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太和泉和观澜亭

 

                           太和泉
    
        太和泉位于淇县(朝歌)城西北三里,东泉头村南。
        “太和”之名,始见于北魏大水利学家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中,曰:  “太和泉源水……东南流注马沟,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也。”明嘉靖二十四年(1525年)  《淇县志》记载:肥泉有三源:中曰太和泉,在东泉头村南,泉自地中出,积为方沼,横45步(75米),纵22步(37米)。右泉曰饮马池。左泉三和泉。三源聚汇,水源充足,波澜壮阔。  “委县承王山浚成大河,以便民利,通舟楫”。河名亦名肥泉,或曰折胫河、阳河、勺金河、澳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朝歌乡志》云:  “太和泉在车站之西北泉头村,传在殷纣时即有此泉,其水甘而清,乃筑堤岸作池。”
        太和泉在这一带是最大的泉,是肥泉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水甜美而甘冽,鱼翔浅底,鸭浮水面,微风过处,碧波粼粼,岸上大树参天,野花遍布其周,男耕女织呈现出一派田园风光。历来是朝歌胜景之一。每逢春季,游人络绎不绝,捉鱼掀蟹,其乐无穷。更有龙王庙会,盛况空前。
        太和泉,是福泉,它给泉头的百姓带来了幸福,妇女做饭不用水缸,在汩汩涌流的泉水中舀一盆或提一桶水即可。洗菜也很方便,把菜筐放人泉水中,晃几晃,就会把你的菜冲洗得干干净净。太和泉不但利民浇地,还能自流灌溉水稻,大米粒质带点红筋,特甘甜可口。
        由于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地下水位下降,太和泉逐渐变小,一九八七年太和泉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干涸。但到一九九四年又有泉水涌出但不能与古时比。人们盼望着有一天,太和泉水能恢复旧观。




                            观澜亭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淇县志》记载:“观澜亭:在县西北三里太和泉上。”建筑年代失考。
        古代泉头村水源特别充足,因其地脉根在西北三十里多水泉的灵山,伏流从泉头出来,所以泉头的泉源很多,著名的有饮马池、太和泉、三和泉。三源汇流在一起,波澜壮阔,声势浩大,向东南流去,为肥泉或折胫河、澳水。明县志记载1525年通舟楫。
        每到雨季,泉头村南一片汪洋,或波光粼粼,或汹涌澎湃。再加上此处青松翠柏风景优美,古建筑有武公祠、龙王庙、饮马池等名胜,历代官民来此赏景者络绎不绝,故官府出资在饮马池东侧建观澜亭一座,以观此处水上及周围景致。

 

                           殷纣王饮马池
    古时泉头一带到处是泉,到处是水。草木茂盛,风景优美。殷纣王常来此游玩。在该池饮马,为马洗浴。人们怀念殷纣王,把这片水池称作饮马池或浴马池。清光绪二十六年《淇县舆地图说》云:“饮马池亦名浴马池,在西泉头村东偏南,昔为大池阔百余步,今淤塞成小涧”。  《朝歌乡志》云:饮马池为“纣王坐骑到此饮泉之处”。

 

返回主页


版权所有:《肥泉古今》  《肥泉古今》编辑部与淇县之窗主办   栏目主持人: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