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史迹丛书《南关索古》---淇园工作室编

今天是:   

主页 序言 封面 目录 插图 附录 编后记 封底
     

高登与高登桥


高登与高登桥

(淇园工作室王之珩撰文) 

在四百五十多年前,淇县南关西南三里许的折胫河北,建有一座高登桥,明清县志上都有记载。过去,每到雨季,淇县城内积水通过东西两条排水沟——龙须沟排到城外。南关村南一带为县城南郊,地势低洼,而且恰好位于两条龙须沟包围之中,因而常常道路积水,泥泞难行。高登桥建在这一路段的南北官道上,对于方便交通居功至伟。

熟知高登桥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座桥是以人命名的。倡建此桥者是明代嘉靖年间北阳德高望重的老人高登。据小北阳村《高氏家谱》记载:“高登,虎山,三子,字淇园,明朝隆庆年间卒。乡耆,好义乐施,捐资建桥,邑令张公宜,题碣曰高登桥,有记载。”

岁月转瞬,沧海桑田。如今高登桥已毁,只留下高登桥创建时的石碑,记载着高登事迹。上世纪五十年代,石碑被南史庄农民运至村西头大柳树下,酣然沉睡半个世纪,2002年我县文史工作者曾对其做过考察。通过考索模糊不清的碑文,四百五十年前那个感人的故事才重新变得清晰起来。

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淇县出现洪涝灾害,南关南段官道被山水冲决长达两三里,淤泥积有数尺深。由于地处官道,来往官民车辆众多,跋涉泥水之中,民众苦不堪言。那一年正赶上郡守到淇县视察,要从南关进城。新任淇县知县张宜只好指挥附近村民用木床、凳子、门板等物什暂且铺平道路,使郡守依仗通过。但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事后,张宜为此伤透脑筋。因为他刚刚到任,如果急于大兴土木,可能会引起多方猜疑。

这时,高登站了出来,他对民众说:“知县是我们的父母官,我们都是他的子民,天下哪有子女不为父母分担忧愁的道理呢?”于是他变卖家产,拿出百余两银子,用于修桥铺路。众人都被他的高尚义举所感动,纷纷响应,加入到修桥队伍中。他的亲戚资助车马,族人出工出力,从县西灵山运来石头,前后耗时几个月,终于将路垫高,石桥也宣告竣工,饱受泥泞之苦的来往民众无不为通途大道欢呼雀跃。而此时的高登,由于家财用尽,只好在官道一旁搭建了几间房子栖身,从此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高登乐善好施、毁家纾难的事迹感动了一方,第二年春天,知县张宜为表彰高登的卓行义举,传扬高登美名,特地在官道桥头立下石碑,为这座石桥取名高登桥。

现存的石碑两面刻字,碑阴为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淇县庠生徐周撰写的《创建高登桥碑阴记》,知县张宜率众僚署名;碑阳为万历乙卯年(万历43年,公元1615年),淇县知县卜应第重刻,“高登桥”三个大字位于正中醒目位置。

记载高登事迹的除了这通石碑,还有收入清乾隆十年《淇县志·艺文志》的《高登桥记》,作者同为嘉靖二十四年庠生徐周。现将该文附后,以供读者参阅。

 

附:

清乾隆十年《淇县志》卷八艺文志

高登桥记

邑庠生  徐周

淇邑道冲子午①,轮蹄②络绎。城南三里许有洼,下处官道,旧为山水冲决,泥深数尺,行役者艰于厉揭③。义斋张公来尹④兹邑,会郡守欧公按部⑤,居民携榻凳及户扉,乃得渡焉。嗣是,侯⑥忧甚。乡耆高登语人曰:“明府,父母也;吾侪⑦,其子也。天下有为人子而不分父母之忧者乎?”遂出百余金,鸠工琢石于灵山,姻友助车辆若干,族人助夫役若干,越数月而工告成矣。向之病涉者,今称便云。张公不忍没其美,故不以他名名之而名为高登桥,谓前无是桥,有之自高登始,故以名其人者名桥也,命勒诸石⑧,以告往来渡是津者。余按,高,姓;登,名;淇园,其字也。世为淇之北阳人,轻财乐施,人共称之,举义民于乡饮。时嘉靖二十四年乙巳春三月吉旦。

【注解】

①道冲子午:冲,交通要道;子、午,分别为天干第一和第七位,在旧时星象中,子午指南北方向。

②轮蹄:指车马。

③厉揭:涉水。连衣涉水叫厉,提起衣裳涉水叫揭。

④尹:治理。

⑤按部:巡查部属。

⑥侯:指张宜。侯为尊称。

⑦吾侪:我们这些人。

⑧勒诸石:刻在石碑上。

 

 

淇县史迹丛书《南关索古》---淇园工作室编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授权独家刊载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