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堂,淇县西岗乡卧弯村人。系著名乡绅,社交面广。1936年在外地突然死亡,家中知道原委后,用三个春秋的奔波,最终打赢了官司,给他讨回公道。
张信堂在家停棺三年,家里人为张扬这件事,就大办丧事。 请和尚,道士,各八名。请礼相四人,其中高庄赵佩荣知识渊博熟通丧礼和馔相知识。是这次丧葬中的主导者,全权总指挥。
请馔相六人,举人、秀才及头面人物。其中有张门女婿,淇门陈彦照,北大毕业,在教育部任职,这次他充当馔相。
请雕工艺厨师八人,汤菜厨师八人,配料人员八人。
糊纸扎,当时在县衙门口订做,计有:雄雌狮子一对,高头大马一对,打路鬼各一个(高两米)另糊大烟床一张,长两米。宽一米五,床上有卧人烟具,正在吸烟状。就此一项就费小麦十石(两千斤)。
馔相:即专门搀孝子的人,他的身价高昂,按当时每天二百斤小麦作他的生活待遇,一个人每顿开独桌席,吃不完带走。他专通多项礼节,腰束五尺长(整幅)白布。孝子跪时一条腿陪跪。如吆喊什么他暗示孝子执行。
乞丐头(俗称背挎蒌的)也是不请既至的客人,他将所有的乞丐召集一起,具体分工,谁看纸扎,谁拤铺草,谁打扫门外卫生。乞丐头叫马芝盖,滑县人,长住闫村(寺)庙内。他也上礼金:以五色纸,一把千子鞭到礼桌上报帐。随后将火鞭点燃,从内到外转一圈,表示为事主净宅,次日他也是一个人开全席,但剩余的饭菜平分给其他乞丐,夜间他一人栖息在门外起安全保卫作用。
整体人员分工,统由赵佩容全权指挥,拟定方案,某某管和尚、道士。一律按馔学覆行各人的职责。
光用礼相,不叫通献礼,礼馔相全用的叫通献礼。端馔:馔相三个人为一组,两班轮换,馔相身着大衫,外罩马夹,头戴礼帽,足蹬薄底朝靴,端馔时站到平台上(台高30公分,上铺白毡)台距灵位桌三米许,四处有鳖灯照明,直到天亮,馔相右手托一个盘子,上面放用水果雕刻好的小巧玲珑的花样,这三个馔相,站在台子的三角处,孝子跪在地上。这时礼相高喊:端馔开始喽。乐工奏乐,和尚、道士献艺,馔相互相会意,走一步停下,再走第二步。俗说 你真像端馔哩,一步踏不死一个蚂蚁,走一圈换一种食品。都不重样,与此同时礼相又高喊:孝子居哀!馔相搀孝子跪哭,又喊乐工奏哀乐,吹哑乐。和尚回绕平台手持木鱼敲打,口内喃喃诵经。街门外有两张方桌,桌上摞桌子,上放一把柳圈椅坐着一个和尚,上放装好的100个小白馍头,不时往下仍一个,大人和孩子挣抢此馍,据说吃了免灾。其他道士在台下献艺,扔钵扔手钗。
丧事的盛况惊动了四面八方的人,有浚县交卸,坊城的人,他们是涉水而来的,南至大李庄以北各村。北边有迁民以南的各村,西岗附近村庄等。场面之大,前所未有。房上站满了人,树上有孩子和年轻人,真是人山人海。后来统计此晚用棉籽油达百余斤,那时全是用鳖灯照明的。
席面,以前是六个人为一桌,每桌上六轮馍,席面是一色席。
海味席,是礼馔相专用的。
黑客。啥叫黑客,因为事大人多,有人趁水摸鱼,坐下大吃大喝。管事拿帐本对照,也无济于事。酬客席事后第三天上午设高档酒菜,请总管,礼馔相,帐房和有关人员,到家里说些客套话,吃好后赠送给每一位一份高档礼品。这场事下来预计花掉200 石小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