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二)        首页  

 
《王守振文集》---作者: 王守振

驻村杂记

驻村杂记

王守振

诗意生活

夏日的夜晚,采一把自己种的豆角,再摘两根黄瓜,拌几个小菜,煮上一锅绿豆稀粥,坐在爬满瓜藤垂满丝瓜的瓜架下,倒上一杯小酒,仰望一轮明月,感受徐徐清风,你一言,我一语,有中医故事,有历史掌故,还有名联佳句。诸如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只不过我们没有诗人的那种孤独苦闷,但有借酒抒情之雅兴,所以,将“独酌无相亲”改为“小酌有至亲”,将“对影成三人”改为“对影成九人”。夏厅长还曾讲起中国历史上最矛盾的诗:“一棵黄杏个个青,满天乌云半边星,三个和尚四边坐,不言不语念真经。”还介绍了中国历史上最简短的17字诉状和一字判决书:夫死妇寡,翁壮叔大,瓜田李下,嫁还是不嫁?而此诉状的判决书却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嫁”。小院里除了浓浓的书卷气息外,还不时会刮来一阵阵凉凉的风。虫子们在树梢、墙缝或草丛里无忧无虑的鸣唱,透过丝瓜架的叶隙渗透过来的月光斑驳陆离。劳累一天后静静坐下来的那种惬意与慵懒,那种闲适与恬静,那种温馨和自在,只有在此时此刻此地才能充分拥有,这种时光和意境,在城市里是难遇难求的。

同命相怜

 刚驻村不久,村上一位长者李老汉,给张处长送去了他自己用工笔正楷书写并装裱整齐的一幅书法作品。内容为唐代政治家、诗人洛宾王的《咏蝉》。该诗是骆宾王在武后专政、排斥异己的政局下,秉直忠厚的骆宾王屡屡上书讽谏,终因获罪撤职并入狱的情况下,写出了这首充满哀怨、如泣如诉的诗。其大意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身陷囹圄的诗人还在怀恋着自己的职责和家园,历经了政治上的重重磨难,青春已逝,白发冉冉,满腔忠诚竟招致入狱之苦,报国无门,痛苦难堪,特别是听到时断时续的秋蝉之声,更是愁肠伤感,浮想联翩。

原以为李老汉的这幅书法作品是为了给我们简陋的住室增加点书香气息,同时也遮掩一下阴暗发霉的墙壁。后来在走家串户了解村情民意时,得知这位长者曾是一位退休的教师,在那很多人失去理智的年代,曾作为“臭老九”、“顽固不化的资产阶级走资派”被从讲台上撵回了家,自己带着行李和锅碗瓢盆,在生产队接受劳动改造。看看驻村队员的生活,自带被褥,自起炉灶,说是工作队,却不像以前的工作队那样一日三餐到群众家里吃饭。虽说不是“下放劳动”,却要自带被褥和锅碗瓢勺。想想当时自己的处境,看看驻村队员的生活,于是产生了同命相怜的感慨,所以便精心选择认真书写并请人装裱好《咏蝉》赠送给我们,可能是寄希望于驻村队员们要想得开、看得远、“渡过难关”吧。

 

可饮一杯无?

由于种种原因,王里张屯村的农网改造没能进行,农田不能正常灌溉,庄稼不能保收,影响农民脱贫致富。驻村以后,多次找市、县、乡及有关部门协调,并请厅直单位援助,想方设法筹措了20万元安装了6台变压器,发动群众义务工开挖了10000米电缆沟,铺设了近30000米长的电缆线,使49眼机井全部可以通电浇水。记得那是一个隆冬的傍晚,夏厅长和我们3个驻村队员带领村民挖了一天的电缆沟,又累又饿,挖沟时溻湿的衣服,回到住处的冰冷房间后,使身上感到一阵阵的寒冷。我们随即打开火炉,放上砂锅,把切碎的羊肉、白菜、海带、粉条等一同在火炉上炖了起来。随着袅袅升起的热气,室内立马飘起浓浓的肉香。一个队员立即吟诵起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可饮一杯无?”夏厅长闻言,马上答复,“可!”随从床底下摸出一瓶最喜欢喝的西凤酒,几人分而饮之。简陋的住室里,不再寒冷,不再寂寞,而是荡漾起了欢快的笑声。

恐怖的911

队员老盛从朋友处抱养了一条黑贝,因体格健壮毛色亮泽,经常对生人虎视眈眈,对队员和客人们则温驯友好摇头摆尾。大家便送其雅号“巴顿将军”。许是看到老盛喜欢宠物,当地一位朋友又送其一只波斯猫,尤其是其两只特有的眼睛,加之白中透黄的毛色,更显得温柔和依人,于是大家也送其一雅号“伊丽莎白”。拴巴顿的地方被大家戏称为“巴顿广场”,伊丽莎白的栖地则被命名为“白金汉宫”。平日里,巴顿和伊丽莎白嬉戏玩耍,“两小无猜”,友好相处,有时甚至还相敬如宾。但有一次,两位队友在院里下棋,伊丽莎白轻巧的跳上了棋桌,由于其洁白娇小,两眼炯炯有神,平日里就惹人喜爱,所以老盛便把它抱进了棋盒,它也就静静地卧在盒子里,目不转睛地观看主宾对弈。这一很平常的举动,不曾想巴顿竞大为光火,先是围着棋盒狂吠不止,然后就试着将卧伊丽莎白的棋盒子扒到地上。不明就里的队员们将其喝退后,只见巴顿飞快的跑到“白金汉宫”,将伊丽莎白的窝巢三下五去二便撕咬得粉碎,然后雄赳赳气昂昂地回到巴顿广场。此时,队员们才恍然大悟,这是巴顿的醋意大发,是对伊丽莎白的恶意报复。这一事件,后来被大家戏称为“恐怖的911”。

一年的驻村经历,是一首歌,是一幅画,是一道雄浑的背景,是一处恢宏的舞台。一个个队员,把握角色,发挥才艺,上演了一场场报效农民、彰现党恩、艰难敢赴、以村为家的感人活剧。

                     

 

[上篇]<---本篇--->[下篇]              [ 返回主页]

 


      作者简介:王守振 男,汉族,196410月出生,河南长垣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1985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7月参加工作。先后从事疾病控制、爱国卫生、卫生监督等工作, 200312月任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现为河南省卫生厅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河南省卫生厅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