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歌

 

   

 

民俗民风 - 老井/贾振君
老井/贾振君
 
作者:贾振君  加入时间:2012-1-4 15:36:50  点击:
 
 
村西头有口水井,砌在高台上,清一色的条石铺地,井口架一根横梁,前端挂一具木头辘轳,上面密密匝匝绕满了小拇指粗的钢丝绳。这口井的岁数不小,比村里的五爷还大,村民也就口口相传,称之老井。
老井深十五六丈,取一担水得十来分钟。其实,井深根本不算困难,难就难在绞辘轳和挽铁锁扣。绞辘轳一要有力气,二要有巧劲儿,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钢丝绳一匝挨一匝地往辘轳上缠,二十多圈后就排满了,需要你把它重新拨到起始位置,如此反复两三次,而且两只手同时进行,一手绞辘轳,一手拔绳子,两手都要硬。动作还必须精准,不然的话,井绳掉轨,缠绕到轮轴上就悬了,可能要出事故。铁锁扣有鸭嘴、葫芦环、子母扣、大小八吊之分。老干家儿摆弄它像玩花儿,一下儿一,既快又锁的牢。初来乍到的新手儿就不行了,拿起葫芦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想不明白,无从下手。原来,葫芦环是一长串铁链子,上面布满大环小环圆环扁环,锁扣桶子提手时,明明小环套不住大环,却硬要塞进去,明明圆环穿不进扁环,却如同施展了缩骨术,简直像迷魂阵,笨家儿到老都学不会。也有滥竽充数者,拿着葫芦环,呼啦一大阵,说中了,放吧。结果水桶到井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还有一项也很重要,就是恐惧症。站在井边,往下望黑咕隆咚,深不见底,脚离井口近不盈尺,不打水都有点颤颤悠悠,更莫说还要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了。
可惜这些困难遇到巧手的村民都乖乖地让路了,就是那些十五六岁的学童也驾轻就熟了。他们还推陈出新,发明了一套办法,可以提高取水的效率,往井里放空桶的时候,不拘于老传统,手摇辘轳把儿,一圈一圈地放,空耗时间,他们站在井口,两只小手紧紧抱住辘轳上的铁箍,还不时地往手心啐口唾沫,膏膏油儿,让辘轳靠铁桶自身的重量和惯性往下落,尽可能快,见钢丝绳所剩无几时才下重手,赶紧刹车。大人们皆惊出了一身冷汗,却也是有惊无险。慢慢地,大人们也学了,说还中,这办法行,过去绞两担水的时辰,现在能绞三担水。
老井供全村人畜吃水,容不得它闲上半日。平时稍悠闲点,勤快的老人起五更搭黄昏挑水,避开了人流高峰,赶上逢年过节,来担水的人太多,还得挨号,水桶一排就是半道街。老井吱吱扭扭的歌声定会唱个通宵。
取水的人多,丢到井里的水桶也就多了,凭你技术再高,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人们就会自发组织打捞。打捞水桶一般得五六个棒劳力,把七八条鸡蛋粗的棕绳接起来,一头挽个套子,派一个既胆大又水性好的坐上去,再拎一根丈余的竹竿,绑上抓钩,下去的人“站在”水面,一点一点探,每勾到一只桶就喊井口的人,用细绳子绞上去,一次能捞三五只不等。
捞桶者还捞过人。大春家住老井旁,那时他的儿子才七八岁,绰号孙悟空,有天在家门口玩耍,一会儿不见了,家人找遍村里的旮旮旯旯,均不见踪影,吓坏了大春嫂,她赶紧拿镜子往井里照,只见井水像沸锅翻滚,就喊叫起来:快来救救我的儿子吧,他掉到井里了!大嫂一声喊,全队劳力放下碗,飞跑出家门,不待年长者拿出棕绳,几个年轻人早争着下井救人,队长把好水手分成三班儿,轮流下水,不料,捞了半个小时也未捞着,最后是虚惊一场,孙悟空竟在床底下睡着了。
老井太累了。夏季用水量大,又逢十年不遇的大旱,刚开始,人们发现井水有点浑浊,心说停几天就清澈了,没想到越来越浑,挑到缸里不拿白矾澄根本没法喝,再后来,每次只能打半桶泥水,几十年都不曾枯过的老井真顶不住了。没办法,村民只好到十里开外的工厂里拉水。村里安排人下井掏,一桶一桶往上绞,头两天挖出的是红胶泥,再挖,是鹅卵石,又接着挖,是沙土,五爷说这是个好兆头。一天,秋生用铁锨使劲儿往下扎,突然,一股清水喷出来,一袋烟功夫就淹了膝盖,五爷命令,井里的所有人马快撤,定是挖通了地下河。幸亏人们手脚麻利,一顿饭时间水涨了三米深。全村人听说后奔走相告:老井到底没有辜负咱,不用再去拉水了。村里还放了鞭炮,给老井披红挂绿的,像娶媳妇一般热闹。
老井从不吝啬。本村的也好,过路的也好,渴了你就舀上一瓢,咕咚咕咚尽情喝,管饱。从古到今,它养育了一茬又一茬的子女。
老井的水真甜,只要是喝过老井水的人都难忘却,无论他走多远,也无论他喝过多少江河泉水。大前年的一天,村里来了一溜黑色小卧车,下来两位皓首老者,原来他们是黄氏二兄弟,一个在宝岛台湾,一个在美国旧金山,他们一进村只找五爷。五爷已过世了,五爷的儿子接待了他们。他们是专程寻老井来的,可是现在再也见不到老井了,村里修柏油路时把它永远地封存于地下了。五爷的儿子给他们指了一个大致方位。无奈,两位耄耋老人只有在此撒下洋酒,长跪不起……
 
 



 

 
     
老井/贾振君

淇县之窗《今日朝歌》   主持人:贾振君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zgfhz@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