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歌

 

   

 

编辑手记 - 江山靠谁守
江山靠谁守
 
作者:qxjzj  加入时间:2013-6-8 18:12:08  点击:
诸位好,很久没写“手记”了,真对不住大家。
看到题目先别误会,这个“江山”不是指红色政权,那个问题犯不着咱老百姓杞人忧天,这里仅套用别人的一句诗词而已。
还是把目光放在小城的文化建设上吧。咱大小也算个文化人,较现实点。
因在下近两年编写志书的缘故,看到一个现象,也是一个不很正常的现象,小城的文化大旗主要靠一帮皓首似雪的老翁们来扛,我们年轻人却非常“有涵养”地躲在“二线”。
之所以称为“帮”,是因为有一定的量,形成了“气候”,这里不妨开列出一张名单:王革勋、高水然、郑厚德、杨金国、常永海、关永江(已故)、岳武佐、杜明道、石同勋、夏耕田、张峙体、张锦熙、张长虹、孙华国、陈全林等,这些老师先生中,年龄最大者近九旬,最小者也有七十岁,是地地道道的老先生。像燕昭安主席、闫玉生主任、韩峰主席、周晓峰主任等,不在之列,还是年轻人。在下呢,更不足挂齿,老先生们一律称在下为“小贾”,其实小贾也不小了,在家也是爷字辈儿呢。
这里不是说先生们年龄高了就老气横秋、暮气沉沉,没有用了,相反,他们夕阳正红、事业正酣,始终活跃在文史一线。绝不是奉承之言,有具体例子为证,王革勋先生马不卸鞍,常赶场参加在全国各地举行的学术会议,且一鼓作气撰写并出版了四本大书。高水然先生继出版大型画册《鹿台泪》之后,正全力投入《朝歌情》的创作中。郑厚德先生仍夙兴夜寐,管理壮大网站。孙华国先生是一位民间学者、收藏家,继编写《高村村志》、《淇水关》之后,正策划写一部《高村石艺》。杜明道先生近八旬,能一口气上到五楼,不气喘吁吁,继《赵沟村志》出版后,拟创作一部家史。张峙体老先生年近九十岁,前两天在下刚与之联系过,已有点耳背,全靠孙女翻译,但还是有求必应、一如既往。勿用一一介绍,他们都为古都朝歌的文化建设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拿出过有分量的成果。难能可贵是他们并未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他们老骥伏枥,继续行走在“大路上”。
这些老先生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通体透亮,个性率真,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城府,没有玄虚,跟他们合作共事心灵勿用设防,非常轻松,这,就是他们的人格魅力所在。
话说到此,在下绝没有任何贬低吾辈的意思。吾辈有的可能是更崇高的智慧、更勤勉的工作——唯有此事业才能向更高层次推进。但目前的现状是,愿意往文化建设上投入的人还少,寥若晨星,势单力薄,出现断层,尤其是缺乏中青年骨干力量,与周边相比差距不小。
老先生、老前辈们已经写就了小城文化建设这篇大作的上篇,下篇靠谁写?大旗靠谁扛?江山靠谁守?
这里不妨再套用孙文先生的一句名言收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就到这里,再会。



 

 
     
江山靠谁守

淇县之窗《今日朝歌》   主持人:贾振君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zgfhz@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