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太和泉·泉头
 

岳武佐

 

         河南省淇县城西北二里许有太和泉。泉头村就在太和泉池北侧,紧密相连。村因泉而得名,泉也应该因村而扬名。因为“泉”是水源,是地下水。“头”有初、始的意思,也有第一、最先的意思。所以,泉头就是泉的开始,泉中的第一。然而,泉却没有因村而扬名。在淇县一般人知道泉头村,泉头村有泉。这个泉叫什么名子,知道者不太多,它是否是名泉,在全国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就更无人知晓了。
        王国维《水经注校·淇水》曰:太和泉源水,水有二源,一出朝歌城西北,……其水南流,东屈,迳朝歌城南,又东,与左水合,谓之马沟水。一出朝歌城北,东流南屈,至城东,又东流,与美沟合……其水更迳朝歌城北,又东南流注马沟,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也。故卫诗曰:“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毛注云:同出异归为肥泉。《尔雅》曰:归异出同曰肥。《释名》曰:本同出时所浸润,少所归,各枝散而多,似肥者也。犍为舍人曰:水异出,流行合同曰肥。今是异出同归矣。《博物志》谓之奥水。……然斯水即《诗》所谓源泉(王校倒勾为“泉源”)之水也。故卫诗云: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卫女思归,指以为喻。淇水左右,盖举所入为左右也。《一通志》曰:泉源水在淇县南,亦名阳河,即古肥泉也。
        明·嘉靖二十四年《淇县志》曰:折胫河,源出本县西北五里许泉儿头,东南流入卫河。昔商纣折朝涉之胫即此,故名。.
        从此我们知道:肥泉、泉源水、奥水、太和泉源水、阳河、折胫河是同一条水。
        太和泉源水,为什么后来不叫肥泉也不叫奥水,而又叫成了太和泉源水了呢?因为这条水是由泉头村附近的泉水汇合而成的,其中太和泉最大,是代表,.为了突出太和泉就在泉源水前加上太和泉,就成了太和泉源水了。水,有河流之意,如淇水、奥水、泉源水等。
        太和泉既然在二千六百多年前就很有名了,为什么至今却默默无闻呢?号称天下第一泉的山东济南的趵突泉,“始见于《水经注》”,宋时“乃有趵突之称”。比太和泉晚多了。从历史角度讲,太和泉应是天下第一泉。从水源来讲,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地下水的过量抽取,太和泉干涸了。实际上趵突泉也干涸了。拿附近的名泉辉县的百泉、安阳的珍珠泉来说,也都干涸了。这些都不是太和泉无闻的原因,太和泉无闻的唯一原因是,政治中心远离了它。殷纣时期,朝歌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周时,朝歌作卫都四百年,是卫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卫国迁都之后,朝歌逐渐破败。到汉时还是个县城,“魏齐来,移属卫郡。河朔径途,东出钜桥。朝歌遂墟。天兵南下,钜桥正途亦废。太行东接浚郊,莽为林噬。行者佥山取捷,蹑足于兔蹊鹿町之间。又分野当相、魏、汲三会之郊,盗贼囊橐其间,日御人为寻常事。邦君、邑长顾目前且不遑,奚远图哉!故肆行恣睢,莫敢谁何。”(《淇县志·淇州建周府君祠记》)荒废八百年之后,直到元宪宗五年,“国家经略江淮擢行台周侯,充诸道转运诸军储使置司於胙,道出朝歌,登鹿台遗址,顾其河山,爱其沃壤,且叹:夫梗阻若尔。慨然怀辟易兴除之志。”周惠才在朝歌建淇州。明洪武元年又置淇县。解放后,五四年到六二年淇县又并入汤阴县。事实证明:朝歌城繁华,太和泉就在一定程度上出名,就美丽。朝歌城荒废,太和泉也荒废。人民衣不暖,食不饱,谈何游山玩水,谈何旅游。徒有美景亦枉然。
        尽管太和泉没能在全国出名,它为泉头村的百姓以及朝歌的百姓带来许多好处。首先是灌溉和航运,太和泉源水原来流入淇河,后来流入卫河,流域可灌溉数千亩土地良田,还可以通舟楫,搞运输,给人民带来很大好处。它的灌溉效果好极了,竟然惊动了皇帝,李刺史树基奉檄视察太和泉源水。其次给泉头村的民众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太和泉是泉头村的水缸,做饭时在汩汩涌出的泉尖上舀一盆水就可做饭,又是村民的淘菜盆,用菜筐在汩汩涌出泉尖上冲一冲,菜就干干净净了。冬天洗衣,夏天洗澡,可方便了。再次,这里有龙王庙,祷雨辄应。每年二月二有庙会,人们来此烧香赶会。平时,特别是春季,如果人们有了闲情怡致,不少人也来此观泉看景。这也给泉儿头村民带来一种自豪感。所以泉儿头村民对太和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1987年太和泉出现有史以来第一次干涸,后来又有水涌出,但终因附近建厂太多,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泉水绝迹,无复旧观。盼望太和泉旧貌重现,成为人们的奢望。
        近年,泉头村有幾位老人,被太和泉的历史文化所感动,决心要重现太和泉池,让它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好去处。祝老人的美好愿望实现。

返回主页


版权所有:《肥泉古今》  《肥泉古今》编辑部与淇县之窗主办   栏目主持人: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