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作者:杨金国
     

 

 

滑、浚、淇三县人民抗日自卫军

 


  1938年4月,共产党员刘耕夫在华北军政干校学习后,受党的派遣,返乡组织抗日武装。6月底,适逢王舒苗回到浚县,二人去找滑县县委侯相谷,共同研究决定建立一支抗日队伍,开展抗日斗争。于是,刘耕夫、王舒曲、董乐山、孙至诚积极召集同乡同学、亲戚朋友以及青年农民和学生很快组成了一支抗日游击队。7月初,在浚县新镇正式成立了“滑浚淇三县人民抗日自卫军”。孙至诚因是国民党省府秘书长,社会上影响大,所以让其任司令,刘耕夫任副司令,王舒苗任政治部主任,董乐山任参谋长,自卫军出布告,刷标语,刻公章,建机构,搞得轰轰烈烈。
不久,地方土匪扈全禄被八路军六八八团歼灭,其残部三百余人携枪弃暗投明,加入自卫军。自卫军又收容了淇县张玉舟、浚县“老大王”一些散兵,很快发展到三个支队,一千余人。队伍扩大了,但成分复杂了。其中有真心实意抗日的进步人士,也有追名逐利的不纯分子。而且,抽烟喝酒、打牌赌博比比皆是。刘耕夫、王舒苗针对这种情况,就加强政治工作,改造人,改造队伍。
    为了解决武器、弹药和经费问题,他们一方面在卫河上截击日寇军火船只,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粮食;另一方面,成立交际处,从群众中收集,并派专人负责征收富户捐,来维持部队生活。
    自卫军成立以后,活动广泛,斗争坚决。他们不但痛击日寇,而且还组织宣传队下乡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群众,团结起来,打倒日本侵略者,不当亡国奴。群众发动起来了,纷纷出人、出枪、出钱支援抗日队伍。
    然而,在自卫军蓬勃发展之际,刘耕夫发现孙至诚劣根未变,企图将队伍送给他的朋友——濮阳国民党专员丁树本。于是,立即找王舒苗、侯相谷研究了对策:第一,派共产党员张平甫到自卫军任青年干事,发展党员抓骨干;第二,决定马上联系,投靠八路军六八八团。
     刘耕夫、王舒苗回部队后,先发制入,声明要投八路军。孙至诚极力反对,暗中与丁树本联系,丁派一个团到新镇示威,土匪扈全禄也骑着马耀武扬威,招摇过市。我六八八团知情后,遂派营长冯志湘率全营连夜前往掩护自卫军,丁知道自己抵不过我六八八团,未敢黩武,孙至诚无奈,只好同意将队伍和平分家。结果,扈全禄残部投了丁树本,其余数百人由刘耕夫带领改编为“豫北抗日游击二支队”,刘任支队长,李天军任副支队长,六八八团派李松林到二支队任政委。从此,自卫军将士跟随六八八团南征北战,驰骋在华北大平原上。
                                                                     

                                                                 (原载1988年河南省委出版的《党的生活》第5期)
 

上篇<-- 本篇 -->下篇

 
     

《轨迹》作者:杨金国   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用时请注明出处   作者电话:0392-7221027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设计制作:老农  刘辉   刊头设计: 郑厚德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