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前言与后记
 

关永江

  前言
    淇县地处豫北平原,古称沫邑,商王帝辛(纣)易名朝歌(意为高歌黎明,喜迎朝阳,蒸蒸日上,兴旺发达),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远溯7000年前,先人已在这片热土勤劳耕作,繁衍生息。迨及殷商后期,曾为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代帝都,又为西周卫国400来年之国都。尔后或州、或郡、或县,更迭设置。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智慧、纯朴的淇地先民在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朝歌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经史有载,脉络可寻。淇县人杰地灵,东临淇水,西依太行,风景如画,文化底蕴深厚,泉头村就是一例。泉头是淇县铁西区的一个行政村,古时称肥泉,后称泉儿头,因是泉水的源头而得名。肥泉是中国历史名泉,远古时就已形成。她主要由左泉(三和泉)、中泉(太和泉)、右泉(饮马池)组成。
自古就是著名的景区,这里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水域宽广,波澜壮阔,或垂钓或荡舟,兴趣盎然,使人流连忘返。殷商晚期帝辛(纣)常携妲己来此游玩,并在右泉筑堤作池饮马浴马,始称饮马池。折胫河源于肥泉水,古称澳水、泉源水,属内陆小河,本不著名,后因纣王与妲己观早涉折樵夫之胫验髓而得名,随之名扬天下。卫国时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自幼就喜欢和伙伴来肥泉嬉戏玩耍,肥泉的美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远
嫁许国后,思乡之情每日俱升,她在《泉水》一诗所咏:“我思肥水,兹之永叹”,可见一斑。肥泉、折胫河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历朝各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新中国建后,仍不断有外地人来肥泉游览观光,研究古碑文、拓片者居多。可惜“文化大革命”中,大多数古碑被毁,自然景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肥泉也因新建工厂大量抽水,于1987年后导致泉水绝迹,无复旧观。但肥泉做为中国历史名泉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
    编辑《肥泉古今》旨在向人们展示肥泉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肥泉是古朝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生活在这片热土的人们都了解她的历史渊源,使之与时俱进,代代相传。



                                          概述
                                           一
    淇县位于豫北,在北纬35‘30,05"和东经113’51 23"至114‘17,54"之间,西依太行与林州市连山,东临淇河与浚县共水,北与鹤壁市淇滨区毗邻,南与卫辉市接壤,总面积567.43平方公里,北、东、南有淇、卫、沧三河环绕,古时为水陆交通要冲,至了清末仍有驿路,今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县城位于铁路东侧,以县城为基点,北至首都北京567公里;南至省会郑州127公里;东至滑县31.2公里;西南至卫辉市28.7公里;东北至浚县城32.5公里(均为路程距离)。交通十分发达。
    “肘山腋水,地形爽垲”是淇县地形的特点。西部为山丘地区,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最高山为三县脑,海拔1019米。东部为平原泊洼地区,有著名的良相泊滞洪区。最低点为淇、卫河汇流口,海拔63.8米。境内东有淇河;中有恩德河、赵家渠、折胫河;南有沧河,均经卫河入海。
    气候系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9℃,极端最高42。5‘C,极端最低一18.0‘C。年平均无霜期209天。日照时数2149.5小时,有效积温5165.7℃。年平均降水量605.2毫米。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
    全县设四乡、三镇、一区。即桥盟、庙口、黄洞、西岗四乡;朝歌、高村、北阳三镇;铁西区。全县辖175个村委会。总人口252650人。民族有汉、回、蒙、满、藏、彝、布依、白、土家、傣、黎、拉祜、水等族。
    全县有耕地322920亩,其中水浇地289850亩,占总耕地的89.75%。土地肥沃,盛产小麦、玉米、棉花等。名贵特产有淇河鲫鱼、缠丝鸭蛋、无核枣。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白云石、石膏、气化铝、石材等。工业有机械、纺织、水泥、造纸、电力、化工、建材、服装等厂。

                                             二
    淇县古称沫乡,  《诗经•桑中》云: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所指沫乡即此地。
    古沫乡地处古黄河北岸,经夏至商,迅速发展,渐具规模,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史记•周本记》正义云:  “沫邑,殷王武丁始都之”。“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今本竹书纪年疏正》云:  “武乙三年自殷迁都于河北,十五年自河北迁于沫”。帝辛(纣)时,因境有朝歌山将沫易名“朝歌”,即高歌黎明,喜迎朝阳,蒸蒸日上,兴旺发达之意。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兴师克商,在王都朝歌畿内之地设“三监”,监管武庚及殷商遗民。三年后,武庚、管叔、蔡叔反周叛乱,被周公旦平定,并改三监之地为卫国。成王封康叔为卫君,仍都朝歌。直至卫懿公被北狄攻杀,历15君达383年之久。时至秦末,项羽封司马印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西汉始置朝歌县,王莽曾改名“雅歌”,东汉又复朝歌县三国魏置朝歌郡,晋改朝歌县。隋改卫县,唐、宋、金因之。元立淇州。明废州置淇县,清因之。1912年以后直至新中国成立仍为淇县。1954年并入汤阴县,归安阳地区
管辖,原城关改为朝歌镇。1962年8月恢复淇县建制。1983年归安了市管辖。1986年元月18日归鹤壁市辖至今。

                                              三
        淇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风景优美,自古就是旅游胜地。悠久的历史形成的人文景观,在境内星罗棋布,令人情思绵绵,心驰神往。朝歌古城、卫国故城墙、摘心台、鹿台、云梦山、灵山、鹰犬城、淇水关、肥泉、折胫河、轩辕坟、纣王墓、荆轲冢、水帘洞、三仁祠、箕子庙、康叔祠、淇园……以及历代碑刻,都是怀古发幽、研究中华  ,民族文化历史的资料宝库。因此历代名人显贵、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多次到淇地讲学。汉章帝刘煜千里迢迢来淇喜游淇园,流连忘返。三国魏曹植来朝歌旅游,并亲自为浮山题写碑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初唐四杰”中的骆宾王、诗人胡曾、文学家柳宗元、陈子昂、考功员外郎宋之问、诗画家王维、名诗人太子少詹沈俭期、名诗人西川节度使高适、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哲学家邵雍、龙图阁学士王十朋、学士范成大、元代文学家王恽、明初政治家、谋略家刘伯温、兵部尚书于谦、都御史陈洪漠、“景泰十才子”之一苏平、礼部右侍崔铣、大学士许讚、桂川人通判窦文、山东副使裴骞、清代贵州巡抚闫兴帮等,都曾来淇或隐居或游览,留下许多赞美淇地的宝贵诗篇、碑文或题记。    ’

                                      四
    肥泉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名泉之一,远古时期就已形成,古称澳水、泉源水,泉头村因在泉源水之源头而得名。《水经注》云:“泉源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城西北,南流东屈,迳朝歌城南。又东与左水合谓之马沟水;一水出朝歌城北,东流南屈,至其城东,又东流与美沟合,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博物志》:“谓之澳水”。肥泉为三个涌泉的总称。据《淇县志》记载:明嘉靖四年(1525),肥泉有三源,中曰太和泉,在东泉头村南,泉自地中出,积为方沼,横45步(约74米),纵22步(约37米),足见泉水之大。县丞王山浚成大河,以便民利。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知县蒋行义新浚了太和泉,与右泉饮马池水合。据清光绪二十六《淇县舆地图说》记载:饮马池亦名浴马池,在西泉头村东偏南,昔为大池,阔广百余步,今淤塞成小溪。左泉为三和泉,水自东北来入之。三和泉距太和泉里许。分二渠,一南流人入折胫河,一东南流,经稻庄北入城壕。三源既会,水源充足,可灌田数千亩。太和泉是肥泉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出水量最为壮观,历史上也最为著名。
    折胫河是淇县内陆小河。发源于泉头村肥泉,流经桥盟乡、朝歌镇、北阳镇、西岗乡,入卫河,全长19.8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折胫河由于源于肥泉,除古称肥泉、澳水、泉源水之外,还随着岁月的变化又称阳河、勺金河、太和泉水。许多历史文献都对折胫河进行了详细记载。明嘉靖二十四年《淇县志》云:  “源出本县西北五里许泉儿头,东南入卫河。昔商纣折朝涉之胫即此,故名。一名太和泉,又名阳河。嘉靖四年分凼道,委县承王山浚成大河,以便民利,通舟楫。《一统志》云:“泉源水在淇县南,一名阳河”。《寰宇记》载:“阳河在卫县西北平地,即纣折朝涉之胫于此。亦名折胫河。千百年来,折胫河经多次疏浚,防旱涝、灌良田,通舟楫,给淇县人民带来不少福祉。
    清同治十二年(1873),河南巡抚钱鼎铭再浚之。自太和泉至西沿村,凡四千六百余丈(约合15180米),深七尺(约2.1米),宽二丈六尺(约8.6米),历时半年,耗银六千八百两。因折胫河不可垂训,故易名勺金河。钱鼎铭亲自撰书勒石立于太和泉畔,垂训后世。此碑至今保存完好。历史上虽对折胫河进行了多次疏浚,都没有留下翔实的记载,唯独钱鼎铭对这次疏浚作了翔实的记述,这也是我县水利史上较早的文字记载,而且被载入《清史稿》。
    肥泉古时风景如画,泉水叮咚,吸引了许多皇亲国戚来此游玩。殷纣王帝辛看中了这块宝地,经常携妲己来游肥泉,并在肥泉之右泉筑堤岸作池,为马匹饮水浴身之用,故名饮马池或浴马池。更因纣王把过河的一老一少两个樵夫折胫验髓,博妲己一笑而名扬天下。肥泉这条小河也因此易名折胫河。卫国时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
        自幼常来肥泉和伙伴在此嬉戏钓鱼泛舟,流连忘返。她在《泉水》一诗中所咏: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即指泉头之泉水。明朝嘉靖时泉池前有观澜亭一处。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于肥泉景色宜人,县令曾将武公祠移建泉池南。民国时期,肥泉池内鱼颇多,大者尾重数斤,村民多取鱼为办学之资。1958年浚深建渠,可灌溉稻庄、石桥一带耕地。1987年10月曾出现有史以来第一次泉水涸竭。后虽有泉水涌出,终因附近建工厂大量抽水,导至泉水绝迹,无复旧观。但肥泉作为中国历史名泉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

                                      五
        肥泉儿女从古至今,靠着勤劳耕作,繁衍生息,代代相传。新中国建立后,肥泉儿女凭着坚定的信念,依靠党的政策,前赴后继,战天斗地,使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党的农村政策更加深入人心,肥泉儿女的精神面貌也为之焕然一新。如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变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新型农村,人民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肥泉儿女并不满足现状,正酝酿利用肥泉深厚的文化底蕴,借助招商引资这个平台,在泉头村建立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会议、餐饮为一体的大型玩乐场所,以实际行动贯彻县委“三大战略”方针,彻底改变过去单一的种植模式,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深信肥泉的明天会变得更加美好。

 

后记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古都朝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国家级文保单位二处,省级文保单位六处,可圈可点之处枚不胜数,生活在这片热土的人们都应该了解淇县的历史渊源,都有义务和责任促进古朝歌文化的研究和发展,使之与时俱进,代代相传。
       《肥泉古今》的编纂和印刷得到了铁西区泉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村民耿王保、牛永福、牛山嶺、潘和义四位年逾古稀的老先生的无私奉献,使我们受益,使我们感动。他们那种热爱家乡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为了促成《肥泉古今》编纂和印刷,他们不顾年事已高,不辞辛劳往返乡村与县城之间,而且还收集和保存了历代遗留下来的古残碑,为了肥泉景区开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肥泉古今》之所以能顺利编纂印刷,四位老先生功不可没。
       《肥泉古今》的编纂,得到了县旅游局、县档案局、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县地名办公室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从收集资料到编辑成书,是一项艰苦复杂的文化工程。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深感时间短,资料匮乏,加上学识和水平有限,虽然大家尽心竭力,但难免瑕疵,诚望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不吝赐教。

返回主页


版权所有:《肥泉古今》  《肥泉古今》编辑部与淇县之窗主办   栏目主持人: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