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古代人物 近代人物 当代人物 人物传记 名人著作 人物评介 留言讨论  
     

王鸿江

 

王鸿江传略

 

     王鸿江,淇县留店寺村人,1937年生,1952年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教授。

       王鸿江弱冠之年,曾受业于淇县城关东街私塾老师葛老彦先生门下,从《百家姓》始起,历学《三字经》、《必须杂字》、《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告子》,并始读《诗经》,虽未能尽解其意,然中华民族古籍典章精华之熏陶,使其受益匪浅。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曾先后就学于淇县第一完小、留店寺学校、浚县卫贤学校、淇县西岗完小。1950年考入位于淇县东街的淇()()联合师范学校。1952年毕业后留校任职,此时已改称淇县师范,旋即改称淇县第一中学。此时他风华正茂,求知若渴,在众师友的鼓励下,于1954年考入安阳第一高级中学,毕业后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

      1960年他于南开大学毕业后,留校在明清史研究室工作,在著名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导下从事明清时期的古籍整理和历史研究,并协助郑天挺教授主持日常的组织领导工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叶,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与同室同仁奋力于纳入国家计划的《二十四史》之一《明史》的校勘、标点和训诂工作,此书由中华书局出版。此期间,他还与同仁合撰多篇关于明清史的研究论文,在当时史学界引起颇大反响。特别是《{明史)校勘札记》、《{明史)评介》等论文发表后受到史学界好评,认为资料翔实,论述精湛,表现了深厚功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使正常的学术研究被迫中断。兹后,待教学、秩序逐渐恢复,他出任南开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党总支领导成员,负责教学和科研的组织领导工作。

      1969年底,经友人推荐,组织调动,他离开了依依不舍的大学讲坛,到中共天津市委工作,开始了从政生涯。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兼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秘书长等职。在19934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市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兼任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书记,主管全市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的工作。

      在19985月举行的天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至今。

      王鸿江从政三十余年间,在处理繁忙政务的同时,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实际,体察民情,在各个时期都留下了许多有份量的文章和调查报告,有的在当时曾引起较大的反映。譬如,1970年他率工作组赴天津市河北区光复道副食品商店蹲点,当时正是文革时期,中央下发5号文件《关于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由于文件内容太“左”,造成许多问题。王鸿江从实际出发,敢于直言,正视问题,写了一篇调查报告,经人民日报内参刊载报送中央政治局。当时主持中央经济工作的李先念、纪登奎对这篇报告所反映的七个问题一一作了详细而明确的批示,并派商业部长范子瑜带领八名司局级干部来天津市河北区光复道商店调查,研究政策。他还参加了李先念在中南海召集的座谈会等一系列会议,并以天津市委、革委会的名义将有关意见上报中央。此意见在随后召开的全国商业工作会议上发表,在这个领域内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纠“左”的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曾是热门话题。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主要领导同志提出了“大进大出,两头在外,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经济发展战略思路,在全国引起颇大的争议。王鸿江在一次领导干部会上,就这个问题发表看法,他立足中国现实,实事求是,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7yii~、多视角进行剖析。他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映,也受到当时天津市主要领导人的赞许。随后,他被邀就此问题在不同场合作过多次演讲,并整理成《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思考》、《以整个国家为后盾,勇敢地进人世界经济舞台——关于天津经济发展战略的断想》等文,在《天津日报》等报刊发表,引起各方注目并获奖。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国内国际种种原因,我国经济发展低迷。此时,王鸿江在深入调查、认真剖析的基础上,撰写了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改进宏观调控,促进工业生产正常运行的几点认识》,此文在1990年天津市委内部刊物登载后,随即被中共中央办公厅《综合与摘报》第二十九期转载,引起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注意,当即派中顾委委员、原国务院秘书长杜星垣同志到天津与王鸿江多次交谈,赞同他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并召开一系列调查会,汇总意见后回京向中央报告。

      王鸿江参与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天津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酝酿和制定。如九十年代初,在其主持下,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对天津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调研,撰写成《天津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报中央批准后实施并全文在《人民日报》发表。他还就其中若干重要问题撰写成《九十年代天津经济发展战略管见》一文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管理世界》杂志发表,引起各方瞩目。在这期间,他还撰写和主持编写了内容广泛的文章和专著,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现实问题,公开发表文章数百篇,出版专著数十种。如专著有:《前进中的天津乡镇企业》、《协调发展理论与天津的实践》、《成功的启示》、《天津改革与发展问题》、《走向二十世纪的城郊经济》、《中国环渤海地区经济开发与合作指南》、《中国地区发展与产业政策》(天津卷)、《天津市情》、《世纪回眸——二十世纪的中国》,以及《党的建设丛书》等。在其长期主持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就调查研究问题发表过许多讲话和文章,曾多次收集印行成册作为全市办公室人员的参考书。1998年公开出版发行的《灯轮集》,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他关于决策调研与公文写作的探索和思考,在天津市有较大反响,至今仍是办公室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他主编的《调研与综合》一书,作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编辑的“党政机关秘书工作丛书”之一,1990年在全国公开发行,他还担任这套丛书的编委。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王鸿江主持天津教育、卫生、体育工作多年,在改革与发展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从教育观念、结构、投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估、招生考试改革、学校后勤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德育与党的建设等当代教育实践中涉及的一系列问题,立足当代实际,进行大胆理论探索和改革试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提倡素质教育、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以重点校为依托创建民办学校,对学校进行“三A”评估制度、大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治理学校乱收费、制止考试作弊、改善教师住房条件、治理基础薄弱校等成绩显著,颇有佳誉,在全国也产生了积极反响,许多省、市、自治区派人到天津考察学习。在此期间王鸿江在全国和地方报刊上发表了数百篇关于教育的文章,大部分收集到1998年公开出版发行的《朝歌集》中。他还创办了《天津教育报》,主编《现代教育学》及修订本、主编《天津教育改革与实践概览》、大学教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专著。

      在他从政的三十余年间,一直保持着学者的风范和习惯。如果说195555日在《光明日报》发表《评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问题讨论中的几种看法》作为他发表史学论文起点的话,那么此后在繁忙的政务间隙,仍不忘重操旧业,查阅历史文献,撰写史学论文。《论明初皇权专制的加强》一文在《南开学报》1981年第一期发表后,受到历史学界的注目。中国历史学会权威刊物《中国历史学年鉴》把它作为“有学术价值和代表性的历史研究论文”予以转载。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明史研究论丛》1983年第二辑收入他写的《关于{明史)的篆修思想》一文,是他多年研究《明史》的心得升华。

他广泛接触社会各界人士,兼任众多社会职务。如天津市劳动学会、社会学会、乡镇企业协会、中小学奖励基金会、老年书画研究会、家庭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名誉会长和院长。还受聘担任APEC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天津师大兼职教授、天津社科院兼职研究员等,还担任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艺学院、协合商贸学院等高等学校的名誉院长。

 

 

 

 

 

 

     
 

《淇县名人》是《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栏目之一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栏目主持人:王之珩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豫ICP备05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