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歌

 

   

 

文苑选萃 - 江南行/徐爱民
江南行/徐爱民
 
作者:徐爱民  加入时间:2012-10-8 11:01:41  点击:
9月21日至22日,伴着淅淅沥沥的秋雨,我游览了江苏省的沙家浜、周庄景区。几天过去了,茶馆、芦荡、小桥、流水,依然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一、茶馆
依我看,沙家浜的名声鹊起绕不开现代京剧《沙家浜》。尽管这部颇受政治风波侵染的戏曲毁誉同在,但其优美的唱腔和洗练的唱词稀见有人不折服。其中《智斗》一折,把阿庆嫂的机智、刁德一的奸诈、胡传魁的迂腐演得淋漓尽致,更让人百听不厌、百看不烦。
按理说,艺术一向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京剧《沙家浜》里的各个艺术形象,是把众多的真实生活原型提炼、再加工而来的。阿庆嫂开的春来茶馆,亦非当时确实有过。但一旦艺术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又乐意从现实中去寻觅艺术的芳踪,于是乎就有人在沙家浜景区建造出了一个春来茶馆。
这个从京剧《沙家浜》里“抄”过来的春来茶馆,无处不有戏词的烙印。七星灶是少不了的,但灶台是水泥的不说,用七个灶眼儿来诠释“七星”显得更加生硬和牵强。还有用来煮三江的铜壶,看起来却像是铁质的,而且毫无古朴的美感。两条大缸据说是胡传魁藏身过的,但究竟胡传魁是在哪条缸里藏身的则令人十分纠结。这说明,从生活提炼为艺术,生活就已经走样儿了不少;再从艺术回到生活,生活就已经面目全非了。
好在耳边的京剧《沙家浜》听起来很舒心,至于春来茶馆真不真、像不像则无关紧要了。本来就是人们根据生活来艺术加工出来的一个茶馆,把这个经过艺术加工出来的茶馆再还原一下,还有甚真假可论呢?
二、芦荡
据说京剧《沙家浜》的原名叫《芦荡火种》,由于原来的名字受到了毛主席的质疑,遂改为《沙家浜》。名字的好坏且不论,这说明京剧《沙家浜》的故事主要是发生在芦苇荡里的。
芦苇本是一种非常寻常的水生植物。但随着生态环境的普遍恶化,江河湖泊水污染的日趋严重,芦苇也变得越来越少见,在沙家浜景区看到面积如此之大、长势如此之好的芦苇,着实令人惊叹。望着这无边无际的芦苇荡,我仿佛看到了新四军战士驾着小舟机动灵活地在其中躲来闪去,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驾驶着汽艇心惊胆战从芦苇荡经过,不时受到新四军战士的伏击,这时候他们或许才真正体会到了侵略别人带来的并不都是快乐和嚣张,更多的是痛苦和沮丧。
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芦荡依旧生生不息地繁衍着,在沙家浜年复一年地编织着自己的迷宫。坐上景区的游船,在芦荡中慢慢穿行,沿途是摇曳的芦花,满眼是翠绿的纱帐,虽说水不够清澈,但江南水乡的美仍让人心醉,当年的阿庆嫂、郭建光、沙奶奶、胡传魁、刁德一还有那些留下姓名以及没有留下姓名的老百姓、新四军、土匪帮、日本人,可曾有闲情雅致欣赏过这美丽的风光?
三、小桥流水
与沙家浜的出名得益于一出戏不同,按照导游的介绍,周庄的出名则是得益于画家陈逸飞先生的一幅画。
1984年,陈逸飞从美国留学归来,在苏州画家杨明义的陪同下,乘着“吱呀吱呀”的小船来到了“镇为泽国,四面环水”的周庄,当时的古镇虽交通不便,但风貌依旧,明清建筑保护完整,乡土气息颇为浓厚,这便引起了陈逸飞的极大兴趣。他沿着井字形的老街悠悠漫步,映入眼帘的便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而在桥连桥、河接河的优雅环境中,陈逸飞独具慧眼地发现了双桥,于是他描绘了一幅双桥图,起名为《故乡的回忆》。
陈逸飞先生的这幅画,画出了江南水乡的恬静和秀美,画出了东方威尼斯的风韵,也让周庄声名大噪。平心而论,现如今全国各地的桥并不少,但像周庄这样古朴的小石桥群则非常稀有。更不必说这石桥下还有清澈的流水,小鱼儿自由地在水底徘徊,鱼儿之乐昭示着我们只有拥有自由、悠闲的生活才真正是幸福的。
走在被行人磨光了的石桥上,我不禁想起历史长河里的那些人。沈万三,富甲天下的一代富豪,也许就曾从这小桥上匆匆走过,踌躇满志地去响应明太祖朱元璋的号召,慷慨解囊出钱修南京的城墙,走上了追名逐利之途,最终却被龙颜大怒的朱元璋发配云南。而陈逸飞,誉满天下的一代画师,也许就曾经漫不经心地从这小桥上踱过,欣赏着水乡的醉人景色,忘了自己,忘了整个世界。
同样是小桥,有人步履匆匆,急不可耐地去追寻别处的胜景;有人却迤逦而行,心无旁骛地享受此地的风光,享受小桥流水的娟秀和灵动。前者如沈万三,后者如陈逸飞。
想到这些,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只想把整个身心都融化到这江南水乡的优雅之中。
 
 
     
江南行/徐爱民

淇县之窗《今日朝歌》   主持人:贾振君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zgfhz@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