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歌

 

   

 

民俗民风 - “王大炮”纪略/徐爱民
“王大炮”纪略/徐爱民
 
作者:徐爱民|fyxam@126.com  加入时间:2011-12-13  点击:
 


 

 


 

                        王大炮”纪略


 

 


 

                   徐爱民


 

 


 

记得小时候,我最羡慕的人是村医王玉兰。我羡慕他不是因为他医术高明,也不是因为我有病需要他医治。这位村医在行医之余,喜欢喷闲空。喷闲空是老家的方言,意思就是侃大山、吹牛皮。王玉兰喷起闲空常常云山雾罩,令人称叹,所以人送外号“王大炮”。


 

“王大炮”王玉兰上过八路军的卫生学校,手里攥着伤残退伍军人证书。谈起那段辉煌的历史,他总是喷着唾沫星儿扯着嗓门讲述,说敌人的炮筒与我方的炮筒对着相互瞄准,最后同时开炮了,敌人的炮弹打进了我方的炮筒,结果把他震成了一个脑震荡,成了一名光荣的伤残退伍军人。他说这些没有多少人信,一来炮弹瞄着炮筒打过来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绝对是极小的。即便真的像“王大炮”王玉兰所说的那样,敌人的炮弹真的落到了我方的炮筒里,大概站在大炮跟前的“王大炮”王玉兰早已上了西天,且慢说伤残退伍军人与他无缘,就是能听到他胡喷也要成为泡影了。


 

听别人说,“王大炮”王玉兰年轻的时候曾找人算过卦,算者自然是一位远近闻名、九算八准的算卦人,说他因一张嘴招祸,也因这张嘴享福。他因为嘴招祸的事情我听说过。据说解放后他是国家的正式医生,响当当的国家干部,因为一句话被下放回家了。说起来他也挺委屈的,说是一个领导的闺女大腿根儿长了疮,让他动手术,小姑娘害羞,总拿破布去盖某些部位,他总嫌碍事,伸手把布给掀开了,如此盖盖掀掀,他终于发火了,吼道:“盖盖盖,能给你吃了?”闺女听了,给他老子学了过去,领导一生气,后果很严重,他就被下放回村里当赤脚医生了。这个传闻也没有几个人信,但他因为说话直爽得罪了领导还是有可能的。


 

其实,“王大炮”王玉兰的医术很一般,但他有一个三寸不烂之舌,又喜欢故弄玄虚地卖弄自己的那么一点儿中医知识,再加上不时炮制一下中药,浑身上下都有一股中药味儿,让他颇有悬壶济世的形象,所以三里五村的人有了病大都要请他出诊。在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还没有解决温饱的时候,“王大炮”王玉兰凭着自己的嘴居然能够经常吃到挂面荷包鸡蛋,他也因此而油光满面、体格健壮,着实令人艳羡。每次出诊回来,他总是夏日到树荫下冬日到暖阳中春天到百花旁秋日到秋月间,慢条斯理地给人喷闲空,好像他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活诸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他喷到火焰山,说他到过火焰山跟前,孙悟空点着的火焰山到如今都还在冒着火。小时候我信了,后来读了书才知道当时“王大炮”王玉兰简直是在信口雌黄,但又不得对他那浪漫主义的想象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来,改革开放了,很多因言获罪的人都落实了政策。“王大炮”王玉兰也想让国家给他补发工资、恢复职务,但市里县里跑了多次都没有凑效,这让他对当时的市委书记韩某某心怀怨尤。直到1998年春节,“王大炮”王玉兰已经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了,市委书记李某某带着各级领导人马三七地去病床前看望他,给他送了五百元救济金和一床新棉被,当着市电视台记者的镜头,市委书记李某某握着“王大炮”王玉兰那几乎瘦干了的手,满怀深情地对这位革命老前辈说:“大爷,您好吧?”往下是期望“王大炮”王玉兰伴着感激的鼻涕,说一些感谢的话。出乎在场所有人意料的是,处于半阴半阳状态的“王大炮”王玉兰最后一次开火了:“我不好,老子打江山你们坐江山。你是韩某某吧?我要是病好了,还得去找你告状。”病入膏肓的“王大炮”王玉兰已经不知有李还以为是韩某某当市委书记呢。市委书记李某某果然气度非凡,面带笑容地点头连连称是,直到上了车才吩咐电视台的记者刚才那段千万可别播出去。


 

村里人都说“王大炮”王玉兰那最后一炮放得洒脱,不少人还期盼他春上病好些能再柱上拐杖到市里上访。但事与愿违,没出正月“王大炮”王玉兰就去世了,享年78岁。从此,村里少了一位可以医治头疼脑热的中医,更少了一位可以给人带来无穷想象力的浪漫主义闲喷者。盖棺定论,当年算卦先生给他算得还蛮准,这正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呀。


 

 


 

 



 

 
     
“王大炮”纪略/徐爱民

淇县之窗《今日朝歌》   主持人:贾振君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zgfhz@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