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热线

纣都朝歌 卫都朝歌 淇史研究 史料汇编 历史文物 百家争鸣

horizontal rule

扯 淡 碑


石同勋 裴灿敏


    扯淡碑是淇县名胜之一。此碑虽不高大,造型又不奇异,只因碑阳刻有“扯淡”二字,却远近驰名。凡来淇者,无不慕名观赏,以饱眼福。这碑原在淇县北下关八角楼西侧。文化革命中碑被推倒砌于农机公司井台上。1984年4月迁入摘心台。因石质不坚,义风蚀严重,碎为数块,现巳粘结竖起。
    碑高1.77、宽0.89、厚0.19米,园首。碑阳上端两行横字:“再不来了”、“扯淡”。下竖书五行隶书70字。中间大字为“泰极仙翁脱骨”;左右两侧小字是翁燕入,水木氏,明未甲中访道云蒙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于等不敢再赘,翁生刁;言寿,莫考其纪,或日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人立。”碑阴三行行草铭文。中间大字“为善最乐”,右侧小字是“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侧小字是“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应灵自然间”。
    扯淡碑在淇县妇孺皆知。因碑文奇特,藏头露尾,扑溯迷离,好象是大彻大悟之语,实则,通观碑文,思想基调是道家的无为消极灭世思想,还颇沾点江湖术土、风水先生的仙气,思想杂芜,格调不高。
墓主何许人也?然何到此修真?又为何如此厌世?剖析碑文,便一目了然。
    “翁燕人,水木氏”。墓主人是今北京附近人,姓水木氏即姓沐。叫什么名子,不知道,道号“泰极仙翁”。“翁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日一十有二纪卒。”纪是古代计年的单位,十二年为一纪,那么沐氏活了144岁。什么时候到淇县呢, “明末甲申访道云蒙修真”,明末甲申当是明代崇祯甲申17年,即公元1644年到淇县云蒙山修行。 “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这句话正道出了沐氏来云蒙访道的隐情。明末甲申正是李白成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吊死煤山明朝灭亡的时候。“甲申记矣”就是这一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故“予等不敢再赘。”在这个时候跑到“云蒙修真”,正说明沐氏慑于农民运动的声威不得已而为主;也告诉我们他的身世,不是明朝的勋臣,就是勋臣的后裔,是统治阶级的一员。因为农民运动,不仅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同时触及了他的利益,破坏了他高门大屋、锦衣玉食优裕生活。所以他对农民起义怕的要死,恨之入骨。为了躲避这场“灾难”,才到云蒙山这个世外桃园栖身,伺机东山再起,夺回已失去的天堂。但是历史的车轮不会倒退,尽管他活了一百四十四岁高寿,也不曾把前进的车轮倒转半圈。因此,道号“泰极仙翁”也就不足为奇了。“泰”是易挂名,乾上坤下,为上下交通之象。否与泰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和两种境界。既然是泰极,就要定向其反面。泰极否来,非常合乎自然辨证法。
    相传, “再不来了”、“扯淡’是沐氏生前撰写的碑文,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李自成的大起义使他从天堂跌落下来,访道云蒙再作挣扎又不如愿、最后发出彻底绝望的悲鸣。
    扯淡碑虽然从反面纪录了明代遗老遗少对历史前进的不满情绪,但却告诉我们——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历史的前进,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明末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返回上页

淇县热线 淇县科技文化局、淇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联系电话:0392-7226048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本栏目主持人: | 武佐
、巧琴   |   设计:老农  |  电话:0392-722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