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作者:周鸣祥

 

 

 

 

 

 

 

 

爱的奉献

  

爱的奉献

——淇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医生马金瑞印象

周鸣祥  郝凯凯

 

这是一位普通的女性,站在人群里,你不会发现她有什么特别之处。第一次接触她,你也很难会把她与一位在手术台上,与耳鼻喉病魔抗衡、操起手术刀书写生命传奇的五官科医生联系在一起。因为她穿着朴实,性格文静,更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但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女性,在淇县的县城乡村,不管走到哪儿,都会有人向她问好。她,就是有着25年党龄的淇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技术骨干、河南省五一劳动模范、鹤壁市卫生系统医德先进人物马金瑞。

1986年,22岁的马金瑞在焦作卫校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毕业后,带着优异的成绩和一身过硬的本领,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淇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工作。在那样的年代里,县级医院不具备耳鼻喉手术的条件和能力,必要手术时还要到上级医院请专家,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直盼望着有一天能操起手术刀为病人解除痛苦。1991年,工作了几年的马金瑞由于表现突出,被院领导作为一棵好苗子重点培养,先后派往河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以及北京、上海等国家级医院进修学习,当时年轻的她,怀揣一颗希望的种子,虚心请教老专家、老医生,能上的手术她从不放过,终于学成归来,填补了县医院不做耳鼻喉部位手术的空白。

马金瑞在淇县人民医院工作了25年,也奉献了25年。她每天工作的时间几乎都在10个小时以上,经她诊治过的病号平均每天在60多个,最高时80多个,近40万人次的诊断治疗,无一漏诊、无一误诊。在马金瑞的主持下,县医院五官科完成手术上万例次,成功率达百分之百。

   “马医生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不和俺计较,她是个好人啊!北阳镇村民李女士提起马金瑞就赞不绝口。两年前的一天,李女士抱着3岁的儿子,慌慌张张地冲进了五官科,马金瑞见孩子满脸是血,当即询问孩子是怎么受的伤,惊恐不定的李女士大声吼道:“你是医生吗?孩子都成这样了,你不赶紧看病,问恁多干啥?马金瑞耐心的向李女士解释:只有知道怎么受的伤,才好进一步确诊啊!在得知孩子是在家中的葡萄架下玩耍时,被塌下来的预制板砸伤后,马金瑞赶快带着他们前往CT室,确定脑部无大碍后,才对孩子进行清理伤口,包扎,然后送至病房进行观察。第二天,李女士向马金瑞道歉,马医生和蔼地说:我理解你的心情,所以真的没什么,我的责任是为病人看好病。没几天孩子出院了,马金瑞还不断地往李女士家里打电话询问情况,直至孩子完全康复。从那以后,李女士对马金瑞产生了很深的情谊,一见面就亲切地喊她

    从医25年来,马金瑞时刻以温暖的爱心感化病人、以精湛的医术治疗病人,以最低的价格服务病人,透过她25年如一日忙碌的身影,我们说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马金瑞每次术前总要和病人多交流几句,多解释几次,多安慰几声,她说病人这时最需要医生的安慰,也许医生的一句话会让病人记一辈子,是最好的心理治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前不久,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患耳前瘘管感染,需手术治疗,由父母领着慕名来县医院五官科找到马金瑞,话还没说,姑娘的母亲就先哭了起来。原来,姑娘患有精神病,长期的治疗费用使原本不富裕的家更加贫穷,这次耳疾更是雪上加霜,姑娘已在多家医院就过诊,每次换药都是又吵又闹,惹得医生不耐烦,父母为此很犯愁。得知情况后,马金瑞对小姑娘说:来,妞妞,咱不打针、不吃药,看一下好吗?然而,和风细雨般的语言并没有让那位姑娘听话,她依然转过身拒绝马医生的治疗。马金瑞揣摩再三,认为姑娘的病因是手术适应症,要想治疗,必须手术,但一定得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就对姑娘说:你喜欢听音乐吗,给你放个歌曲听听,咱给耳朵上抹些药,耳朵再也不会痛了。马金瑞的话语又一次温暖着病人的心,姑娘对马医生产生了信任,“祝你平安,祝你平安,你永远的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手机播放的《祝你平安》的歌声中,手术顺利完成,而且省了一大笔费用。姑娘的母亲十分感激,声泪俱下,马医生,你真是个活菩萨,俺一辈子也忘不了您!

马金瑞刻苦专研业务,一心扑在工作上,25年的兢兢业业,早已由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手,成为了一位五官科的知名专家。两年前,一位林州的病人耳痛剧烈,在多家市、县级医院按神经性耳痛慢性乳突炎等治疗,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后来托亲戚找到马金瑞。马金瑞拿起他在外地拍的CT片看了又看,然后详细询问病史、综合分析病因,经过仔细检查,确诊为舌根部鳞癌,他告诉病人,一刻也不能耽误了,必须马上治疗。病人家属感激地说:谢谢马医生,我们总算找到病根了。一年夏天,我县一位在北京打工的青年回家收麦,麦车不慎翻倒,导致耳朵严重受伤,患者来到医院焦急地喊到:医生,医生,快点吧,我的耳朵要掉下来了。马金瑞一看,发现患者整个耳朵在脖子上悬着,只有麻绳粗的肌肉与耳根相连,马金瑞仔细清创、整复,半月后患者康复出院,耳朵和以前一样完好。临别时,病人感激地说:我以为再也没有耳朵了,也没法去北京上班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好了!马金瑞就是这样要求自己,对待外伤缝合,不仅伤口要长得好,而且要长得

马金瑞一心只想着病人,她从事医生这个职业,也深爱着这个职业,在病人的痛苦中,悟到自己的责任,在病人的生命里,更照见出自己的价值。她一次次拒绝病人赠送的红包和礼品,惟有一位60多岁的患者老太太亲手做的,写有一个大大的字的贺卡,她珍藏至今,她认为患者的信任和肯定就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马金瑞对病人的爱是无私的爱、博大的爱,他用爱医治着病人身体上的痛苦,也医治着病人精神上的痛苦。曾经有一位十三四岁的农村小姑娘,每次都是自己来看病,马医生对她格外关照。谁知有一次她突然塞给马金瑞一封信,原来小姑娘的父母离婚了,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她很孤独、很委屈,很苦恼。马金瑞理解小姑娘内心的苦痛,主动跟她谈心,给她勇气,化解她心中的郁结,慢慢的,小姑娘回归了平静,从此小姑娘把马医生当做自己的妈妈,有事就向马医生倾诉。如今,当年的小姑娘已经成家,前几天刚幸福的产下了儿子,马金瑞还特地到病房去看望他们母子。

  马金瑞心里装的都是病人,不管是在炎热的夏日,还是在寒冷的冬夜,只要一个电话,她总是雪雨无阻立即赶往医院,病人的安危对她已是无声的命令,不知有多少个黑夜她都是在医院加班度过。前不久她高烧了一夜,白天打一针照常忙碌了一天,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她渐渐有些体力不支,然而这时却突然又接到神经内科一个紧急求助电话:一个重症病人需要立即气管切开!救命要紧!马金瑞抖抖精神,拿起气管切开包跑向病房……。最终,病人得救了,可马金瑞却又一次打起了点滴。马金瑞经常说医者仁心,本着这样的理念她把委屈留给了自己,把方便让给了别人,马金瑞的同事说,经常看见她借钱借物给病人,便好奇地问她:是你的亲戚?你的亲戚怎么这么多?她总是笑着回答:病人就是医生的亲人。

  马金瑞也有儿女情长,但她把爱都献给了她钟爱的事业。马金瑞有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公公婆婆都是农民,丈夫是一名国家公务员,儿子在读大学。这么多年来,婆婆十分体谅媳妇的难处,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和照顾孙子的义务。丈夫支持妻子的事业,从来不拖她的后腿儿;儿子从小就理解妈妈的心,个子比灶台儿高一点儿时就会自己做饭。有时儿子放假回家,母子本该坐到一块好好聊聊,但仍见到马金瑞成天在岗位上和病人在一起,很少回家。谈到家庭,马金瑞充满感激之情、愧疚之情。

淇县人民医院院长吴利军这样评价她:马金瑞是一个普通的医生,但她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是从一点一滴做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从不马虎,她是我们医院创优争先的标兵,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医院的骄傲。

一位哲人说过平凡与真情是锻造人生的两件法宝。任何平凡的岗位都是展示各种才华的舞台。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埋头苦干,是一种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是一种愉悦人心的获得,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更是一种升华自我的境界。马金瑞,一个平凡的五官科医生,面对病人,她是滋润心田醇美的甘露;面对病魔,她是斩去阴霾无情的利刃。她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支撑起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美丽圣洁的白衣天使形象,问心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谓。她像寒冬盛开的梅花,给人精神和芬芳,又如春日和煦的阳光给人暖意与祥和。她不但影响着一个科室,一个医院,也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让我们领略了人生的意义,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发现了自己的天职与道德。社会需要更多的马金瑞,愿社会涌现更多的马金瑞!

   (备注:20117月于淇县县委组织部)

         

 

 

 

《问心》作者:周鸣祥   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用时请注明出处   作者电话:13839206993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设计制作:老农  刘辉   刊头设计: 郑厚德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