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许穆夫人
绘画书法 - (国画)许穆夫人
(国画)许穆夫人
 
作者:李延声  加入时间:2010-9-27 15:39:23  著名国画家李延声

【作者简介】

    李延声,原名李延生。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教学委员会导师、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专家特殊津贴,多次担任文化部美术高级职称评委。

河南古代历史名人简介

 

        许穆夫人,姬姓,卫公子顽和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许穆夫人(生卒年月不详),姬姓,名不详,春秋卫国(今河南省淇县)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我国古代第一个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

作者:华夏2009

    许穆夫人,姬姓,卫公子顽和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许穆夫人(生卒年月不详),姬姓,名不详,春秋卫国(今河南省淇县)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许穆夫人是卫宣公之子姬顽(昭伯)之女,卫国君主卫懿公的异母妹妹。春秋之际,诸侯林立,卫国在当时是一个中等诸侯国,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首邑是商朝的朝歌。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就深为祖国的安危而担忧,思索着如何为保家卫国作出自己应作的贡献。许穆夫人长得貌美多姿,许、齐两诸侯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婚。诸侯各国之间的通婚联姻是一种政治行为,带有亲善和结盟的性质。在许国重礼的打动下,父母决定把她嫁给许国国君为妻。许穆夫人却有自己的想法,她从祖国的安全考虑,认为许国弱小,离卫国又远,一旦卫国受到攻击,许国没有力量前来救援。而齐国强大,又是卫国的近邻,如能嫁到齐国,卫国遇到什么危难便能得到齐国的救助。但父母亲和君主固执己见,仍把她许配给许国国君许穆公为妻。许穆夫人的称呼就是由此而来的。
    卫国国君卫懿公是个沉醉于声色狗马之中的昏君。他特别喜欢养鹤,在宫苑中供养了成群的白鹤,他不但赏给养鹤人官职,还荒唐地把鹤封“将军”,享受比士大夫还要优裕的待遇,出巡时随同的鹤可以乘坐华丽的车辆。为了供养这群白鹤,还额外向百姓征收“鹤捐”,激起卫国国民的强烈不满。卫国在卫懿公的治理下,国力却每况愈下,一天天衰败下来。弱肉强食,北方狄族看到卫国岌岌可危,便于公元前660年,发动了对卫国的入侵。卫懿公征调民众抵抗,老百姓不愿为他效命。军队的将士不肯为他卖命出征,致使狄兵侵犯时如入无人之境,卫国很快被灭亡了。卫懿公死于乱军之中,国民遭到大批杀戮,都城被洗劫一空。难民渡过黄河,逃到南岸的漕邑(今河南省滑县)。
    许穆夫人嫁到许国后,一直怀念着卫国。当她听到卫国国破君亡的噩耗之后,痛彻肺腑,恨不能插翅飞回卫国,跃马疆场抗敌复国,报仇雪耻。她去请求许穆公援救卫国,许穆公胆小如鼠,怕引火烧身,不敢出兵。许穆夫人不甘袖手旁观,置之不理,经过反复考虑,她带领当初随嫁到许国的自己身边的几位姬姓姑娘姐妹,亲自赶赴漕邑,与逃到那里的卫国宫室和刚被拥立的戴公(许穆夫人的哥哥)相见。许穆夫人抵达后,首先卸下车上的物品救济难民,接着与卫国君臣商议复国之策。不久,他们招来百姓四千余人,一边安家谋生,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同时,许穆夫人还建议向齐国求援。就在此时,许国大臣接踵而来,对许穆夫人大加抱怨,有的责怪她考虑不慎,有的嘲笑她徒劳无益,有的指责她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企图把许穆夫人拦截回来。许穆夫人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无可指责的,她决不反悔。面对许国的大臣的无礼行为,她怒不可遏,义正词严地斥责道:“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闷”(《载驰》)。意思是,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好,说我渡济水返卫国不对,也断难使我改变初衷;比起你们那些不高明的主张,我的眼光要远大得多,我的思国之心是禁锢不住的。许穆夫人拯救卫国的决心不可改变。

    不久,戴公病殁,卫人从齐国迎回公子毁(许穆夫人的另一哥哥),即卫文公。卫国得到了齐桓公的支持,齐桓公派兵戍漕邑,又派出自己的儿子无亏率兵三千、战车三百辆前往卫国。同时,宋、许等国也派人参战,打退了狄兵,收复了失地。从此,卫国出现了转机,两年后,卫国在楚丘重建都城,恢复了它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一直延续了四百多年之久。自然,这一切和许穆夫人为复兴卫国而奔走不懈是分不开的。
    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现在我们能读到的是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不忍释手。
    公元前660年,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 鄘风》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诗曰:
    载驰载驱,归唁卫候;驱马悠悠,言玉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仅;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祝尔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虻;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忧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帮,谁因谁极;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许穆夫人始留名

      说起来,文学史上美眉诗人出现的并不比男诗人晚。早在我国最早的那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位美眉诗人,她真正的名字我们已无从得知,只知道当时的人们称她为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的身世也是一言难尽,不大容易说清楚,《列女传》上的“卷之三·仁智传”中,说她是“许穆夫人者,卫懿公之女,许穆公之夫人也。”这个说法有误,更多的说法是卫懿公是许穆夫人的哥哥(这个说法也不完全对),她的辈份说起来很麻烦,慢慢听江湖夜雨来说。但她的母亲是鼎鼎大名的春秋时代的姐妹花之一的齐宣姜(春秋时代齐僖公的女儿,齐是国名,姜是她的姓,因为嫁给了卫宣公所以就叫宣姜,所以这都不是她真正的名字),却毫无疑问。说起齐宣姜和她的妹妹齐文姜,都是芳名远播的大美人,比之我们现在的twins恐怕还尤胜一筹。不过春秋齐国这对“twins”,名声都很不好,妹妹齐文姜居然和自己的哥哥(也就是齐襄公)乱伦,而且后来嫁给了鲁桓公后还念着旧情,事隔十几年又在鲁桓公访问齐国时和亲哥哥齐襄公搞在一起,齐襄公甚至派了个大力士在车上把鲁桓公用力一夹,捏得肋骨都酥断了,当即死掉。齐文姜害了老公,不敢回鲁国去,她儿子鲁庄公接她到了齐鲁之间的禚地住,后来齐文姜的哥哥被作乱的手下杀死,她也收了心。开始一心帮助她儿子治理国政,并指挥军队屡败强敌,表现出极高的政治军事才能。所以千年来毁誉参半,是个难以评说的复杂人物。

  这是许穆夫人姨姨的事迹,而她的亲生母亲齐宣姜更倒霉一些,宣姜本来许配的是卫宣公的儿子伋,但是卫宣公是个老流氓(说卫宣公是老流氓一点也不错,这厮年轻时和自己的庶母私通,这个儿子伋就是这样生下来的),听说齐宣姜艳若桃李,顿时垂涎三尺,居然来了个“掉包计”,自己钻进洞房当了新郎。虽然我们看上面春秋时期的男女关系确实乱得够呛,但是卫宣公的这种行为也是为世人所不齿的,《诗经》中有一篇叫《新台》(卫宣公在黄河边上筑了一座台来迎娶齐宣姜),就说的是这件事: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译文参考余冠英先生的《诗经选》中的注解是这样的: 

       河上新台照眼明,河水溜溜满又平。只道嫁个称心汉,缩脖子虾蟆真恶心。  
       新台高高黄河边,黄河平平水接天。只道嫁个称心汉,癞皮疙瘩讨人嫌。      
       下网拿鱼落了空,拿了个虾蟆在网中。只道嫁个称心汉,嫁着个缩脖子丑老公。

    卫宣公的所作作为实在让人不齿,但有人写这段故事时这样说“小公主盖着盖头,糊里糊涂地和老东西行了婚礼。直到进入洞房,宣姜才发现,当初来相亲的俏郎君变成了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儿。”(招福美眉的《历代公主是怎样生活的》)对此,江湖夜雨却觉得不一定很确切,卫宣公主要还是行止丑陋,年纪倒不一定十分老丑。因为春秋之时结婚都极早,据说伋这年不过十六七岁,卫宣公是和庶母私通生下的伋,当时的年纪肯定也不太大,所以卫宣公当时也就三十多岁最多四十来岁吧。不至于是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儿。上面《诗经》中的诗将卫宣公比喻成癞哈蟆,也可能更多地是厌恶他的作为。举个例子来说吧,假如今后过了几千年,好多资料都湮灭无存了(晕,除非核大战),后世的考古工作者,只找到一张《芙蓉姐夫》的单曲CD,那考证派的专家们根据“我是芙蓉姐夫,每天每夜想哭,老婆体形像猪,也有男人追逐……自称相貌美如花,我看长得像青蛙。脸大鼻塌嘴唇厚,屁股上面全是肉……”这样的歌词,肯定也会记载成:“芙蓉姐姐是21世纪初的一个著名的丑女,体重可能超过100KG,但是经常虐待玩弄男人,这是那些怨气十足男人们编出的歌词。”  

    不管是不是老头,当时齐宣姜是无法选择的。于是只好跟着卫宣公一起生了两个儿子--寿和朔。据史书上说,这兄弟的两人的性格却大不一样,寿是仁义善良的,而朔却偏狭狠毒。等寿和朔渐渐长大后,卫宣公才真的老了,要考虑后人继位的事情了。朔就和他妈宣姜说,如果卫宣公死了后,让伋(也就是原本是宣姜的对像)即位,伋一定会害了他们母子三人。这时候宣姜的感情只放在自己的儿子身上了,就一心一意挑唆卫宣公杀了这个曾经是自己的未婚夫的伋。没有想到寿和伋的关系却很好,寿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跑去告诉伋,结果伋是个坚信“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呆瓜,这寿也出奇地仁义,居然把伋灌醉了,假扮成伋先跑到杀手的埋伏位置,让杀手将他杀了(当时也没有照片之类的资料,可能杀手也不认得谁是谁)。可这伋酒醒之后,看到寿为他而死,竟然追上贼人,想用自己再换回寿,但寿早已被杀,贼人一看伋又自己送上门来,当场又杀了伋。据说《诗经》上记载的《二子乘舟》一诗,就是和这个故事有关。

  在这一个阴差阳错的事情中,最为高兴的是阴险狠辣的朔了,一下子除去了两个走向王位路上的绊脚石,但卫宣公和宣姜是十分疼爱寿的,听说寿死了,都是痛苦万分。卫宣公毕竟上了年纪,急痛攻心,竟然一命呜呼了。于是朔这厮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国王,就是卫惠公。但卫惠公的所作所为不得人心,当了没有多久,卫国的大臣贵族们拥护和伋一母所生(应该就是卫宣公的庶母,后来收为他老婆的那个夷姜所生)的黔牟即位,朔跑到他姥姥家(也就是齐国)去求援了,当时齐国正是他舅舅齐襄公(也就是那个和妹妹齐文姜乱伦的那家伙)执政,借助齐国强大的国力,卫惠公来了个“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不过他的小命却不长,不久就一命呜呼了。齐襄公为了促进齐国和卫国旧族的关系,居然力主让宣姜再嫁给和她原来许配的未婚夫伋一母所生的兄弟昭伯顽,这在后世来看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当时好像并不算太出格的行为。招福美眉的《历代公主是怎样生活的》上面写“被灌醉的宣姜,被强行关进了新房”,这里说的宣姜倒像受逼的祥林嫂一般,但是《左传》上记载:“齐人使昭伯烝於宣姜,不可,强之。”是男方不同意,《东周列国志》的故事上也说:“宣公儿子昭伯被人灌醉,拖到宣姜房中,梦中于宣姜成事,遂结为夫妻……”到底谁强迫谁,看来还很难说。不过从他俩后来的关系来看,宣姜既不是祥林嫂,昭伯顽也不是柳下惠(以昭伯顽的身份,他身边不可能找不到别的女人,这和祥林嫂嫁的光棍贺老六可大不一样),因为宣姜接二连三地生孩子,又一口气生下生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等五个儿女。唉,说了这半天,本篇的主人公许穆夫人的身世才终于说清楚。

  而上面提到的那个卫懿公,是卫惠公(也就是害死哥哥的朔)的儿子,朔死之后他就即了位。所以说卫懿公是许穆夫人的哥哥,这是从许穆夫人的父亲(昭伯顽和朔一辈)来论的,如果以许穆夫人的母亲是卫懿公的亲奶奶这一点来论,卫懿公还要比许穆夫人低一辈,得叫许穆夫人姑姑才对。但《列女传》却说许穆夫人是“卫懿公之女”,这就太不对了,给我们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许穆夫人连降了三辈,这要是《天龙八部》中的南海鳄神那样看重辈份的人听了非气得吐血不得。卫懿公这哥们是我国历史上国王中有名的活宝之一,卫懿公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养鹤,所谓“卫懿公好鹤而亡国”。该活宝虽然对宠物挺有爱心的,如果放在现在当个动物园园长或者“动物保护协会”的会长倒也合适,但他是国王,整天把鹤侍侯得舒舒服服,还封了好多鹤娘娘,鹤将军等,林逋梅妻鹤子并不打紧,人家本就是山林隐士,而卫懿公这么做却不行,何况卫国的好多旧臣,想起他的父亲朔的恶行,对他也是十分的不服气。所以后来就出现了国破人亡的下场,这事我们后面再提。到了许穆夫人出嫁的时候,许穆夫人知道大国之间的婚姻是纯粹政治性的,所以她根本就没有想自己的事情,而是把卫国的安危放在首位。当时许国和齐国都来求婚,许穆夫人想嫁到齐国去,她的理由是:“齐国是一个大国强国,而且离卫国又近(卫国在现今河南北部,也就是卫辉市那一带,许国在河南许昌附近,齐在山东),联姻以后,卫国有了事情,支援很方便。”如果按照许穆夫人的要求,她的老公就是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了(按现代观点,许穆夫人的母亲是齐僖公的女儿,她和齐桓公也是有亲缘关系的,但在春秋时期看来并没有禁止这种血缘间的婚配),但是卫懿公却坚持将她嫁到许国,成为许国国王许穆公的夫人,所以后世称之为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才华横溢,相貌端庄清丽。这个可想而知,因为她的母亲和姨姨都是名闻列国的大美人,齐姜家的姑娘之美在当时是很出名的,当时人们赞美齐姜家的美眉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说起来那时候的比喻就是有点怪,手如柔荑什么的倒可以接受,但“领如蝤蛴”,蝤蛴是天牛与桑牛的幼虫,乳白色,长而丰满。这个比喻就有点怪,不信男生们回去逗一下你的GF,说她的脖子像天牛的幼虫,看她会不会掐你。不过在当时,确实是形容美貌的好话。许穆夫人有这种遗传因素,既是才女又是美女当无疑问。

  许穆夫人自幼在卫都朝歌读书习文,在城郊骑马射箭,在淇水边垂钓荡舟。这在她后来嫁到许国怀念当时生活时写的《竹竿》(诗经·国风·卫风)一诗有所体现:  

  藋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译文:钓鱼竹竿长又长,儿时垂钓淇水旁。少女时光怎能忘,路远无法回故乡。汨汨肥泉于左方,哗哗淇水流右方。女大当嫁要出门,远别了兄弟和爹娘。淇水潺潺在右方。 肥泉汨汨在边淌。 明目浩齿一女郎, 身上的玉佩叮当。淇河水欢快地流淌,驾小舟划着双桨。 顺水漂流到远方, 消散我胸中的忧伤。  

  看来许穆夫人当时生活的自然环境还是比现在好得多,江湖夜雨曾去郑州时经过河南北部也就是卫国所在的地方,土地一片荒凉贫瘠的景象,河也都是经常断流的季节河、臭水河,淇水(现在的淇县)附近一点也没有许穆夫人诗中的那种景象。许穆夫人还有一首叫做《泉水》,和《竹竿》这首诗的意思差不多,江湖夜雨就不再列出来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来看一下。    
      许穆夫人更为闻名的是这首《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秭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译文是:马疾驰快奔走,回国慰问我卫侯。 马行归途路悠悠, 行旅匆匆到漕邑。          
      大夫跋涉来追赶, 我心哀伤又忧愁。 登上高高的山冈, 采集贝母解愁肠。    
      女子多愁又善感, 各人心里有主张。 许国大夫责怪我, 实在幼稚且张狂。     
    没人赞成我赴卫, 要我返回万不能。 你们想法都不好, 不是我思不深远。       
    没人赞成我回卫, 想要阻止也不能。 你们想法都不好, 不是我思不谨慎. 
      我在郊野忙行驶, 麦子繁盛又茂密。 前往大国去求援, 依靠谁来帮我忙。
    许国大夫君子们, 不要再把我责备。 你们纵有百般计, 也不如我亲自去。
   
    这首诗发生的背景是,因为卫懿公整天心思都放在养鹤上,所以北狄(当时太行山附近的北方游牧民族)人前来攻打卫国时,将士都不听卫懿公的命令,卫懿公只好答应把鹤都杀了,将士才勉强同意出战,卫懿公倒是亲自出战指挥,但当即就被凶悍的北狄人杀死,并将卫懿公宰了吃了,只剩下肝没有吃(哇,我们老祖宗就是野蛮,人也吃)。卫人立戴公(这是她同父同母的亲哥哥)于漕邑。不久戴公也死了,卫人又立文公(也是她的亲哥)。她得知卫国遭此浩劫,要回卫国吊问卫君,可是许国人怕惹火烧身不准她去,她走到半路上被许国大夫追赶,愤怒的许穆夫人做了这首《载驰》来回应许国的大臣们。许穆夫人对祖国烈火一般的激情,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住的。她四处奔走,大声疾呼,终于使得齐侯派公子无亏率三百辆战车三千甲士前往漕邑,帮助卫戴公守城,稳定了局势,使卫国免于灭亡。许穆夫人“控于大邦”的目标算是圆满达到了。看来许穆夫人不但是一名才女加美女,还是一个著名的外交活动家呢。

  中国古代的历史记载往往十分粗疏,尤其是在离我们已有2600多年的那样久远的春秋时代,许穆夫人,我们无从得知她更多的事迹,也无法领略她更多的风采,江湖夜雨一向不敢胡编乱造,所以只能给大家说这么多。但就许穆夫人的身世和她留下的这三首诗来看,许穆夫人聪明、美貌、果敢、坚强,不愧为青史留名的第一位才女。

许穆夫人 《诗经》里的永恒

许穆夫人—爱国女诗人(才女)

许穆夫人:许国历史上最大的骄傲

濮阳古人雕塑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持人:姚慧明  王喜林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淇县之窗》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