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头
  岳武佐先生文集                                    代序:闫玉生         编辑:郑厚德
  主页 代序 为帝辛正名 淇史钩沉 扯淡碑 朝歌杂谈 纪念文章  





岳武佐
1939-2020
九、毛泽东概括牧野之战

 

朝歌杂议九:

九、毛泽东概括牧野之战

 

    毛泽东说:“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作代表到周朝请兵。”开始对汉奸、请兵不理解。后来读《吕氏春秋》才有了了解

    《诚亷》曰:武王“使保召公就微子开於共头山下。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共头之下,皆以一归。”微子岂不是殷之叛徒?他仍隐藏在殷国,岂不是汉奸!

    后来又读《史记》,《史记》曰:
    “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噐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诸侯伐纣。”(《殷本纪》)

    又曰:“太师疵少师疆抱其乐器而奔周。於是武武王遍告诸侯……遂率……人,以东伐纣。”〈《周本纪》〉

    两个遂字说明太师疵少师疆就是去请兵了,岂不是请兵代表!

    毛泽东言之有据。
    武王出兵,“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吕氏春秋·贵因》)

    胶鬲是什么人呢?也是个叛徒兼汉奸。《诚亷》曰:武“王使叔旦就胶鬲於次四内,而与之盟曰:加富三等,就官一列。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四内,皆以一归。”胶鬲和微子一样,投降了姬发。也是叛徒兼汉奸。

    汉奸与主子谈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事有凑巧:

    “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日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不死也。”(《吕氏春秋·贵因》)

    可见胶鬲与姬发商定了战争的时间地点。

    战前武王要求其士兵不要杀前来投降的“殷兵”,因为他们要为我们服务。战斗刚一打,“殷兵”便倒戈以战,以开武王。可见“前兵倒戈”也是事先说好的。这岂不是内应?

    这就证实了毛泽东的另一句话:“武王头一次到孟津观兵回去了,然后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

    毛泽东用“叛徒”、“请兵”、“因应”六个字概括了所谓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从头到尾,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而是一场标准的内外勾结、里应外合的军事政变。所以,“牧野之战”应改为“牧野兵变”

    毛泽车还说,帝辛“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通外国。给纣王翻案的就讲这个理。”这岂不是教我们为帝辛翻案的方法?

 

上页 <---      --->    下页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郑厚德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