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歌

 

   

 

民俗民风 - 小米/杜永沛
小米/杜永沛
 
作者:   加入时间:2011-11-8 15:31:01  点击:
谷子脱皮后,谷仁称之为小米。
小米营养丰富,可以做成多种味道醇香的饭。家乡有句俗话,宁舍二亩田,不舍小米饭。在粮食紧缺的过去,小米属于细粮,可肚吃一顿小米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小米饭大体可以分为干饭、粥、汤三类。
干饭的制作方法为焖、捞。焖是锅里加少量的水,放进小米,盖严实锅盖,烧锅,锅沿冒出蒸汽后,文火慢烧。焖的优点是省事,营养不流失,米粒的软硬可以调节,喜欢吃硬米,就少加水,喜欢吃软一点的,就多加氺。干饭能做成甜干饭,咸干饭。甜干饭不加盐,吃的时候,需要有菜配着吃。夏秋时节,新鲜蔬菜多,一般吃甜干饭。冬春天,则多吃咸干饭。咸干饭在焖的时候,把盐、干菜、小米放在一起焖。捞,是把小米放到沸水锅里,煮上几滚,待小米膨胀绽咧,用笊篱捞到盆里,捞上来的米称“散米扑棱头”,松软利口,甘香绵甜。剩下的汤,或者下面条,或者加菜加盐,做成鲜汤,米香诱人,吃了干饭,用汤灌灌缝,肚子里滋润、舒坦。过去家乡有顺口溜,宁舍瓦房楼,不舍小米扑棱头。小米干饭平时吃不起,只有干掏力活的时候,比如扛石头,割芦苇,脱坯剁墙捶房顶的时候,才能来上一顿。干饭结实,三大碗下肚,扛大梁腰不弯,毫毛眼里都往外蹦精气神。
粥。把小米放到锅里,不停地滚熬,直至把小米熬得开了花,熬出稠粘的金黄色汁液。小米粥看着稠,用筷子一扒拉起溜溜,吃到口中却软、香、滑、干,到胃里暖呼呼的,吃的再多也不坏肚。小米粥同样可以做成甜粥、咸粥。还可以和其它食物搭配,熬成各种各样味道鲜美可口的粥,如红薯粥、薯干粥、蔓菁粥、红萝卜粥、干萝卜条粥、山药粥、红枣粥、南瓜粥、豇豆粥、黄豆粥、绿豆粥等等。还有一种粥不得不提,那就是山里人办红白喜事时吃的羊肉米饭。办事时,支大锅,宰肥羊。把羊肉放在大锅里煮,煮八分熟,在羊汤中下米,干豆角,干萝卜,一起熬,直至熬成看时一锅粥,用筷子一挑,却成块成团。吃到口里,肉香,米香,菜香融为一体,香浓味厚,吃了这碗想那碗。
汤。小米熬成汤,配着馒头、包子、烙饼、干饼吃,有湿有干,胃里滋润。五月天干上火,地里农活重,就熬绿豆米汤,生津败火,人不生口疮不干结。春节家家户户蒸满馒头,腥多,就喝米汤,利口去腻。孩子老人身体不好,就熬米汤滋养一段。媳妇做月子,熬红糖米汤煮鸡蛋,一直要吃到满月,把媳妇吃得白胖,把月娃子喂的肥壮。娘家人瞧坐月闺女,篮子里的是小米,鸡蛋。
小米还可以磨成面,称之为米面。米面和好面掺到一起,蒸的馒头呈鹅黄色,口感细腻,香甜。米面摊煎饼,薄、柔、细,色金黄。正月十五家家炒茶。玉米面茶粗,好面茶粘,只有米面茶最好。炒的时候,加芝麻、黄豆、豆腐、渣丁等,把茶熬成粥,满月亮地飘香,能撑死小孩。
过去,有的妇女奶不够吃,又没有钱买奶粉,怎么办?就炖小米粥喂孩子。为了方便就把米磨成细面,放在蒸笼里蒸熟,晾干。孩子饿的时候,拿块米面,用开水化开,调成糊状,放一点糖,喂孩子。
小米能酿成上好的黄酒。黄酒清淡和血,助消化,壮胆气。大碗盛,大口喝,爽而不醉。中药常用黄酒做药引,其它酒,任它价格多贵,名气多大都不行。
小米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过去,穿的都是粗布衣。织布时,要把经线浆一浆,浆线用的就是小米汤。另外,在砌墙的时候,有钱人家把石灰,掺上小米汤一起和,砌的墙牢固如铁。
喝着小米粥,吃着小米干饭,饮着小米酒,小毛孩嘣成浓眉大眼铁腰杆的北方汉,北方汉扛动一座山;小毛妮出落成个凤眼粉腮柳腰的大闺女,大闺女绣出一片天……
刮不尽的西北风,望不到边的黄土地,黄皮肤的家乡人,春天,犁开芳香的黄土地,播下一粒黄种子,黄种子拱出绿苗苗。绿苗苗点燃了家乡人心头的火,对青天厚土,抖出一串粗硬的充满谷香的歌…….



 

 
     
小米/杜永沛

淇县之窗《今日朝歌》   主持人:贾振君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zgfhz@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