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歌

 

   

 

民俗民风 - 淇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三:中原农耕文化
淇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三:中原农耕文化
 
作者:淇县文广局 文艺朝歌  加入时间:2018-3-24 20:07:34  点击:

 编者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淇县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结晶的一部分。

近年来,淇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县截至目前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项(落腔、五调腔、朝歌黑陶、马氏懒渣、鬼谷子传说)、市级项目20项、县级项目118项,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4人、市级23人、县级120人。淇县非保中心于2010年荣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先进单位,于2016年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抢救工程中,被河南省文化厅评为“先进集体”。

从2017年10月开始,文艺朝歌公众号将陆续推出淇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大家一一展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让大家熟悉了解淇县厚重历史文化的另一种状态、姿态、形态。此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得到了淇县文广局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文化馆非遗中心提供了大量文字、图片等资料,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本期推出的是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原农耕文化》,以飨读者。


中原农耕简介

中原大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始自商农,刀耕火种,我们中原地区的古先人们就是靠这些简单、便利、实用而又智慧的器具,依山靠水种植五谷,繁衍生息成就自身。这些默不作声的器物承载了太多的乡愁,它是一种历史的智慧和见证,一种深挚的乡土情怀,每一件器物都是一个历史的真实的细节,一个直通中原古先人的情感载体。也是一个传承朝歌地域文化难得的资源平台。“人都得吃饭,须有人种田”,农耕生活构建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几乎是我们祖先生活的全部,使人们领略到了中原农耕文明的博大精深。

古代农耕画

农耕系列

    中原农耕文化在淇县已形成传播、保存、保护的传承基地,成为淇县旅游重要的民俗文化资源,以付同喜、侯素英为代表的传承人,情系故土、集思广益对中原农耕老物件进行了有效保护,并走出了一条民间保护民俗文化的新途径。使中原农耕文化文明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博物馆

    淇县(朝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豫北属鹤壁市管辖。西依太行与林州连山,东临淇河与浚县共水,北与鹤壁市区毗邻,南与卫辉市接壤,总面积591平方公里,人口29万,三山(云梦山、古灵山和伏山)两水(淇河和沧河)围绕,京广铁路、京深公路,京珠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南水北调、纵贯南北。是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闻鹿鸣的真实写照。

依山傍水是淇县的地理特点,西部为山区,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最高海拔1019米,中部是华北平原,东部是坡洼地,境内有淇河、思德河、赵家渠,折胫河,沧河等均属海河水系。

淇县(朝歌)是中原地带的中心地区。古代也是战略要地,路通九州,皇帝下诏的必经之道。中国第一所古军校就在此地。

商代农耕石器

    朝歌农耕以原生态形式保留传承下来,主要是以家族的的形式传承,上至祖辈、下至女儿外孙等5代。传统农耕文化重点类型展区分别从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技术、治水、物候与节气、农业生态、农产品加工、茶文化、蚕桑文化、古代农学思想与农书,以及民间艺术共十九个部分,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全面展示了中原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注重挖掘本地农耕文化的内涵,大力开发农业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物质类农村文化遗产展示传统风俗。同时发掘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并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努力推动农业文化产业化,开发了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拓展了农业功能,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一些濒危的传统工艺不仅得到了抢救性的发掘与保护,而且还成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

付同喜先生收藏的古石碾

商代石轮车

农耕系列

历史渊源:

追溯中原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子,也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则说明“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而随时间推移,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内涵及外延、各种表现形式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类型。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汉族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农耕一书

主要传承人(群体):

付作吉 1880-1956年) 男   农民

付天祥 1900-2000年) 男   农民

付同喜  1949年出生     男   邮电局退休干部

侯素英  1949年出生     女   淇县人民医院退休护士

    1973年出生     女   鹤壁市邮政银行职员

    1975年出生     女   鹤壁移动公司业务经理

    1977年出生     女   淇县人民医院护士长

    1998年出生     女   鹤壁市高中学生

张宁轩  2004年出生     女   鹤壁市桃源小学学生

胡兴业  2008年出生     男   淇县前进小学学生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一、原始中原农耕老物件三千多件。

    二、《华北农耕》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丛书一本,十万余字。

木工用具

日常用具

 

油灯系列

饮食用具

(本文照片均由张大保拍摄)




 

 
     
淇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三:中原农耕文化

淇县之窗《今日朝歌》   主持人:贾振君     电话  0392-7222204   电子邮箱: zgfhz@163.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管理: 淇县之窗老农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