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都朝歌

西周初年的诸侯之长 
  作者:燕昭安




总目录


一、卫都朝歌

二、卫国人物

三、淇卫文化

四、历史评说

五、朝歌姓氏







   卫国在当时诸侯国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和很强的势力,“启以商政”,使卫国可以吸取商朝制度中的精华,享受了“政治特区”的特殊待遇;人口大迁徙,又分散和瓦解了敌对势力;殷八师的驻守,使得康叔拥有了军事实力和讨伐其它小国的权利。卫国国君康叔,成为西周东土的诸侯之长。


是方伯的伯,不是伯爵的伯


   位于淇河中下游的卫国,是西周初年国土面积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封建诸侯国,是有征伐权的东方诸侯之长。
   卫国从开国国君康叔始,到卫国灭亡,立国838年,传44君。卫国的44个君主的谥号,有的称“伯”,比如早期的康伯(康叔之子)、考伯等等,共7人;4人称侯,比如顷侯、釐侯等;28人称公,比如卫武公、卫庄公、卫宣公等等;最后还有人称君,卫嗣君、卫怀君等。不同时期,先后有伯、侯、公、君四个称谓。这些称谓上的变化,折射了国家的兴衰起伏。
   卫康叔还有他后世一共7代君主称“伯”,都是东方的诸侯之长。诸侯之长,并不是专门设置的一个什么官,诸侯之长是对那些实力强,有话语权的诸侯国的称谓。
   《左传》哀公十三年有:“王命诸侯,则伯帅侯牧以见于王。伯合诸侯,则侯帅子男以见于伯。”意思是说周天子召见的时候,各国诸侯要由方伯(诸侯长)率领;方伯召集诸侯时,诸侯要带着子爵、男爵一起过来。这里面所说的“伯”,又称“方伯”,就是诸侯之长。康叔就是西周初期的诸侯之长。
   春秋时期逐渐固定下来的爵位制度,“公、侯、伯、子、男”,伯是第三等级,在公、侯之下。但是西周初年还没有完善的爵位制度,卫国的康伯等国君的“伯”,他不是“公、侯、伯、子、男”爵位的那个“伯”,他是“方伯”的伯。近些年先秦史研究学术界研究了大量的史料,以及青铜器铭文,大家都一致认可“康伯”、“考伯”等卫国初期的国君,他们称“伯”,不是三等诸侯国的“伯”,而是“方伯”的“伯”,是诸侯之长的“伯”,是高于公、侯的“伯”。
   说康叔的“伯”是“方伯”诸侯之长,有哪些依据呢?唐代孔颖达疏解《尚书·康诰》的时候说:“康叔时为方伯,殷之畿内,诸侯并属之。”明确指出康叔是方伯诸侯长,哪个诸侯国出了情况,他可以代表周天子,率领殷八师去打它,就是说他有进行征伐的权力。
   在《康诰》中,周公以“孟侯”称呼康叔。周公说:“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尚书·康诰》)”孟侯,就是五侯之长,汉代大儒孔安国说:“孟,长也。五侯之长,谓方伯,使康叔为之(孔安国《尚书正义》)”。所以卫国国君的“伯”,是方伯、诸侯之长的意思。
   《礼记》中说:“千里之外设方伯(《礼记·王制》)”。周朝规定,四海之内,设九个州,一个州大约方圆一千里。州下面建方圆一百里的国三十个,方圆七十里的国六十个,五十里的国一百二十个,一共二百一十国,“二百一十以为州,州有伯(《礼记·王制》)”。
   西周初期权势最大的诸侯有三个,一个是卫国的康叔,一个是鲁国的国君伯禽,再一个是齐国的国君吕伋。而这三个人中间,伯禽、吕伋又在康叔之下,最厉害的还是康叔。为什么呢?第一,康叔的辈分高,他是周文王的儿子,是周武王、周公的同母兄弟,年龄不大辈分高。而鲁国的伯禽是周公的儿子,是康叔的侄子辈儿的人,齐国的吕伋,姓姜不姓姬,是外姓。第二,康叔的职位高,成王执政后,康叔做了周朝卿士,中央的官员,当了周朝的司寇;第三,康叔手握着兵权,他是殷八师的统帅,大战区司令。这三条,都是鲁国国君伯禽、齐国国君吕伋他们所不具备的。因此,康叔卫国,自然而然的成了西周初期的一大方伯,东方诸侯之长。


中国历史第一次人为的人口大迁徙


   康叔治理卫国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呢?是人,商朝留下来的人。卫国建立在商朝的京畿之地,周朝刚刚打败商朝,取而代之,还没有站稳脚跟。商朝留下来的人,对周朝的统治不会完全服顺,动不动就反抗、闹事。《尚书·多士》把这些人叫“殷顽民”,《尚书·梓材》里面把这些人叫“迷民”。
   康叔如何管理“殷顽民”和“迷民”,不采取一些措施,很容易出乱子的。为了扫除障碍,想办法削减敌对势力,周朝就把他们分散开,分而治之。怎么分散呢?迁民。根据文献记载,周公把“殷顽民”起码分成了六部分迁徙到外地:
   第一把“殷民六族”迁到鲁国:条氏、徐氏、肖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六个族群。其中条氏、徐氏、萧氏三个氏族是商朝的贵族,索、长勺、尾勺三个氏族是手工艺人,索氏是做绳子的,长勺氏、尾勺氏是做酒的。把“殷民六族”统统迁到鲁国去了。
   第二把“怀姓九宗”迁往临汾。“怀姓九宗”都是商朝小官吏的家属后人,周朝把他们迁的远远的,给了唐国的虞叔。唐国在现在的山西临汾翼城一带。
   第三,分出一些商朝贵族到商丘。这些人交给微子,让微子带着去商丘那一带,建立了宋国。微子本就是商朝的大臣,商纣王的哥哥,你的人你还带走。
   第四,分出一部分人迁徙到朝鲜。箕子带了5000人到朝鲜建起“箕子朝鲜”。
   第五,一部分迁到洛阳。洛阳(雒邑)也叫成周,周朝当时在那里新建的东都,迁了一大批不听话的朝歌人,到洛阳建东都,当苦力。
   第六,“殷民七族”留卫国。“殷民七族”是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都是些技术人才,作陶器的,做旗帜的,做马缨的,扎篱笆的等等。“殷民七族”留下来,在卫国为康叔服务。
   把商朝京畿之地的人分散开,迁移到别的地方,这确实是大动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为的人口大迁徙。这么大批大批的人口,背乡离井,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到那里去监视居住。到了那里,经常被召集训话,不许你乱说乱动,当二等公民。可以想像,这样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必须通过强制的措施来实现,动用的手段肯定是很残酷的。
   可见,武王伐纣,改朝换代,不光是商朝统治者人头落地,下面的老百姓也得跟着遭殃。所以,每一个人的命运,都跟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没有国哪有家?


三千年前的“政治特区”


   把人给分散开,减少了康叔管理卫国的难度。那么,留下来在卫国的都是哪些人呢?给康叔留下的人,得听话、有用。“殷民七族”中陶氏、樊氏、锜氏,这些技术人才,烧制陶器的,搞建筑的,打造兵器的等等,这些人得留下,这都是些能人。
   迁走的人中间也有技术人才,撵到鲁国去的“殷民六族”里面不是有长勺氏、尾勺氏吗?那都是会酿酒的科技人才。商朝酿酒技术很发达的,长勺氏、尾勺氏等酿酒工匠,在商朝很吃得开,待遇很高。你是商朝的宠儿,对不起,我不要你。周公不是发出史上最严厉的戒酒令了吗?给康叔的三个“红头文件”中就有《酒诰》。长勺氏、尾勺氏这些人虽然也属于技术人才,但他们和制陶的、做马缨的待遇不一样,做酒的不要。“殷民七族”留下了,“殷民六族”赶走了。也算是落实《酒诰》这个“中央文件”的具体措施和配套政策。
   为了稳住卫国,支持卫康叔,周朝把卫国搞成了一个“政治特区”。《左传》讲:“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左传·定公四年》)”。“启以商政”,允许卫国使用原来商朝的一些政策,保留商朝原有的一些民俗习惯,包括生活方式。
   淇水之滨是商朝京畿之地,而周人的丰镐之地比较偏僻,所以淇水之滨这一带的经济比较发达,比较繁华,物资生活、精神生活都要丰富得多。所以,允许这边还保留原来商朝的一些政策,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是对当地老百姓的一种安抚,是一种灵活的政策。就好比上世纪末香港回归时一样,宣布一国两制,香港可以继续资本主义制度,“马照跑,舞照跳”。但是,必须“疆以周索”,你必须承认周朝的领导,承认“一个中国”。


东部战区(殷八师)总司令


   分散人口,实施特别政策,还不足于让周公放心。周朝又在商朝的京畿之地加强军事力量,把最精锐的部队驻在卫国,驻扎在朝歌的牧野,叫做“殷八师”。
   这里我们顺便了解一下西周的军事情况。西周共有三支部队,分别为“殷八师”、“成周八师”和“西六师”。每个师大约一万人左右。等于把全国分成了三大战区。
   殷八师驻扎在朝歌,卫国国君康叔为统帅,康叔以后连续几代卫王都兼殷八师的统帅。殷八师的任务主要是稳控周朝的东部地区;住着殷八师的卫国牛得很。西周初期,不允许各个诸侯国有军队,军事权归周天子统一调配,不像后来各有各的军事力量。卫国这里有军队,卫国国君就有征伐别的小国家的权力,他就比别的诸侯国多了很大的优势。这是殷八师。
   成周八师驻扎雒邑,成周就是东都洛阳,周公是成周八师的统帅,控制东南各诸侯国并拱卫宗周;
   西六师驻扎宗周,召公是西六师的统帅,守卫以镐京为中心的周朝王畿之地。
   可见,朝歌、雒邑、镐京,是当时的“三大战区”所在地,是西周初期的三个主要军事战略重地,是支撑西周大局的三只鼎足。
   因此,卫国在当时诸侯国中拥有极高的位置和很强的势力。“启以商政”,使卫国可以吸取商朝制度中的精华,享受了“政治特区”的特殊待遇;人口大迁徙,又分散和瓦解了敌对势力;殷八师的驻守,使得康叔拥有了军事实力和讨伐其它小国的权利。卫国国君康叔,成为西周东土的诸侯之长。
   康叔做卫国国君,时间应该比较长。他把原来的动乱中心,治理的井井有条,后来还率领殷八师代表周天子平叛,立了大功,被提拔到周朝当了大司寇,相当于中央政法委书记。康叔当了大司寇,就到京城镐京去履职了,卫国的事情由他的儿子姬懋代理。


康伯懋率殷八师东征


   卫国从康叔到贞伯,连续七代作方伯。我们应该特别讲讲康伯,上面说的那个姬懋,就是康伯,康叔死后他继承王位。他不但继承了卫国的国君,同�����继承了在周�����大司寇的职务。《史记·卫康叔世家》中说“康叔卒,子康伯代立”。康伯的才能很快就显现出来了,很受周成王的器重。《左传·昭公四年》记载了“康有酆宫之朝”,卫国康伯和魯公伯禽、晋侯燮、齐国丁公,四个诸侯共同辅佐周成王、周康王,他们在周天子心目中的位置很重。康伯是继康叔以后,又一位很有作为的卫国国君。
   康伯是个军事家,他的功绩体现在军事才能上。周朝的殷八师驻扎在卫国,康伯曾经作为殷八师的统帅,代表周天子出征,讨伐东夷,到其它诸侯国主持公道,平定动乱。这是有文献记载的,同时也是有许多青铜器铭文证明的。
   历史发展到西周,青铜器铭文大量出现。在商朝时,青铜器上面的铭文还很少。商朝有甲骨文,甲骨文仅仅记载一些祭祀占卜活动,记录得非常简略,虽然也能从中炼取一些扑朔迷离的信息,但很不够。青铜器铭文记录事件就详尽了一些。一件青铜器,往往是为了纪念一件事情,比方说打了一次胜仗,就铸造一件青铜器,上面刻上这次战争的起因,经过,等等;因此,我们现在研究历史,西周的历史就比商朝时清晰许多,主要就是靠青铜器铭文的记载。
   青铜器的铭文,让我们了解了很多康伯的军事活动。目前掌握的青铜器铭文资料中,有卫国国君康伯铭文的青铜器文物就有十件:

1、召 尊 2、召 卣 3、康伯簋盖
4、康伯壶盖 5、小臣宅簋 6、吕行壶
7、小臣谜簋 8、师旂鼎 9、御正卫簋
10、白懋父簋


   经过陈梦家、郭沫若、唐兰、马承源等等大家研究考证,这十件文物基本上都是记载康伯率领殷八师出征打仗的。
   其中的“小臣谜簋”就有铭文63个字,价值最高。这件青铜器1931年前后从浚县辛村(今属淇滨区)墓地出土,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铭文写道:
   东夷大反,伯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夷,唯十又二月遣自师,述东,
   伐海堳,于厥复归才在牧师……
   它记载了康伯懋率领殷八师东征夷方,大军出发一路向东,沿着泰山的东麓行军,一直打到大海边,最后班师回营,又回到朝歌的牧野。这件簋是为了表彰部下,代表周天子铸造,然后赏赐给部下的。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郑厚德          持人:老农(信箱qxzhd@126.com)    

电话  0392-7226249    QQ:1036847795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制作人:王涵怡、杨杨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