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歌

 

   

 

民俗民风 - 吃的往事/崔树法
吃的往事/崔树法
 
作者:   加入时间:2014-3-19 16:38:20  点击: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村民饮食很差,早晨一般为稀饭,玉米面糊涂、甜面汤、小米汤、玉米窝头、糠菜疙瘩、咸菜;中午为菜饭、汤面条、糊涂面条、小米粥、小米捞饭、疙瘩汤。晚饭为稀饭、咸菜。村民日常饮食非常单调,以素为主,极少吃炒菜,酱油、醋、调料等调味品几乎不用,只有在年节、红白喜事上,才能吃到蛋肉。五月麦收后,村民能够吃到白馍、烙饼、面条,到农历七月十五就换饭,改为玉米面和高粱面馍,所以,过去有“小孩儿盼年节,老人盼五月”的俗语。“肥正月、瘦二月,不死不活三四月”,村民最怕春天,过春天称之为“熬春”,因为春天处于青黄不接的时节,陈粮已经吃完,而新粮尚未成熟。“大麦黄稍,饿死鳖羔儿;大麦歪脖,饿死老婆儿”,为旧时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春天,村民多以树头菜如柳叶、柳絮、杨叶、榆叶、榆钱、洋槐花,野菜如小蓟、蒲公英、白花苗、面条菜、荠菜、米蒿、猪毛菜、鬼圪针等,杂以少量玉米、小米、豆子、薯干、萝卜干,做成稀饭糊口。而遇到灾荒年,则以草根、树皮、蒺藜面、红薯渣、玉米芯、观音土等果腹。
1958年,上级命令各村建食堂,村里建起个食堂,每个食堂几十人或上百人,在一口大锅内吃饭。说是农忙食堂,其实并非农忙时才有,而是一年四季村民都得在食堂吃饭。上级禁止村民在家起灶做饭,如发现谁家冒烟,就要进行批判,受辩论,定罪名为“反对社会主义阵地”。实际上,村民也不可能在自己家做饭吃,第一没锅灶,铁锅被砸碎,锅灶被拆掉;第二家里没有粮食。
食堂搞平均主义,开饭时一人一份。食堂刚成立之时,由于当时集体有粮食储备,每顿饭有干有稀,饭菜质量还可以,村民基本上能吃饱吃好。到1960年,粮食基本吃光,粮食开始定量,食堂的饭很差,多是稀面汤照人头,红薯面馍窝窝头,人人灌大肚,不一会饿得肚里叫咕咕。当时有这样的顺口溜:“清起清水汤,晌午汤水清,黑了叨个猛,捞根莙荙梗”。粮食不够吃,树叶树皮都吃光了,有些地方发明“代粮法”,即用麦秸、玉米裤、花籽壳粉碎,然后沤制发酵,蒸成所谓“淀粉面包”充饥,这种方法被当做先进经验,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当时,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吃过这种“淀粉面包”,口感苦涩,难以下咽,吃之后,腹胀不消化,拉不出大便。许多村民营养不良,患上浮肿病,有些人甚至饿死,村民崔大磨,就被饿死在西窑坑地。
食堂事务长和炊事员是个好差事,群众很羡慕,他们吃饭不限量,能捞点稠的吃,因而有“一天吃一两,饿不死事务长”、“一天吃一钱,饿不死炊事员”的顺口溜。
19612月,上级通知本村农业食堂解散,村民重新回家做饭吃。所以有了“二月半,食堂散,各自回家去吃饭,食堂再不散,人死一大片”的顺口溜。
食堂解散之后,党中央调整农村政策,允许农民有自留地,极大调动了村民劳动生产积极性。自留地里种植蔬菜、杂粮,村民有了收获,生活得到改善。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村中各生产队粮食产量不断提高,集体经济有所发展,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粗茶淡饭能吃饱,再无断顿饿肚现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了土地承包制,良种、农药、化肥、科学种植技术广泛运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粉、大米、蛋、肉、蔬菜、奶、豆等食物,已经成为村民一日三餐主食,饮食越来越丰富、多样化,常吃饭菜有玉米面粥、小米汤、大米汤、胡辣汤、疙瘩汤、汤面条、糊涂面条、鸡蛋面、肉丝面、炸酱面、卤面、烩面、刀削面、饸饹面、凉皮、包子、饺子、炒菜、凉拌菜、油条、大饼、烧饼、烩菜、火锅等数十种。而每当亲友聚会、红白喜事、重要节日,饮食更为丰盛,鸡鸭鹅鱼牛羊肉,山珍海味全都有。而今,村民已从单纯的吃饱吃好,逐渐趋向吃营养、吃健康。
村里还开设了很多小吃摊,经营馒头、油条、烧饼、凉皮、面条、荤素炒菜,村民不出村子就可以享受美食。



 

 
     
吃的往事/崔树法

淇县之窗《今日朝歌》   主持人:贾振君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zgfhz@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