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热线

纣都朝歌 卫都朝歌 淇史研究 史料汇编 历史文物 百家争鸣

horizontal rule

灿烂的朝歌文化遗址
耿青岩


    淇县古为朝歌,系殷末帝都,有城垣三道。所谓朝歌遗址,即指残存的三道城墙,内含丰富的古代文化。
    第一道城墙南北约四十里。北门在距县城二十余里的高村桥<殷纣时称洪水关),南门在仓河北常屯村,距县城十八里。高村桥附近保存的勺夯土痕迹尚可看清。花窝遗址、石河岸遗址皆在这道城墙附近。
    淇县火车站东侧的城墙是二道城,俗称老城。南起稻庄,东至付庄。现存城墙高出地面五米许,阔80余米,夯层夯窝十分清晰。夯层厚八公分、夯窝似馒头顶状,排列整齐。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二日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一百余名专家、教授、学者对城墙进行实地考察,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从夯层夯窝分析,普遍认为是商代遗址。城墙内含丰富,残破陶片比比皆是。能变出器形的有粗绳纹厚胎短足鬲万,鬲足,细柄豆,盆、瓮的残片等,多系春秋战国的遗物,还有汉代的板瓦和筒瓦。
    二道城就是淇县周围的夯土城。城墙西北隅城壕断壁上有堆积很厚的灰土层和灰坑。陶片遍地皆是。采集到的遗物有蓝纹、绳纹、方格纹和磨光陶片,三角形鼎足,并发现—件比较完整的薄胎磨光黑陶带耳杯。这些均为龙山文化的特征。细绳纹高足鬲残片和细绳纹砂质折沿罐残片,具有郑州商代二里岗文化特征,也有安阳殷墟常见的短足鬲的足和目沿,还发现—件比较完好的带齿蚌镰。在摘心台偏西部的壕沟断层上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堆积。除有大量陶片外,还有许多骨器和骨骸。
    从上述资料断定,胡歌文化遗址内含丰富,既有新石器时代、殷商时代的文化遗址,又有春秋战国和汉代的文化遗存。但是均未作过正式发掘,可以断言、如果经过发层、对各种:文化面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将会搞的一清二楚。无疑,对研究商代历史也将会提供大量的资料。

返回上页

淇县热线 淇县科技文化局、淇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联系电话:0392-7226048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本栏目主持人: | 武佐
、巧琴   |   设计:老农  |  电话:0392-7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