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朝歌

  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讨论(节选)
  商都朝歌 作者:黄盛璋  
  sd200


分类目录

一、名家散论

二、商都朝歌

三、帝辛评论

四、牧野之战

五、殷商文化

 



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讨论(节选)

黄盛璋

 

    1976 年陕西临渔利簋出土以后,我去见郭沫若院长,向他请教。拓片上“夙”字不清楚,解释也有异议,他不仅确定为“夙”字,同时还讲解了利簋的重要价值,铭文有关史实,岁祭与贞卜制度,特别是详细地讲了铭文中“岁鼎(贞)克闻(昏)夙有商”这个关键地方的读法和意义。他指出:“鼎”即“贞”字,甲骨文“贞”字皆作“鼎”(按金文“鼎”亦多借“贞”字,是“鼎”“贞”互用之确证)。“岁”是祭祀名称,卜辞多见,毛公鼎有“用岁用征”《, 书·洛诰》有岁文王和武王骍牛各一《, 逸周书·作雒》也有“王既然归,乃岁”。铭文“岁贞”当为用龟贞卜而先祭祀。“闻”“昏”西周铜器通用“, 昏夙”即早晚“, 克,昏夙有商”,是用龟卜贞问:“克不克?能不能早晚有商国?”此种用法,与甲骨卜辞句法同。

    甲骨卜辞在问辞的后面,尚有占辞,即占视卜兆,对所贞问之事,看得到的答复是肯定或否定,两者字句可以完全相同,只是问句与肯定句不同。铜器为字数所限,仅有“克,昏夙有商”,因此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卜史占视龟兆所作肯定的答复。甲骨文中有“岁卜”,于省吾先生巳举两例,证明“岁卜”、“岁贞”连用“, 岁”多为何贞卜有关之祭祀,并由卜史主持。利是右史,甲子这一天战争开始前,由他贞卜,所以战争胜利以后武王赏他铜,他用王赏赐的铜作了利簋,并记载了事情发生的经过。

    “昏夙”为周代常语,后代还沿用,只是词汇略有变化,但意义相同。《诗·行露》“岂不夙夜”,郑笺:“行事必以昏昕”,疏:“夙即昕也,昏昕即昏夙”。可见“昏夙”古代为连语,等于“昏昕”、“旦暮”,即现代所说的“早晚”。

    这样解读铭文,不仅文通字顺,而且前后事实也都能联贯起来,利为什么要作器记武王征商和岁贞,武王为什么要赏利金,都得到合理解答,所以,我认为郭沫若同志的解释是非常妥适的。

    根据利簋铭文,我想谈两个问题,一是利的职官身分和“岁贞”的关系,一是有关历史地理问题。 

      一、关于利的职官身分和“岁贞”的关系

    作器者自称为“又吏利”。“又”即“右”字初文。利是“右史”,职掌贞卜祭祀等事,由于贞卜灵验了,所以武王赏赐他。如把“右史”读为“有司”,铭文前后就无联系了。

    《书·洛诰》:“王在新邑烝祭,岁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命作册逸祝册,惟告”,作册逸即史逸,证明岁祭确有史参加。《金縢》:“乃告大王、王季、文王,史乃册祝曰”,说明祭祷祝卜,都有告辞,由史官书写(册)和宣读(告祝)。“岁贞”兼祭祀与占卜,所以必须有史。

    甲子前六日,武王在孟津誓师,就曾用卜。《国语·晋语》:“吾闻之《泰誓》故曰:朕梦协朕卜,……戎商必克”,武王用梦和卜来坚定兵士必胜的信心,此必在泰誓誓师之前。由此可以推断,牧野誓师,事关决战,不能不卜。

    最后有一问题必须解答,即:甲子誓师前,决战在即,能否举行岁祭?实际上岁祭乃是祭祀祖先。《墨子·明鬼》“岁于祖考,以延年寿”,是春秋战国之际犹行于民间,可隆可简。武王“为文王木主,载以车中军”“, 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车中木主皆为临时,岁祭亦必简单,是可以举行的。

      二、关于历史地理问题

    利簋铭文记载,甲子后第八日“辛未,王在■■,锡利”。短短八天,只能处理完毕纣都问题,因此,■必为离纣都不远的一个重地。考祭■在何处,首先必须确定纣都。

    古籍都说纣都朝歌,惟《史记》正义引《竹书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至沙邱,皆为离宫别馆”,后半乃“正义”所加,意在调和朝歌与殷墟两说之矛盾。武王克商时纣都究在朝歌或仍在安阳,我们认为凭下列三事可以解决。

    l、武王誓师与纣师交战皆在商郊牧野。牧野乃一地区之名,《水经·清水注》:“(仓水)东南历坶野,自朝歌以南,南暨清水,悉坶野矣。”清水即今卫河上,朝歌在今淇县,旧称朝歌镇,牧野即淇县以南至卫河以北之间地方。淇县距今卫河南北最近距离不过十公里,最远为西南至汲县城也不过三十公里,武王决战处应在商都城附近,所以纣师败绩后反走,当日即追到纣都,纣都只能在朝歌,不能在安阳殷墟。

    2、戊午师渡孟津,六天后,也就是甲子朝到了牧野。日行四五十里,六日可到牧野。如纣都在安阳殷墟,则距孟津将五百里,那就不是六日行军所能到达的了。

    3、《荀子·儒效》:“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至汜而,至怀而坏,至共头山而山坠,朝食于戚,暮宿于百泉,旦掩于牧之野。”怀即邢,汉为平皋,故城在沁阳东南七十里。共头山为淇水所出,即辉县北面的山,北当指路经山麓。百泉山即今辉县城北十里之百泉,由此东行至牧野,当在今淇县与汲县间的塔岗至顿坊店一带。以上行军路线完全向着朝歌,也牵涉不到安阳殷墟。

    商都城所在皆谓之商、商邑或殷。《逸周书·作雒》:“俾康叔于殷。”按康叔封于卫,都朝歌《, 史记·卫世家》所谓“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此“故商墟”显为纣都。由于朝歌称殷,很可能误会同在一地,所以就得出“更不徙都”的结论。

    《帝王世纪》说:“帝乙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安阳殷墟在迁都后当另有名称,但无可考。成王克商后,以旧商墟朝歌封康叔,安阳旧都殷墟自此全废,现在仅知《史记·项羽本纪》称为“洹水南殷墟”而已。

 

      本文原载《文物》1978 年第 6 期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转载            站长:郑厚德             版权为淇县政协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栏目主持人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