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歌

 

   

 

民俗民风 - 泥土离我们有多远?/贾振君
泥土离我们有多远?/贾振君
 
作者:贾振君  加入时间:2013-6-26 9:09:36  点击:
小时候,当我们还未摆脱贫困时,曾经对大都市是那么的向往,林立的大厦,穿梭的汽车,如织的人流,绚丽的霓虹,宽阔的马路……城市的一切都令我们无比艳羡,甚至不止一次地抱怨上苍把我们安排错了地方,再看看我们生活的小山村,走的是泥泞小道,吃的是泥土中刨出的瓜菜,住的是泥瓦屋,穿的是土布粗衣,玩的是泥蛋蛋,爹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就连童年的梦中都是牛羊、蚂蚱、水井、磨盘、高粱和土坷垃。
长大后,我们踏上了求学谋生之路,脚步越走越远。为了一个城里人的光荣梦想,使出浑身解数,节衣缩食,啃老靠友,举债贷款,终于在那片钢筋混凝土森林中搭起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温暖小巢。我们中的许多人在大机关上班,有些人还混到了带长字的头衔,出入有小车接送,早餐喝的是牛奶豆浆,中午赶的是名目繁杂的饭局,穿得是从超市买来的名牌西服,脚上的皮鞋锃亮可鉴。夜幕降临了,我们却更精神了,舞场、浴池、棋牌室、按摩房,个个大显身手,不通宵不尽兴不撤退。翌日,办公桌前,我们正襟危坐,看报纸,品茗茶,打手机,满嘴好好好,但求圆滑世故,四平八稳。
我们刚进中年,一个个却过早发福。大会小会不发言,前列腺发炎,党绩政绩不突出,腰间盘突出,理论业务能力不高,血压血脂血糖高,工资职务未见涨,脾气见涨。头发稀了,腮帮鼓了,肠肥了,肚凸了,大脑迟钝了,神经麻木了,舌头僵硬了,膝盖软了,脊背驼了,整个人俨然成一个酒囊饭袋,一具行尸走肉。
我们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倒是父母背着粮食蔬菜,隔三岔五赶汽车、搭驴车来看我们,他们也难得见我们一面,我们大多是早出夜归,回来之后的我们,不是醉醺醺的,就是不停地接打电话,没有时间坐下来陪父母拉拉话,聊聊家常。风烛残年的父亲病倒了,我们蜻蜓点水般的探望后,病榻前就再难觅我们的踪影,父母说算了,子女们工作太忙,他们干得是大事儿。兄弟盖房借钱,我们说不行啊,我刚买过汽车,大姨动手术借钱,我们说俺也困难呀,孩子在北京上学,一年得三、四万,这样吧,我给你转借500块钱。要说没给家送过一点东西也是冤枉我们,去年不是送过几件孩子不穿的衣服和两双旧皮鞋吗?客观地说,不能算旧的,有七八成新,可都是名牌的啊。
工作上受了委屈,领导说要深刻反思,同事说在所难免,朋友说还有机会,路人说罪有应得,我们内心滴血,无处诉说,我们信心尽失,无地自容。带着一颗破碎的心,我们重返故土,母亲说平安就好,父亲说,你看到山梁上的那棵枣树了吗?它一点也不高,它一点也不主贵,别的树都长不住,它却能长着高高的山梁上,为啥?你走到跟儿瞧瞧就知道了。原来枣树通身疙瘩麻花,枝条盘曲虬扎,这是风雨雷电雪霜在它身上烙下的痕迹,原来如此!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父母又一次拯救了我们的灵魂,我们再一次出发,脚步坚实了许多,不管前方征程如何,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活出我们自己!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下,我们不再炫目,我们不再迷失,城市中的那个家只是人生的驿站,我们的根在乡下,我们不论走多远,一直都走不出父母的心田。今夜,我们酣然入睡,泥土又回到我们的梦乡。
 



 

 
     
泥土离我们有多远?/贾振君

淇县之窗《今日朝歌》   主持人:贾振君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zgfhz@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