他做过一次报告,引古论今,朴素感人。刘司令员1933年入党,同年8月组织过一千多人的大暴动,并在敌人统治下的上海做地下工作。193612月参军,历任团长、支队长、旅长、鲁西四分区副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平原军区司令员,山西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他长期坚持冀鲁豫地区的抗日斗争,1955年因脑溢血逝世于太原,时年五十一岁。

此外,这里还建立了红军时代宁都起义的董振堂、赵博生两将军的纪念碑。董振堂同志是河北新河县人,1895年生,二十八岁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在旧军队曾任炮兵部队连、营、团长、步兵师长,1931年在江西宁都率部起义,加入工农红军,1932年参加共产党,任红五军团军团长。在五次反围剿中,振堂同志长期坚守阵地,二万五千里长征担任后卫,掩护全军前进,1936年在叛徒张国焘错误路线引导下,于甘肃高台镇壮烈牺牲。赵博生同志1899年生于河北省盐山县,1920年保定军校毕业,曾任旧军队旅长、军参谋长,19308月曾率三千人起义西安,计划从汉水到武汉,中途失败。19317月入党,同年12月与董振堂一起组织宁都起义,成了红五军团,任十四军、十三军长、军团副总指挥,屡见战功,荣获红旗奖章,1933年在江西与白匪决战中,消灭国民党军二十九师、九十师、十四师各大半,是役光荣牺牲。

烈士灵堂内保存有董存瑞同志生前的照片,很年轻,和电影演员张良面目有点相似。存瑞同志是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村人,45年参加八路军,46年加入共产党,立过三次大功,隆化战斗中舍身炸碉堡,随之牺牲。烈士纪念馆展览的烈士遗物,尤其发人深思,更能激励后人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志愿军炮兵十团政委,长征时束腰皮带一直用了二十多年,直至抗美援朝牺牲。刘致远中将1934年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铺的毯子,用了二十一年,1939年发的棉衣穿了十三年。还有中央红军警卫营一连一排战士长征中穿的草鞋,奉元照强渡大渡河夺取敌人的尖刀,白求恩大夫用过的注射器,还有一份聂荣臻元帅19387月为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毕业证书的题词:“学习是不老的,学习为着斗争,在斗争中学习。生活是艰苦的,以革命者应有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为着民族的解放,准备一切牺牲。”

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为陵园题了字。卧式大理石上,毛主席题字:为国牺牲,永垂不朽。贺龙元帅当时在西南军区工作,也题字寄来陵园:千百万战士的忠勇牺牲,换来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的胜利;饮水思源,为创造和坚持华北解放区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徐向前元帅写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而牺牲的烈士们,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心中。其他如聂帅、付钟上将、肖华上将、甘泗淇上将,也都有题词。这些珍贵的话语,目前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应该成为所有革命者的座右铭。

 

   

 
 

河南省《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老农       电话  0392-7226249    电子邮箱: qxzhd@126.com

 《王革勋文集》经作者王革勋先生授权  本站独家刊登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