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热线

  主页 纣都朝歌 地名故事 名人与地名 村名来历 地名考证 联系我们  
         
 

地名漫话

 

 
 

 

 

 

摘 心 台

高水然

    摘心台,位于淇县城西北隅,系夯土土台,下层是龙山文化,上层是晚商文化遗存。《淇县志》记载:殷末纣王所建,为纣王和妲己观朝涉、摘比干心处。原名摘星台,意即台高,登临其上,可以伴月摘星,故名。自殷纣王在此摘比干的心后,故易名摘心台。197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公园,初具规模,对外开放。
    此台高13米,东西宽50米,南北长90米,台上原有“摘星楼”一座,巍峨壮观,楼基高7米,以青石砌成券拱通道,四方贯通。上筑木质楼阁,座东向西,高12米,面阔10米,进深5米,歇山式重檐屋顶,四周有雕花卉、禽兽图案的木质回廊。设计精巧,风格独特,登其上,西眺太行,东瞰淇水,南望卫源,北顾浮丘,朝歌之大好河山历历在目。
    武王伐纠不久,摘星楼被雷火击毁,至汉,又在原地:加以重修,并增添了纪念比干的石坊,名曰“烈坊”。该坊面宽6米,高6米,石柱和勒额之上镌雕有云龙、花卉,鸟兽图案。石坊勒额阳面刻有“忠烈坊”三个古朴苍劲的汉隶大字,中间石柱上刻一幅悲壮的楹联:“刚之忠之仁之勇之,惨也酷也悲也伤也”。  
    清末民初,军阀混战,台上楼阁、石坊、树木相继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前夕,台上只留下一片潇条荒凉的废墟。解放前夕,后台上曾多次植过松柏花卉,文化革命中台基也被破坏。文物保护法贯彻之后,淇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在台之四周砌了围墙,修了仿汉代建筑大门,并把全县著名石刻集于其于其内,建了碑林。其中魏、唐造像碑数件,“殷三仁祠碑”,“高遽昌功德碑”、“扯淡碑”、王铎撰写的“孙赠公合葬墓志铭”等,书体各异,艺术精湛。著名石刻有别具匠心的“没耳朵狮子”、耐人寻味的“牛抵日,狗咬云”、栩栩如生的“麒麟壁”、刻工精细的“超公和尚石塔”、艺术精湛的“陈婆造心经浮图”、造型生动的“太子出行图”,逗人情趣的“子母狮子”。这些石刻珍品,是研究古代历史和雕刻艺术的实物资料。
    摘心台公园现在花木葱郁,已成为广大人民游乐的场所。一九八四年以来,先后接待了四次外宾。

 

 
         

 

-------------------------------------------------------------------------------------------------

《淇县热线》 本栏目由 《淇县热线》主办、淇县地名办协办      设计制作:老农   联系电话:0392-7226249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原栏目主持人: 永江(已故)   现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