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之窗》( 作者文集之一)        首页    前言   结语

 
《古稀之年忆往事》---作者:郑厚德

以网会友(2004)

 

为筹措上网费用,采用民办公助方式,网站署名:淇县科技文化局、淇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网站承办则以个人名义正式在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豫ICP备05000447号

这一年,服务器由北京迁到深圳,又从深圳迁到上海,域名也更换了两次,最后拥有两个域名:一个叫www.qxzc.com《淇县之窗》,在上海电信线路上300M空间;另一个叫www.qxzc.net《淇县热线》,在河南网通线路上300M空间。

网站越办越大,网页总量突破4000页,各栏目都聘请了主持人,由网友志愿帮忙。我钻研asp技术,搞图文管理上传系统,办了几个可上上传图文的栏目:《淇县通讯》、《科技文化动态》、《淇园文萃》、《淇园笔会》、《淇水吟》、.....等。不必制作网页就能及时添加更新。

20046月,鹤壁市政协委员会要编辑《淇河古诗三百首》一书,姚慧明先生打来电话说,书的内容几乎全部是采用本网站收集的古代吟淇诗,他以版权所有为名,建议他们来找我商量。

六月,按领导旨意,市政协游永常、谭文忠、刘希旺主任邀姚慧明先生一起来淇县找我,商谈编书一事。至此我才第一次见到姚慧明老弟的庐山真面目。高高的个头,宽宽的肩膀,挺直的腰板,深邃睿智的大眼,满头乌发,完全不同于我想象中的花甲老人。

后来,市政协主席李福州(农科所同事李成榜之子)亲自来求,大家相见甚欢,一拍即合,我和姚慧明先生答应市政协邀请,参加编辑《淇河古诗三百首》一书。

    编书工作是十分辛苦,时间要求又非常紧迫,姚慧明、谭文忠、赵维平等十几位同志,冒着盛夏酷暑开始了古诗搜集考证校订和注释工作。我距鹤壁市区远,帮助在网上搭建一个编辑平台,并为编辑部设计了网上办公系统,使大家及时传递信息,交换资料。忽一日,谭文忠先生告诉我:姚夫人重病住院,我赶到鹤壁时姚夫人席素琴女士正卧病榻,口不能语,而慧明老弟熬红双眼还在病榻前整理文稿,此情此景,使我深受感动。

 

市政协主席李福州在我家                                               全家福

 

[上篇]<---本篇--->[下篇]

 


      作者简介:郑厚德,网名老农”,原籍河南济源县人,生于1938年。 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技椎广工作。在间作套种、小麦良种培育、科研管理、良种区域试验、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等方面,有所建树。 是淇县电脑应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开拓者和带头人。曾任 淇县科委高级农艺师,第四届鹤壁市农学会理事、第四、五届淇县政协常委。

     退休后,策划并建立了《淇县之窗》网站,自封为站长、主持人。“古稀之年忆往事”,是他个人博客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