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朝歌

  殷辛之罪有莫须,殷辛之冤当解除
  商都朝歌 作者:燕昭安  
  sd200


分类目录

一、名家散论

二、商都朝歌

三、帝辛评论

四、牧野之战

五、殷商文化

 



殷辛之罪有莫须,殷辛之冤当解除

燕昭安

  

    几千年来,人们对帝辛商纣王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有的人说他是凶残暴戾、昏庸无比的恶魔,一无是处的反面典型;也有的人认为他是个很有作为、对中华民族发展史做出过不朽贡献的历史功臣。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准确地、科

学地来评价商纣王的功过是非呢?

 

残忍好色的商纣王

    商纣王帝辛是中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对商纣王的评价,有两个方面,一是有本事、有贡献;二是有过错、有争议。对商纣王的评价,历来都是褒贬不一。几千年来的主流舆论,把商纣王说成凶残暴戾、刚愎自用、无比昏庸的恶魔,反面典型。相反,从古至今也有很多学界名家为其鸣不平,认为商纣王是个很有作为、对中华民族发展史做出过不朽贡献的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共有皇帝400个左右,加上君主是848位。商纣王帝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形象鲜明、生动、富有传奇色彩的帝王。他以前的三皇五帝、夏禹、商汤、盘庚、武丁等等,时代都过于久远了,他们的形象都比较模糊,人们说不出来他们多少事迹和故事。帝辛就不同了,他的形象生动得多、丰富得多。但可惜的是,商纣王的形象是负面的,他的生平和事迹是被扭曲了的,是不够真实的,是存在很大争议的。

    我们普通人对帝辛的第一印象是暴君,提起他就想起“助纣为虐”、“刚愎自用”等等,好像他总是和这样的贬义词联系在一起。关于他残酷暴戾、荒淫无道的传说太多了。比方说他挖比干的心,说他敲骨验髓,还说他发明了叫作“炮烙”的酷刑。什么是炮烙呢?据说是在铜柱上涂抹膏油,下面燃烧炭火烤,叫犯人光着脚在铜柱上走,那铜柱又烫又滑,犯人那是一定要滑下去的,滑下去就跌到火炭上给活活烧死。

    据说商纣王还创造了一种刑罚,叫“虿盆”,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很大的坑,坑里放进去一些毒蛇、蝎子、蜈蚣等等毒虫,把人剥光了衣服扔进去。

    传说中的商纣王作为反面典型的另一点就是“贪湎酒色”。荒淫到什么程度呢?说他设酒池肉林,《史记》说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史记·殷本纪》) 把酒倒满了水池子,把肉挂得像树林一样,让大臣和宫女们赤裸着身体,在其间相互追逐嘻闹,唱“靡靡之音”,跳“北里之舞”,彻夜狂欢。

商纣王的再一个罪过,就是“好色”。于是苏妲己就成了商纣王变坏的原因,成了商纣王做坏事的帮凶,也成了商朝丢失江山的罪魁。所谓的“女人祸国论”,恐怕就是从苏妲己开始的。

明代的时候,有一个文学家叫许仲琳,他写了一部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神话小说的特点是什么呢?善于想象,极尽夸张。《封神演义》虚构了一些神怪人物,能上天入地,会呼风唤雨,什么千里眼、顺风耳,什么申公豹、土行孙等等。申公豹会“砍头飞升”,他的头被砍掉后能飞起来,然后再收回来安到脖子上;土行孙会“遁地而行”,一跺脚从土地下面跑了。这样一来,普通读者看《封神演义》,引人入胜,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独特,这个书给读者的印象太深刻了。经过《封神演义》一渲染,商纣王的形象更加一塌糊涂,罪人加恶魔,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时间越久罪名越多

 

    人们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商纣王的罪过,一开始并没有那么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越往后,商纣王的过错越大,加在他头上的罪名越多。

史学大师顾颉刚先生曾经写过《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顾颉刚先生讲:  

    现在传说的纣恶是层累积叠地发展的。时代越近,纣罪越多,也

越不可信。妲己的形象,原来得自西汉末年刘向的《列女传》。纣王所

谓的“淫暴”,原来出于《封神演义》等小说的艺术加工。

顾颉刚先生总结了一下,商纣王的罪名一共有70项,这70项罪恶都是怎么来的呢?三千多年前,周人的《尚书》中列了六大罪状,六百年以后到战国书中增加了27件事,又过了三百年到西汉书中又增加了23件事,到东汉时又增加了1事,东晋时又增加了13事,于是商纣就变成了残忍暴君。

    按照常理,一个人的罪过应该是最初比较多,越往后越被人淡忘,罪名应该减少而不应该增多。商纣王这个情况正好相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就针对辱骂纣王这件事,发表过自己的看法: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论语·子张十九》)

    意思是说:纣王的所谓罪恶,并不象传说的那么严重。周取代了商,怕天下人把坏的评价归到他们身上,所以极力宣扬自己而诋毁商纣王。子贡一方面是东周春秋时候人,是推尊周礼的儒家始祖孔子的得意门生;另一方面他又是黎地(今浚县)人,出生于商朝的京畿之地,所以他对商纣王的评价具有理性客观的成份。

亚圣孟子对武王伐纣这件事也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他说: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

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以血之流杵也?(《尽心章句下》)

    意思是:完全相信书本上的话,那还不如没有书。他说,对于《尚书》里面《武成》这篇文章,我就只相信其中的两三成。《尚书》中说武王伐纣,经过牧野大战,打得非常惨烈,残酷到什么程度呢?“血流漂杵”,血都流成河,能把木杵(木棒槌)漂起来。孟子就说,那假如周武王真是仁人君子,仁者无敌,天下是没有敌手的,现在为了征战殷商,竟然使将士们流那么多的血,这算是“仁义”还是不“仁义”呢,这怎么能让人相信呢?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孟子、子贡等著名历史人物,站出来替商纣王说过一些公道话。他们距离商纣王时期相对比较近,应该还是比较可信的。
    再往后,东汉时的
《风俗通·孝文帝》说:

    世之毁誉,莫得其实。审形者少,随声者多,或至以无为有。故

曰尧舜不胜其善,桀纣不胜其恶。桀纣非杀父与君也,而世有杀君父

者,人皆无道如桀纣。

    他认为,人世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不公平,往往不符合事实,真正认真研究认真思考的人少,而随着大流人云亦云的人多,甚至有的还无中生有。所以,《风俗通》认为,大家说起尧帝、舜帝好,越说越好,好得不得了;说起夏桀、商纣坏,越说越坏,坏的不可救药。《风俗通》说,都说夏桀、商纣王坏,但是他再坏,他们也没有把父亲杀掉自己篡位吧!那么你看看历史上有多少儿子杀了父亲的,有兄弟杀掉兄长的,为了篡取王位;这些杀父的弑兄的,反倒没有落下多少骂名。这显得多么不公平。

 

周武王给纣王戴了六顶大帽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对于商纣王的评价,走了两个极端。骂他的人,把他说成十恶不赦的妖魔;扣了很多大帽子。

    周武王给商纣王罗列的“六大罪状”,最早出现在《尚书》中,那里面的《泰誓》《牧誓》这些篇章列举了六大罪状: 1、酗酒迷乱;2、听信妇言;3、不用贵戚旧臣;4、登用小人;5、信有命在天;6、不留心祭祀。

周人给商纣王列罪状,是想办法把商纣王妖魔化,商纣王是妖魔,就证明我讨伐商朝、去打商纣王是正义的。发动战争必须师出有名,他得说明战争的正义性,得征取民心。

但是对这些罪状,后来有人认为不属实,不符合实际情况,并且一条一条的反驳,一条一条驳斥。

咱先说饮酒这个事,“酗酒迷乱”。东汉的时候,有个大学者叫王充,他写了一本书叫《论衡》,在这本书里,他就提出了质疑。王充首先认为“酗酒迷乱”这一条就不太属实。他说:

    《传》言曰:纣非时与三千人牛饮於池。夫夏官百,殷二百,周三

百。纣之所与相乐,非民必臣也,非小臣必大官,其数不能满三千人。

《传》书家欲恶纣,故言三千人。增其实也。

    什么意思呢?商纣王肉林酒池、三千人作牛饮,三千人在一起狂欢,他说那是不可能的。他分析说,和商纣王一起喝酒娱乐的,不会是老百姓,肯定是官员,而且是大官。而当时宫内一共有多少官员呢,夏朝的时候,够档次的能跟帝王接触的官员,最多不过百人,商朝的时候,最多二百人,周朝才三百人。所以说商纣王筑肉林酒池、三千人作牛饮,三千人能和商纣王一起饮酒作乐,王充认为这个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是欲恶纣”,“增其实也”,是有意污蔑纣王,是夸大其词。

王充还说: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周文王、孔子都是大酒量,都好喝酒,为什么单单批判商纣王爱好饮酒呢?

再看第二大罪状“听信妇言”,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朱人瑞先生认为:说商纣王听信妇言,那是反对派的造谣和周人的少见多怪。朱先生说,殷代有能力的女性是很活跃的,商代卜辞中出现的女性就很多。例如武丁的夫人妇好,能带领千军万马去打仗,这样的妇言为什么不能听?听信有见识的“妇言”有什么不可以呢?

再来看第三大罪状“不用贵戚旧臣”,这一条也是滥加的罪名。商纣王本身是帝乙的小儿子,因为他“才思敏捷,膂力过人”,又聪明,又体魄强壮,帝乙让他继承王位。这打破了原来长子继位”的习俗。微子是兄长,却没有继承得了王位,他是心怀不满的。所以很多史学家认为,所谓不用贵戚旧臣,是像微子启那样的贵族,那些失落的旧贵族在发泄私愤。

 

用现代历史观评价纣王

第四条说商纣王“登用小人”,这里面的小人不是从道德上讲,小人不是指地痞流氓,他指的是地位低下的人,没有出身没有地位的人。拿到现在来说,“登用小人”这一条应该说是进步之举。商纣王破格用人,曾经提升奴隶为大夫卿士,这应该是进步的措施。商朝中兴时的武丁,也曾经提拔奴隶出身的傅说当宰相,带来了国家的兴盛。可是这在当时,是不符合贵族集团的利益的。

商纣王的第五、第六大罪状“信有命在天”、“不用心祭祀”,有的史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大量出土的甲骨卜辞证明,在帝乙(纣父)、帝辛(纣)的时候,并不是不注重祭祀,帝辛对祖先的祀典仪式,比以前更加隆重、更加完备。

那么为什么商纣王落下这么多骂名呢?《吕氏春秋》给出一个说法,《吕氏春秋》认为,商纣王身披骂名的重要原因是亡国之主不闻贤。什么是“亡国之主不闻贤”呢?人们总是以成败论英雄,不管怎么说,商纣王是个亡国之君,亡国之君一般是没有人替他歌功颂德的。

现代学者评价商纣王,开始立足于新的历史观,用科学的理性的目光来研究商纣王。早在1959年的时候,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的朱人瑞先生,就写过一篇长达二万多字的文章,题目是《替商纣王翻案》,1959年5月在上海的《解放日报》连载。朱人瑞1906年出生,是甲骨文研究专家,曾经担任西北大学、郑州大学教授。

    在这篇长文中,朱人瑞先生引用大量的史料,进行了认真的考证,列举了大量的史实,认为“殷纣王有功于当时的人民,有功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应该替这位冤枉当了三千年反面教员的殷纣王翻案”。文章给商纣王总结了“五大功绩、四大优点”。

    那边是“六大罪状”,这边是“五大功绩、四大优点”,同一个历史人物,双方评价的分歧如此之大!此后,有许多学者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商纣王是对中华民族发展有很大功劳的历史人物。这中间也包括像郭沫若、李泽厚这样的学界泰斗。

商纣王在中国历史上的功绩,学者们总结了这么几点:

    一、结束了用奴隶殉葬的残酷制度,解放奴隶;

    二、征服东夷,免除了东夷对殷造成的祸患;

    三、殷人南下,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文化,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四、殷纣王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人;

    五、开发了东部沿海地区;

    六、打破了思想禁锢,尊重妇女;

    七、打破了家天下的用人制度,重视才能;

    八、发展了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

 

殷辛之罪有莫须,殷辛之冤当解除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看他的主流,首先要看他对国家的贡献,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对生产发展的贡献。商纣王对中国的统一,民族的形成,沿海的开发,新思想新观念新制度的形成,作岀过重大贡献,这应该是商纣王一生的主流。

我国著名的大历史学家郭沫若,多次在学术著作中阐述商纣王的历史功劳,他说:

    实际,这个人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非常之大

……中华民族之能向东南部发展,是纣王的功劳"(《今昔蒲剑》)

他还说:

        商代末年有一个很宏大的历史事件,便是帝辛经营东南,这几乎

完全为周以来的史家所抹煞了。这件事在我看来,比较起周人的翦灭

殷室,于我们民族的贡献更要伟大。这件事由近年来的殷墟卜辞探讨,

才渐渐地重见了天日。

    郭沫若在《访安阳殷墟》诗中说:

    偶来洹水忆帝辛,  统一神州肇此人。

      百克东夷身致殒,  千秋公案与谁论。

    郭沫若认为,中国的统一,神州的统一,是从商纣王开始的。他站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大角度,来看商纣王的历史贡献。

    郭沫若先生对商纣王的评论,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古人评价商纣王,往往是就事论事,从个人的品行和道德这个层面来评价。郭沫若先生站在了一个历史的高度,俯视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从民族发展、历史进步这个角度来看来评说。

郭沫若还写了一首《观圆形殉葬坑》的诗,诗里面提出三个观点。一是认为商纣王是解放奴隶的先驱,诗中说:

    勿谓殷辛太暴虐,奴隶解放实前驱。

二是认为帝辛在秦始皇之前统一了中州:

          但缘东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

      南方因之渐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

        ……

        秦始皇帝收其功,其功宏伟古无侔。

        但如溯流探其源,实由殷辛开其初。

其三,他认为以往加到帝辛商纣王头上的罪名,很多是“莫须有”,是冤枉的

    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须。

      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

      固当厚今而薄古,亦莫反白而为污。

      非徒好辩实有以,古为今用没虚无。

      方今人民已作主,权衡公正无偏诬。

      谁如有功于民族,推翻旧案莫踟躇。

    郭沫若提出商纣王有功于我们的民族,应该推翻旧案,还商纣王的本来面目。

 

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郭沫若是现代的大历史学家,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有说服力的。

   另外,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毛泽东主席也多次评点商纣王。毛主席晚年对读史、评史兴趣很浓厚,见解很独到。对商纣王这个历史人物,毛泽东主席也多次讲到他,多次评论他。毛主席赞赏商纣王,把他看做一个文武双全的历史功臣。1958年11月,毛主席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谈话中说:

    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

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

历史上是有功的。

1959年6月22日,毛泽东同吴芝圃等人的谈话中又说:

    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比干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微子

反对他。纣王去打徐夷(那是个大国,就是现在的徐州附近),打了好

几年,把那个国家灭掉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

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

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不投降。

    可见毛泽东对商纣王是充分肯定的。

    针对商纣王失败的原因,毛泽东主席也认为是商朝出兵东夷、内部空虚、周武王乘虚而入造成的。陈晋主编的《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记录了毛泽东的话说:

    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

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

    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坚持公正、客观的价值标准。我们重新认识商纣王这个历史人物,应该从多维历史角度探讨商纣王的功绩和失误。商纣王毕竟是三千年以前的一个古代帝王,肯定他对历史有过贡献,并不是说他就多么伟大,不是说他就没有错误,没有缺陷。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他。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转载            站长:郑厚德             版权为淇县政协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栏目主持人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