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热线

  主页 纣都朝歌 地名故事 名人与地名 村名来历 地名考证 联系我们  
         
 

地名漫话

 

 
 

 

 

 

朝歌寨  

(关永江)

 

朝歌寨,在河南省北部淇县城西偏北11公里,系太行山群峰中险峻的一峰,海拔700.3米。《山海经》上曰:朝歌山。殷纣王在山上建 寨屯兵后,就叫朝歌寨了,又因其古老,所以又叫老寨。

朝歌寨,壁立万仞,四面皆悬崖峭壁,沟壑纵横,深不见底,山峰如削高不可攀,只有山鹰绕着峰巅盘旋。自古以来上朝歌寨只有一条羊肠小路。沿山南半山腰小道,绕过山头,由北侧迤丽而上至豁口,真乃“一夫当关,万人莫开”。那是一个令初上者眼晕的豁口,再沿峭壁攀登而上,石蹬悬垂,前者就立在后者的头上,为防人坠崖,古人在此处设有栏杆,至今峭壁上还留有铣凿的石眼。一路上景物壮观,抬头可见崖缝里长出的挺拔的青松,绽蕾开放的果树,随风摇曳的野花等等。越过峭拔之路,可以一口气登上山顶。放眼远眺,双乳峰、馒头山层峦叠嶂,不见尽头,使人心旷神怡;俯神山下,村落秀美,梯田层层,麦苗青青,菜花金黄,以及满山野花的清香,浸人肺腑。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陶醉。

山上地域开阔,有数十亩大。明《淇县志》记载:“朝歌寨,是殷纣王避兵之所,今遗址尚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鸾殿遗址,长28.76米,宽12米,残高不等,高者达4.4米,条石有3米多长的,在此险峻的山上,建造如此宏大的工程实情罕见。殿前有饮马池,往西一百多米的地方,尽是大青石板,上而布满密密麻麻的马蹄印,传为殷纣王训马时的致。金殿遗址东是山巅,但较平坦,坡很敞,上面奇石遍布,石上尽是纵横沟沟,似人工雕凿,有人说这是殷纣王留下的石刻甲骨。再往东一百多米远,尽是黄土覆盖着的坡地,很肥沃,上面长满厚厚一层野草,相传此叫“回耧秀”。有人在这里开荒种地,曾挖出过商代铜箭头、铜头盔、陶等。山上还有殷纣王跑马岭、拦马墙、碓臼窑,戏场子等等。

朝歌寨,山南半山崖有奶奶洞,比较隐蔽,从其下边过也不易发现。进深约25米,宽窄不等,最窄处仅1.5米,高约4米,洞内有洞,很干燥,洞口1937年还是三间三层的牌楼。右为厨房(一大间石洞),左为厕所。1938年有一千多百姓曾在此洞逃日寇避难。右一百米左右为戏场子。朝歌寨唱戏,剧团吃住都在此处。

山北半山腰绝壁处有收粮洞,相传殷纣王收的粮食放在此洞,故名。进深120米,宽35米,高一般在10米左右。洞口虽不算大,但达了龙王庙地方便大起来,内阴森,凉气袭人,洞顶滴水,尽头有集水一池,投石有声。洞口石壁上有明代李宇光摩崖石刻一首:古洞流云滴玉华,琼浆金粟列仙。鸾骖一去无消息,惟风险岩锁翠霞,赞美收粮洞及其周围的景色。

在收粮洞左侧上方不远处,还有一个通山洞,长约80米,俯身进去,可钻到山的那边。

总之,朝歌寨高耸入云,挺拔险峻,景色优美,遗址久远,故事引人,慕名前来考察,游览的人越来越多,不会多久,朝歌寨会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更多的客人。  

 
         

 

-------------------------------------------------------------------------------------------------

《淇县热线》 本栏目由 《淇县热线》主办、淇县地名办协办      设计制作:老农   联系电话:0392-7226249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原栏目主持人: 永江(已故)   现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