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作者:周鸣祥

 

 

 

 

 

 

 

 

山村赤子

  

山村赤子

 

——记淇县庙口乡土门村党支部书记秦保生

周鸣祥   王 涛

 

秧歌扭起来,舞蹈跳起来,心中的喜悦唱出来,知心的话儿说出来……这是几年前,淇县庙口镇土门村的老百姓自发组织文体活动,颂扬支书秦保生的场景。

土门村地处淇县西部深山区,全村1100多口人,7个自然村。1995年以前,这里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村里没有像样的房子,行走没有像样的路子,庄稼几乎都是靠天收,群众跑很远的路挑水吃。

采访:庙口乡党委副书记李玉森

(同期声)当时一提起这个村,乡里就作难。后来,村里有些人就推荐秦保生,乡里在多方了解的情况下,认为这个人有头脑,有闯劲,能干成事,就向他发出了邀请。

    1995年,年富力强、在哈尔滨经营多年汽车修理生意的秦保生,放弃了年收入十多万元的生意,毅然回到家乡担起了党支部书记的重任。

采访:土门村党支部书记  秦保生

(同期声)我是在土门长大的,对土门有感情,我不能瞪眼瞧着土门又穷又乱。

采访:秦保生妻子  朱秀荣

(同期声)在哈尔滨干哩好好的,非要来家当支书,我说不能干,村里都做死难了。

而秦保生却没有退缩,他走村村串户,访贫问苦,深入调查,多方了解,把为民服务的真情融进来百姓心中。他经常这样说,村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班子能否搞好团结,能否把事情做到群众心坎上。他和两委干部认真分析村里存在的问题,分清轻重缓急,制定长远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土门村是全县有名的缺水村。多少年来,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祖祖辈辈饱受缺水煎熬。村里唯一的一口辘轳井还经常干枯。乡亲们等水、盼水,视水如命。一想到水,秦保生的心就疼痛起来。必须解决水利问题!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大事。

1996年春天开始,他带领干部发动阴山水库藻灌区村民,集资购买水泥30吨,投工开山凿石300多立方,使原有的大坝增高50厘米,把漏水无法使用的主干渠硬化修复了4000多米,与此同时,还把瘫痪多年的北岭提灌站进行修复,筹资买水泥10吨,带领村民把主要线段渠道硬化1500余米,使原来瘫痪的水利设施复活了。就这样,干部群众在一起一连干了3个月,使村里增加了几百亩的水浇地。

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而资金又是最大障碍。1997年春,国家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在部分地方开始施工。一次,他听说市财政局长要到邻村调研人畜饮水情况,认为这是一个好机遇,便在烈日暴晒下,与财政局长周旋了三次,市财政局长被这位一心为民的党支部书记感动了,当场表态:“只要你能测准水位,我负责给你协调资金。”

采访:土门村党支部书记 秦保生

(同期声)我一听这个话,很高兴,随时到市里县里跑这个事,争取了资金。打井的时候,孩子们从东北带来烟酒,我把它送到工地上,同志们干得可有劲。

    历经半年多的努力,180米的深水井出水告捷。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他始终没有忘记与水荒作战,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深水井相继钻成。随之,总投资24万多元的“机井—地埋节水管道—自来水池—各户供水管网”一整套水利工程建设完毕,家家户户用上了清爽甘甜的深井水和自来水。

采访:村民  秦喜安

(同期声)村里人都很感谢秦支书,就制作了一面“人民公仆,造福一方”的锦旗送到给村委,还整整放了一夜电影表示感谢。

2003年以来,秦保生抓住驻村工作和上级帮扶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学校建设上,他多次向市、县、乡教育部门反映情况,争取来上级专项资金,仅用2个多月的时间,就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200548日学校落成典礼,校园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采访:土门村党支部书记 秦保生

(同期声)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看到孩子们在新教室里上课,我心里踏实。

在阵地建设上,土门村在上级帮扶下,建成了总投资9万元的标准化村室,建设了以培训学校、信息服务站、文化服务站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文化中心,巩固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两委在群众心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采访:村民  秦春秀

(同期声)我做梦也没想到俺的村室能建这么好。有远程教育,有电脑,有图书室,查个资料,搞个活动都很方便,我觉得不比城里差。

    山村要发展,道路是关键。 2007年以来,土门村争取到扶贫部门整体推进项目,总投资34万元,把村北部东、西土门,新窑、鲍鱼沟四个自然村的街道进行了拓宽硬化,实现了“户户通”,家家户户从此走上了幸福路。

采访:土门村党支部书记 秦保生

(同期声)修路可不是小事。碰到的困难有时想都想不到。俺这老泉和南山林场是断头路,村里人早盼着把这儿修通,可修通需要钱啊!我就做弟弟的思想工作,让他作难筹来16万元修通了这条路。

    徘徊在平坦的柏油路上,秦保生心中想着一个沉甸甸的问题,土门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怎样让山区群众发家致富呢?

早在前几年,他就和村干部一道探寻出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之路:一是利用本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如今村里在外务工的人员遍布全国10多个城市;二是依托本村矿山资源搞石材加工,让沉睡的大山为民造福。并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吸引了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建厂。

采访:土门村党支部书记 秦保生

(同期声)我们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一是场地随便挑、随便选,二是三年内不收任何费用,三是需要啥服务,我们供多啥服务,四是哪个本村找人家的事,我就说哪个村民的事。

 但秦保生更知道,只有自己先富起来,才能让群众信服,才能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2008年元旦前夕,年近花甲而雄心不减的秦保生发动自己的子女和女婿,投资60万元开始组建“鑫源”农业公司,他亲自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新年的喜庆尚未消逝,他就在他承包的南山上开山凿石,平整场地,筹建万只土鸡养殖场、谋划“双雁”牌笨鸡蛋产业,成为利用荒山资源搞绿色产品的领头人。相继,公司的主导产业——“万头猪场”也在08年元宵佳节的爆竹声中破土动工。如今,万头猪场一期工程已经投产运行。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在供种、销售、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帮助,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有付出就有回报。2008年,土门村人均收入由18年前的400多元增长到5000元,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村容村貌也有了大的改观,成为山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党和人民授予他很多荣誉,连年来,土门村党支部多次被市、县、乡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老秦个人也多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届实现了村支书、村委主任“一肩挑”。2007年他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采访:土门村党支部书记 秦保生

   (同期声)俺村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先进村相比还有很远的距离。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真抓实干求发展,早日让土门村更富、更美、更靓。

 

   (备注:该片于20083月在鹤壁电视台《党建报道》、淇县电视台《党建经纬》节目中播出。)

       

 

 

 

《问心》作者:周鸣祥   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用时请注明出处   作者电话:13839206993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设计制作:老农  刘辉   刊头设计: 郑厚德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