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作者:周鸣祥

 

 

 

 

 

 

 

 

京城朝歌人

          

京城朝歌人

 

——刘文友和他的外出务工党支部巡礼

    周鸣祥 王金萍 平桂军

 

 

 

 

主持人:

外出务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倍受关注的焦点话题。淇县高村镇外出务工党员驻京党支部率先垂范,力拓新天,为家乡争光,为社会造福,用行动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赢得了社会的刮目相看。

    529日下午,在刘文友的淇县高村镇外出务工党员驻京党支部,数十名党员济济一堂,收看电教片,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并就企业如何顺应形势发展展开激烈讨论。这天的学习由支部书记刘文友主持。据了解,他们每月都要组织一次党员集中学习,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今天的故事就从刘文友开始。

1958年,刘文友出生于高村镇杨晋庄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时代的阴影使他没有机会上学读书,生活的磨难却点燃了他奋斗的火种。1982年,25岁的刘文友挥泪告别年迈的双亲,只身踏上北去的列车,开始了人生寻梦的艰难历程。

采访:

淇县高村镇外出务工党员驻京党支部书记、北京文友争运 商贸公司总经理  刘文友

(同期声)你看我在北京,开始来的时间,给人家整整打了半年工,后来我买了一辆破自行车,30块钱,把我高兴坏了,就这样一步步艰苦奋斗到现在。

刘文友一把焊枪闯京城成为家乡的美谈。一时间,淇县“焊将”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地。而此时的刘文友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1988年,他投资100万元,成立了友谊汽车修理厂;1992年,投资500多万元兼营房地产生意;1995年,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新世纪大酒店;2001年,投资800多万元筹建了文友争运商贸中心。刘文友还创办了北京朝歌文友汽车配件服务中心,做为河南南阳汽车方向机厂的总代理,负责着北京以北的营销市场。创办了北京朝阳京环汽车轮胎钢圈修理厂,凭借良好信誉与北京8家公交公司连续合作长达近20年。

采访:北京公交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崔岩

(同期声)尤其在08年奥运期间,为了保证我们公交维修车辆的使用轮辋,达到这个速去速回,保证车辆的运营,我们什么时候需要修,他们就什么时候来拉,我们什么时候需要送回,他们就什么时候送回,达到我们使用客户的满意。

 北京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商家必争之地,在繁华的闹区求得一席之地何等困难。2005年,刘文友另辟蹊径,在北京王四营乡官庄村新征荒地15亩,建造房屋300多间。短短几年光景,昔日的荒凉已被繁华所取代。这些房屋包括各类门面房和普通住房,来自四面八方的打工者吃在这里,住在这里,经营在这里,既带动了一方经济又缓解了外出务工人员的食宿压力。

一路走来,刘文友历尽了千辛万苦。每每说到北京的创业经历,他总是很有感触,也因此他更能体会外出务工人员的心情和感受。

采访:淇县高村镇外出务工党员驻京党支部书记、北京文友争运 商贸公司总经理  刘文友

(同期声)因为这个干事业啊,我是经过实践中得出的经验,那是不容易的。

他初步了解了一下,淇县在北京的务工人员有一万多人,但这一万多人基本上属于散兵游勇,没有核心和组织,遇到困难也是各自想各自的办法。于是,他决定将外出人员中的党员组织起来,实现凝人心,聚人气,共克时艰,共同发展的目的。

采访:刘文友

(同期声)我作为一个党员,首先一点,就是啥,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累,他们有些啥困难了,啥问题了,我们都能解决。

说干就干。他们在北京文友争运商贸公司专门腾出3间房屋,务工党员自筹资金购置了电教设备和办公设备。20047月,在家乡党委的支持下,河南淇县高村镇外出务工党员驻北京党支部正式成立,仅有的3名党员中,刘文友任党支部书记,和刘文友一起在北京务工创业的党员宋二庆任党支部副书记,孙布良任党委委员。

外出务工党员驻北京党支部成立了,刘文友的肩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和宋二庆、孙布良商量着,要严以律己,做好表率,为家乡增光。宋二庆、孙布良凭着诚信和勤劳,也渐渐成为淇县驻京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佼佼者。

宋二庆出身于淇县高村镇礼合屯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90年,高中毕业的他单枪匹马闯京城。10多年来,他秉承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和诚信赢天下的经营理念,先后与首都汽车集团公司、北京旅游汽车公司等几家大型汽车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使公司从一个仅有一人的小门面,逐渐发展成为拥有30多人的专业维修公司。事业有成的宋二庆为适应时代潮流,还就读于中央党校,攻读经济管理和法律,成为淇县驻京外出务工人员中的第一个本科生。他的妻子崔爱琴也不甘落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成了宋二庆工作和生活上的好帮手。成为党支部副书记以来,他积极为党支部出谋划策,为党员搞好服务,支部活动搞得有声有色。2007年,宋二庆被鹤壁市授予农村党员“十佳红旗先锋”荣誉称号。

孙布良是淇县高村镇杨晋庄村人。他靠着诚信和智慧,带着对党支部的忠诚,从修理水箱、马达、空调的散活开始,一步步发展到拥有自己的专门修理汽车电器的星光汽车水箱修理厂,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采访:淇县高村镇外出务工人员驻北京党支部委员、北京星光汽车修理厂总经理  孙布良

(同期声)作为一名外出务工人员,作为一名党员,办啥事不能怕吃亏,有啥事了往前头走,有困难了互相帮忙,多为家乡做贡献,为外出务工人员做好服务。

 

京城朝歌人

——刘文友和他的外出务工党支部巡礼

 

 

主持人:

淇县高村镇外出务工党员驻京党支部以昂扬的斗志和不灭的信念,在北京书写着精彩的人生和动人的篇章,展示了淇县人昂扬向上,勇于开创的精神风貌,他们的这种精神和力量一定会鼓舞着更多的人去奋斗,去开创!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群体。

淇县在京务工人员还很多很多,一些务工人员还有入党的愿望,一些务工人员在经济发展中还面临很多困惑,怎样凝人心、聚人气,刘文友、宋二庆、孙布良成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焦点。刘文友不负众望,问题一件件解决,工作一件件去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党支部从仅有的3名党员发展到16名,一个党员一面旗,这16名党员把家乡的外出务工人员紧紧的凝聚在了一起。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外出务工代表认真讨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创业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坚定了大家干事创业的信心。

采访:外出务工党员李学文

(同期声)我现在经营的主要是轮胎翻新企业,现在国家一直号召废旧利用,一直用这个环保企业(理念),进行扩大市场经营,经常开会讨论学习,现在这个市场越做越大。

采访: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韩经国

(同期声)我们打过很多次交道,接触也比较多,给我的感觉是,这个支部是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有很强的战斗力,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200610月,淇县高村镇外出务工党员驻京党支部又成立了淇县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站,进一步增强了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服务能力。他们积极为在京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岗位技能培训、用工需求推介、投资创业指导等服务,使服务站成了务工人员的服务中心,流动党员的温馨家园。服务对象也从淇县在京外出务工人员拓展到鹤壁、河南甚至外省市的外出务工人员。“有困难,找支部”、“有困难,找刘哥”,是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采访:租赁者一

(同期声)房租,刘总从来就没有给我们涨过,三年了。能够踏踏实实做生意,也全托刘总了。

采访:租赁者二

(同期声)不像那种大老板有什么架子,挺好的,挺照顾我们少数民族的。

采访:租赁者三

(同期声)用我们东北话来说,刘总这人贼好。

采访:租赁者四

(同期声)咱这一片呢全是河南老乡,可是咱河南老乡比较争气,在刘总经理的带领下,整个局势到形势发展相当好,我们希望今后发展会更好,让大家给河南人争气。

    家乡的一切经常走进刘文友的梦乡,他觉得应该为家乡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情。

采访:刘文友

(同期声)咱吃水不忘挖井人,永远不忘老家,咱给老家要多做贡献。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家乡人来北京务工,凡找到刘文友的,他总是给予最大的帮助。仅刘文友的公司,就有100多名员工来自家乡的贫困家庭。除此之外,在刘文友的帮助下,家乡已有800多人在北京、天津、黑龙江、沈阳等省市务工。一些在京城受过刘文友帮助的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同样成了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佼佼者。

采访:高村镇鱼坡村村民、淇县汽修厂经理任国梁

(同期声)在京务工期间,刘文友经常教育我们要有开创精神、奉献精神,现在我回家创业,但刘文友对我说的每一句话都牢记在心,不管什么时候,我将面对困难不气馁,面对成功不骄傲。

近年来,刘文友组织党支部多次为家乡的学校捐款,为家乡的公路集资,资助了多名在北京上学的寒门学子。一件件好事实事记述着他对党的忠诚,表达着他对家乡的深情。

采访:高村镇党委副书记马锐斌

(同期声)今年春天,杨晋庄村要修路,而修路资金不足,后来刘文友听说了这个事,组织协调资金100万元,解决了修路难题。现在群众把这条路叫做“文友路”。

北阳镇一名学生由于经济困难,在北京学习期间,一直吃住在刘文友的家里,刘文友对他的生活和学习十分关心,每天开车接送他,自己的女儿却受到了冷落。

采访:刘文友的女儿 刘媛媛

(同期声)开始我非常不理解父亲,自己感觉也很委屈,现在想想,父亲做的是对的。

2007年以来,刘文友还组织外出务工党员与家乡的16名贫困留守儿童开展了“1+1”结对帮扶活动,每年都要为他们送去书籍、文具和资金,使他们拥有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表示要资助这些贫困留守儿童直到大学毕业。 

采访:高村镇外出务工党员驻北京党支部副书记、北京诚业予琪空调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二庆

(同期声)你啥时候考上北大、清华了,不用恁家里人出一分钱,因为我在北京哩,北大、清华,我一直供你上大学上到底。

    采访:留守儿童

(同期声)我现在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长大之后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不辜负曾经帮助过我的叔叔伯伯。

    2008年春天,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到北京看望外出务工人员,希望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河南增光,为家乡增光。省委书记的重托和厚望是鼓舞、是激励,刘文友信心满怀。

采访:刘文友

(同期声)我们不但要把淇县的人、鹤壁的人拢到一块,甚至要把河南的人拢到一块。我在支部会上说过,作为一个外出务工人员,作为一个党员,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出字幕:

2007年以来:外出务工党支部共为外出务工人员:

解决棘手问题30多件;

提供各类咨询1000余人次;

发布就业信息3000多次;

维护合法权益50余件;

协调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问题20多个;

外出务工人员在京创办企业620多家;

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企业50多家;

外出务工人员共为家乡办实事、好事200多件……

 

200910月,秋风送爽,硕果飘香。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北京又向家乡传来喜讯,在淇县高村镇外出务工党员驻京党支部的基础上,淇县外出务工党员驻京党总支部正式挂牌成立。党总支的成立,职能更完善,服务更宽泛,作用更明显。

采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王海涛

(同期声)淇县外出务工党员驻京党总支的成立,对于统筹城乡党建,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塑造农民工良好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我们进一步搞好党建工作带来很多启发。我们将从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空间,使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家乡争光,为河南争光。

人生的突破是在拼搏中改变自己的命运,人生的意义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逆水行舟,挺立潮头;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人在京城,情系家乡。刘文友凭着这样的情怀和品格,一步步寻找着人生的归宿,实现着人生的梦想。愿他的梦越做越长……

(备注:该片于2009年春天被河南省委组织部选送到全国远程网和全省远程网,并于20093月在鹤壁电视台《党建报道》节目中播出。)      

        

 

 

 

《问心》作者:周鸣祥   版权归作者所有  转用时请注明出处   作者电话:13839206993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设计制作:老农  刘辉   刊头设计: 郑厚德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