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朝歌

  箕子:中华文化第一子
  商都朝歌 作者:燕昭安  
  sd200


分类目录

一、名家散论

二、商都朝歌

三、帝辛评论

四、牧野之战

五、殷商文化

 



箕子:中华文化第一子

燕昭安

    商朝末期的箕子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品性上,他是道德高尚的君子、隐忍求成的智者;政治上,他表现出超人智慧,总结出一套影响深远的治国方略;思想文化方面,他提出的五行学说、天人感应学说以及王道学说等哲学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源头。后人把他称为“中华文化第一子”

中国古代的亚里士多德

箕子是帝辛(商纣王)的叔父,子姓,名胥余,官居太师,相当于宰相。孔子曰“殷有三人焉”,说殷商时有三位有道德有修养有品格的人,他们就是箕子、比干、微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湖南师范大学著名教授陈蒲清,出版了专著《箕子评传》,他通过大量史料研究,提出了箕子是中华文化第一子”的观点。陈老的这个观点提出后,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见反对或者质疑的文章。

“子”是先秦时期对大学问家、思想家的尊称。那么中华文化第一子箕子,这个提法的理由是什么呢?主要从两个方面讲:一个是时间上最早;古代对有知识有道德的人尊称“子”,诸子百家,有人统计189家流派。但是这个“子”,那个“子”,谁都没有箕子早。思想家哲学家称“子”的,箕子是第一人。第二个理由在于他对中国古代哲学、政治思想贡献大、影响大。我们说箕子是中华文化第一子,还不单单是他时间早,光早还不行,还得影响大。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当属儒家思想。孔子,孟子,以及他们之前的周公,都是儒家的鼻祖。然而,箕子是儒学的先驱,在箕子的思想中,可以找到儒学的根源和发端。  

咱们来看看箕子是怎样一个人物---

在品性上,他是个道德高尚的君子、隐忍求成的智者;

在文化上,他留下了《洪范》,是有著作传世的学者;

在思想上,他提出的五行学说、天人感应学说以及王道学说,是儒家思想和仁政思想的重要源头;

他开发古朝鲜,创立的“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900年;

他的《麦秀歌》,是中国第一首文人诗;

他的《箕子操》,是中国著名的古琴曲;

据说围棋也是他利用箕子山(棋子山)的“磊落黑白石”发明出来的。

这样的人物,简直是天才、全才了!陈蒲清教授把箕子比作是中国古代的亚里士多德。

历史往往造就少数天才式的神奇人物,这些人物的天赋和成就跨越行业和界别,把当时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顶级水平集于一身。箕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他是商周之际名扬四海的学界泰斗。

古希腊伟大的亚里斯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把这个称号给了箕子也是恰如其分的,而箕子的年代比亚里斯多德早七百年;亚里士多德的成就主要在思想和学术上,他没有参政执政的经历;而箕子不但是思想家,还是个政治家,在这一点上箕子超出了亚里斯多德。

 

柳宗元九个字精辟评价箕子一生

 

朝歌城南关庙胡同,原来有一座“箕子庙’。唐代大文豪柳宗元,给箕子庙写过一篇《箕子庙碑记》。柳宗元一生写过十篇碑记,文学史上称“柳宗元十大碑记”,《箕子庙碑记》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柳宗元的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我们读读这篇文章,对认识和评价箕子的一生很有帮助。

柳宗元在《箕子庙碑记》中,非常精辟地把箕子的一生,概括为正蒙难”、“法授圣”、“化及民”三个阶段。

箕子活了93岁。柳宗元的九个字,准确地总结了箕子的一生。

先看正蒙难”。正蒙难说的是商朝晚期,周武王伐纣以前的事情。商朝末年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箕子身处那样的时代,他自身蒙受着巨大的危难和折磨,但是,他却能够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又能够理智对待,讲究策略,洁身自好,垂范后世。这就叫“正蒙难”

商代末期,社会上浮华奢靡的风气流行泛滥。大家都满足现状,盲目乐观,不思进取,都沉浸在这样的状态中,对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危机,已经麻木不仁了。而箕子却是一个清醒者,他看出了社会的问题,感觉到了危机。

前面讲过“见微知著”的故事,商朝末年商纣王慢慢变得荒淫无道,讲究享乐,追求奢靡,他左右的大臣们都稀里糊涂的光说好听的。而箕子始终是个清醒者,他从商纣王喜欢用象牙筷子,就看出商纣王思想上的变化。他就给商纣王提意见,提醒商纣王要防微杜渐,告诫他必须远离奢靡之风。

同为“三仁”的箕子、比干和微子,他们三个性格不同,处世之道不尽一致。面对商朝末期的危机四伏,他们劝谏商纣王、给商纣王提意见的方式和采取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比干采取的办法是“死谏”,拼了老命也得提意见,强谏三日不走,在纣王的宫殿外一直骂。结果把纣王激怒了,被纣王把心脏挖出来,壮烈殉难。

微子呢?他是“去”,躲开你。看到社稷难保,微子就带着些祭祀祖先的国家礼器,离家出走,逃难走了。眼不见心不烦。

 

隐忍求成,延长四十三年政治生命

 

面对商纣王的残暴和奢靡,箕子没有拼着命去骂纣王,也没有逃走,他怎么样呢?他装,装糊涂。

为什么箕子采取这样的做法呢?装糊涂和忠臣义士勇于作为、勇于担当的高大上形象是不是有些背道而驰呢?

箕子这叫做隐忍求成”。箕子以他的洞察力和政治智慧,对社会大趋势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从大局出发,从老百姓的生存出发,他在不放弃自己政治理想的前提下,采取了非常现实也非常聪明的做法。他怎么做呢?他不再一味地冒死去指斥或者劝谏纣王,而是既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又善于保护自己,充分显示出隐忍求成的大智慧。

比干死后,微子找箕子商量,问他这个叔叔,说我是像比干那样继续去批评痛骂帝辛呢,还是干脆离开躲起来呢?箕子对微子说了一段话“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史记·宋微子世家》)”意思说,既然上天降下灾难,要灭亡商朝,如果留下来能够把国家治理好,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但是如果自己死了,国家却仍旧得不到太平,那就不如远远离开。在死与离开这两者之间挑选的话,死不如去。

箕子给微子这样的建议,是不想让他重蹈比干以死相谏的老路,从而避免无谓的牺牲。不白死,并不是说怕死,而是要寻找时机,实现自己的抱负。

箕子知道,在当时那个政治环境下,要想做成大事,首先要保证自己活着。他就装糊涂。有一次,纣王彻夜喝酒,喝得天昏地黑,把时间都忘记了。他问身边的文武大臣,今天是什么日子了,大家竟然都说不出来。那个时候也没有日历、台历,没有手表。于是就派人去找箕子,说:大王让你去,要你说清楚今天的日期和星象。箕子怎么说呢?他说,哎呀,我也喝多了,不知道是什么日子,让我回去好好算算。

为什么这样呢,箕子对自己的学生说,大王身为一国之君只知道玩乐享受,弄不清身处何时,周围的人也都不知道日期,天下很危险了;而一国之人都不知道日期,独有我却知道,那我就更危险了,就活不长了。

所以他就假装糊涂。再后来,纣王发明了炮烙之刑,商朝越来越危险了。箕子干脆披散着头发,假装疯了,装疯卖傻,和奴隶们混在一起,抱着一把古琴跑到淇水边的桑林中,又是弹又是唱。

也正是具有这种政治智慧,箕子才活了下来,没有被害死。箕子既坚持了原则又保全了生命,他的政治生命延长了多长时间呢?四十三年。

箕子是个清醒的爱国主义者,为了国家、社稷、民众,他压抑着自己的个性,忍辱负重,隐忍求成,表现了非凡的政治智慧,延长了四十三年的政治生命。在后来的四十多年中,他办了很多事情,他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治国理想,在历史上留下了思想,留下了智慧,还创造了辉煌。

 

任何时候也不忍心说故国的坏话

 

箕子假如不是忍辱负重,甚至装疯卖傻,恐怕他也活不了多久。那么,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存活了下来,就是爱国主义者了,而是要看他存活下来,后来干了些什么。

有人说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战士”和“烈士”比起来,战士是胜利者。箕子延长了政治生命43年,让他有条件为国家为社稷做了很多很多事情,使他的贡献更大。他活的也很难受啊,忍辱负重,维持着大局,维护着大商帝国。当形势恶化,非常危险的时候,比干死了,微子逃了,有人劝他:你也该离开商朝,自己逃命去吧。箕子怎么说呢,《史记》中有记载,他说:“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他说,作为臣子,君王不听你的意见就愤然离开,那是向世人彰扬君主的错误而宣扬自己,是取悦和笼络民心,对我们国家的灭亡推波助澜,我不忍心做这样的事情啊!

箕子忍受着很大的磨难,但是他用政治智慧和爱国思想支撑着,顽强地坚持了下来。柳宗元总结的箕子一生的三个阶段,这算是第一个阶段,这就是“正蒙难”

到了周朝,箕子进入人生的第二个阶段法授圣“法授圣”说的是箕子把他的政治经验治国理念传授给周朝的统治者。对儒家来说,周武王是位圣人。是谁把治国秘笈传授给圣人了呢?是箕子。因此说:“法授圣”。

周武王对箕子很仰慕,他知道箕子很有政治才能,知道箕子有丰富的治理国家的经验。周武王打下朝歌以后,他就把箕子从监牢里放出来,找箕子谈话。谈什么呢?向箕子求教治国方略。他问箕子:我想请教您,殷商为什么会灭亡呢?

刚刚取得天下、春风得意的周武王,能向已经亡国的商朝大臣箕子求教,确实是放低了身段。但是,周武王问“殷商为什么灭亡”,这句话里的 “亡”字,在箕子听来却非常刺耳。面对强权和傲慢,箕子将会如何应答呢?

箕子表现了凌然的傲骨和气节。箕子听了很不高兴,他不愿意听别人讲自己故国的坏话。他隐忍求成,憋屈自己,那也是为了自己的祖国,他做人是有底线的。《史记·周本纪》这样记载:武王……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 箕子当时沉默不说话,把头一扭,表现出不满意的态度。

箕子敢在胜利者周武王面前显示出不高兴,表现出自己高尚的气节和尊严。周武王看到这个情况,感觉到自己失言了。周武王赶紧改口,恭恭敬敬地问:“先生,我对治理国家的很多道理还不是很清楚,请问怎样才能顺应天命来治理国家呢?”好,你对我的故国不再出言不逊了,咱们就能对话了。这样,箕子才扭过头来,以一个大国老臣、一个经验丰富的政治家的身份和口吻,向武王传授了治国方略。

 

传授治国经验和理念给周武王

箕子是亡了国的大臣,面对的是不可一世的胜利者,但是他没有丝毫的媚骨,他不允许别人轻蔑诋毁自己的国家,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爱国情结,确实是难能可贵的。箕子把治国方略传给周武王,不是为了周朝的江山巩固,更不是为了你周武王的个人政绩,他是为了使天下苍生能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使百姓能够避免战乱和灾难。  

西周王朝刚刚建立,从管理一个“小邦周”,到治理偌大的大一统王朝,真够周武王伤脑筋的。要不是箕子把成熟的治理国家的办法传授给他,靠周朝自己摸索,说不定得经历多少曲折和震荡。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周武王在战场上神采飞扬,但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如何构建政治制度,如何设置权力架构,让他身心交瘁。不到三年,周武王就累死了。接替他的摄政王姬旦,人称周公,也是勤政的典范,“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脯”就是他的事情,正洗头发呢,出了事了,要赶紧握着湿头发跑出去处理公务;吃一顿饭,要被打断几次,把嘴里的东西吐出来先说事情。

箕子对周武王把治国方略和盘托出,并非想在周朝受重用当官发财,而是为了使这些历史经验和政治智慧得以传承,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惠及社稷苍生,以便开启一段新的历史。 

在商周之际的动荡年代里,箕子历经磨难,忍辱负重,隐忍求成,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他要把自己的政治理念、治国方略和对社稷苍生的哲学思考流传下来,影响后世。他是一个贤圣,更是一位智者,他的思想,为儒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箕子传授给周武王的一套治国理念,被后人收编到《尚书》里面,就是《尚书》中《洪范》这篇文章。“洪”是大的意思,“范”是“法”,“洪范”就是统治大法。所谓洪范九畴,从九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治理国家的九个大法。

 

第一部王朝行政大法

 

《洪范》在中国政治哲学、思想文化史的地位非同小可。《洪范》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之作,是儒家必读的经典。洪范的内容,几乎涵盖政治制度、治国安民、自然世界、天文历数、行为德性、人生祸福等等社会内容的全部。

首先,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制王朝的行政大法。在中国历史上它最早系统地构筑了专制王朝的体制架构,阐述了行政纲领、行政准则以及行政决策方式,对于中国专制社会形成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比如他讲“八政”他告诉周武王:你建立国家,首先你得组阁吧?你需要设置八种政务官员。哪八种政务官员呢:一是管理食物的官;二是管理财务货币的官;三是管理祭祀的官;四是管理水利的司空;五是管理教育的司徒;六是管理治安的司寇;七是外交事务的宾;八是管理军事的师。等等。

“八政”就相当于现在国家设立的这个部那个部。在三千年前,能有这样的高度这样的眼光,提出这么完备的政权架构方案,那是要有相当的经验和智慧的。

箕子还讲三德,作为一个君主的政治措施。用什么手段治国呢?三种办法:“正直”、“刚克”、“柔克”。要因时因地制宜,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要把握主动权,不能大权旁落。“正直”,在和平时期,就使用常规的正直手段;臣下蛮横不服管教,就采取严厉强硬的手段,叫刚克;百姓顺从听话,就采取宽大温柔的手段,叫柔克。

箕子还告诉周武王“五纪”,就是五种计时纪年的方法,岁、月、日、星辰、历数,观察天象和季节,对于国家管理、君主行政、征伐用兵、祭祀敬祖,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当时那个时代,箕子能总结出一套这样的“统治大法”,确实非常难得。周王朝也正是在这套治国方略的影响下,开创了八百年的宏伟基业。

 

求百姓幸福的“王道思想”

在《洪范》中,箕子阐述最多的,是君主应该怎样处理好君民关系和君臣关系,怎样推出正确的治理国家的行政决策。为此,箕子提出了王道学说”。

现在主流舆论认为“王道学说”是孟子提出来的。实际上,孟子是把“王道学说”完善了、系统化了。王道讲的是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这个思想,在箕子的《洪范》里面已经有了。箕子的思想,比孔孟最终形成了系统的“王道”思想,早了五六百年。就连“王道”这个词,也是箕子提出来的,《洪范》中讲: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尚书·洪范》)” 

箕子说,一个君主,治理国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强制的手段,高压态势,对下臣和民众进行管制,这叫做霸道,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专制;再一种是以“仁义”、“慈爱”来感化,施加影响,进行道德规范,这就是所谓的王道”。

箕子提的“王道”,可以总结成五个方面:

第一,要把五种幸福普遍地施予民众,让大家都得到实惠。箕子告诉周武王,你统治天下,你就需要给老百姓带来五种幸福。

五种幸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得,五曰考终命。”要长寿,要富裕,健康安宁,要遵行美德,讲究文明,还要高寿善终。

从这些构想中可以看出箕子的一个理念:当君王是干什么的?不是自己享乐,作威作福,当君王是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要把这些幸福带给百姓,这才是个好的君王,才是所谓“王道”。我们现在讲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也是这个意思吗?

反过来,箕子讲,治理国家,还必须让老百姓避免六种困厄。避免哪些呢: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扰,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尚书·洪范》)第一不要早死。看来活着是第一位的。避免“凶短折”,未齿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尚书·洪范》),两三岁还没换牙就死了,这叫做“凶”;还不到二十岁,还没有进行加冠礼,就死了,这叫做“短”;还没有成婚就死了,叫做“折”。“凶短折”不好,得避免。第二种困厄是“疾”,疾病大流行;第三是“扰”,社会动乱,百姓惊慌失措;第四是“贫”,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第五是社会风气败坏;第六是国势衰弱,一派凋零。当一个君王把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当然不行。

 

尊重人才国家才能昌盛

 

王道的第二个方面是,君王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所谓“惟皇作极”。

第三个方面,要重视有德有才的人。箕子说: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尚书·洪范》)意思是对有品德、有操守、有作为的人,要敬畏他们,哪怕他出身贫贱,是个普通出身的人,也要想着他尊重他。

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尚书·洪范》)对那些有才华有作为的人,要给他们提供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这样国家才能繁荣昌盛。箕子是最早这么明确、这么具体的提出尊重人才的思想家。你看十年动乱文化革命时,高级工程师,非让你下车间干体力活;你会画画会写文章,非让你去担大粪;你会搞科研会搞设计,你肩膀能挑多重?你手能提多少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你什么都不算!你就是个剥削者。现在好多行业好多单位都在喊缺乏人才,越是尊重人才的时候,越显得人才缺乏。文革的时候不缺乏人才,科学家在农场里种菜,知识分子都在扫马路。

三千年前箕子就提出尊重人才,看来人才是治国安邦的关键。我们现代人对人才更得重视。所以我们现在讲箕子,仍然有现实意义。

 

“父母官”与“多数决”

 

箕子王道思想第四个方面,要公正无私。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尚书·洪范》)

我们现在经常讲父母官”,“父母官”也是从箕子那里来的。箕子说: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尚书·洪范》)”。要想当好天子,就应当像当父母一样,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做天下臣民的君王。人们后来把一个地方的官员称作“父母官”,就是从这里来的。

箕子要建立的政治秩序属于专制社会制度,然而人们通过研究竟然发现,在箕子所设置的制度和规则中,居然有了民主的萌芽。原先大家一直认为中国古代所缺乏的民主规则,竟然早在三千年前就由箕子设计出来了。

在早先的学术界,有一种认识,认为中国古代是没有出现过民主制度和规则的,民主就是西方的舶来品,是西洋玩意儿。但是,近年来人们竟然研究发现,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洪范》中,箕子就十分清晰地向周武王建议过一种民主制度或者说民主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多数决”原则

什么叫“多数决”呢?“多数决”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就是投票表决。箕子对周武王有一个“三人从二”的建议:有三个人占卜,结果有分歧,其中两个人所得结果相同,就听从这两个人的说法。上古占卜与国政不可分,占卜就是政治,三人从二,箕子的表述不正是古代的“多数决”吗?

箕子还讲,有了重大的疑惑,就要用心思考,要与大臣商量,还要与老百姓商量,然后再进行占卜。天子自己赞同,龟兆赞同,耆象赞同,大臣赞同,老百姓赞同,这就叫做“大同”;天子、龟卜、耆象都赞成,而大臣、老百姓反对,也还算吉利;等等。

箕子的表述被现代学者陶希圣称作代表五个方面的“投票权”。世界上公认为最早的“多数决”记录,是2400年前的古希腊,开始一种“哗噪选举法”,就是对一件事情大家表决,怎么表决?靠呼喊,声音大的一方胜出。后来发现这个办法不好把握,改了,改成“分列法”,赞成的,说yes的站到一边,反对的,说no的站到另一边,然后看哪边的人多,决定胜负。

箕子清晰地设计和表述了“多数决”的原则,时间在公元前1040年左右,比古希腊那个“哗噪法”早六百四十年。三千多年前这个民主程序就在箕子的思考之中了。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转载            站长:郑厚德             版权为淇县政协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栏目主持人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