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歌

 

   

 

民俗民风 - 上瘾儿/贾振君
上瘾儿/贾振君
 
作者:qxjzj  加入时间:2012-9-22 17:33:20  点击:
 
一个人对一件事儿执着专一到痴迷的地步就谓之“上瘾儿”。除了大家熟知的“酒瘾儿”、“烟瘾儿”、“牌瘾儿”、“球瘾儿”,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瘾儿”。
西岗有个长安君,人长得墩实黝黑,性情谦和宽厚,家道儿不甚宽裕。仅看外表平凡无奇,你若深入研究他就会发现,他竟有许多令你瞠目结舌、叹为观止的地方。
上世纪80年代,长安君身为民办教师,收入微薄,却染上一种富贵病——藏书。为集齐一套旧版的《胡适文存》,淘遍周边市县大小书店。为了买书,他课余到处收破烂,攒够一车,趁午休拉板车十几里送到县城,在烈日下如牛负重,淌一路汗水,挣几元皱巴巴的票子,进书店换几本新书,笑眯眯地匆匆赶回,可谓买的辛苦。靠这种方式,竟也藏到万册,在县图书馆里都难觅到的一些典籍资料在他那儿却能找到。
前几年,他又迷恋上了长城砖和淇河文化。每次出门,带上一兜自家蒸的30多个凉馒头,灌装五六瓶自来水,骑自行车,沿着古运河道就上路了,一走就是半月二十天,白天寻访古窑址,搜集古长城砖,晚上投宿乡村旅馆,了解当地的风土民俗。几年下来,跑遍了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微、浙江六省,骑毁了七八辆自行车,收集了几百块刻有烧制年代、地点甚至工匠姓名的长城砖,而且贵在年代可以连贯下来,中间不断档,并且沿途考察了关于长城砖的许多历史事件和传说。他还根据自己收集长城砖的经历和研究成果,撰写了近10万字的作品,起名《淇水万里长城》。北京八达岭长城博物院听说后,派人来访,并准备出5万元高价收购一套,长安君不为金钱所动,他说将来要无偿捐献给家乡人民和当地政府。香港凤凰卫视“我的中国心”栏目组获悉,专程来采访报道他,又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我收集长城砖不为扬名。
现在他又把目光聚焦到孙徵兰身上。为了研究古朝歌学者孙徵兰,他跑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还专门到省博物馆查阅,可是当查到孙徵兰的诗作文稿时,史志上却只有两个字:佚失。他不灰心,决定刨根问底儿。他研究家乡文史的一片痴情打动了河南大学一位教授。老教授给他提供了一个线索,国家博物院有收藏,并利用私人关系给长安君联系到该院负责人,破例准许他入院查阅。长安君自费在北京住了50多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终于找到了孙徵兰诗文300多首(篇),靠一笔一划抄写,硬是把诗稿收录下来,用去16K笔记本5个。
著书有上瘾儿的。我县某知名学者,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已是古朝歌文史的权威,但仍勤奋治学,立志书橱中有自己的专著,虽政务缠身,潜心做学问矢志不移,没有时间就发扬螺丝钉精神——挤、钻,靠超人的毅力实现了“三戒”(报纸、电视、网络),每天深夜,奋笔疾书,终有十余本著作面世,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精神食粮,实可敬可赞。
办网站也有上瘾儿的。淇县有个老农先生,一位七旬老者,革命一辈子了,本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尽享天伦之乐,他却退而不休,夕阳正红,倾心于古都建设事业,热忱培植文学青年,自费创办网站。
老农先生学电脑始于上世纪80年代,单位从美国进口一台苹果机,当时微机的词库里皆是英文,许多年轻人都望而却步,单位几乎要将其封存于仓库之中。已过了不学艺年纪的老农先生迎难而上,借查《英汉对照大辞典》硬是攻了下来。不会汉语拼音,他又专门买了手写板,靠一笔一划的输入,终于成了一名熟练的电脑操作手。建网站伊始,同样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三上鹤壁,四下郑州,凭着对古都文化的钟情,凭着对第二故乡人民的热爱,凭着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终建成了《淇县之窗——淇县热线》姊妹网站,将古都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一网打尽。
现在他已七十多岁了,每天上午仍准时坐在电脑前,精细管理,方便市民,热忱为网友解疑释难,令我们由衷敬佩。
 



 

 
     
上瘾儿/贾振君

淇县之窗《今日朝歌》   主持人:贾振君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zgfhz@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