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都朝歌

古今史书及古代史书传注中的卫康叔 
  作者:康镇明




总目录


一、卫都朝歌

二、卫国人物

三、淇卫文化

四、历史评说

五、朝歌姓氏







一、《史记》
   (一)《史记·周本纪》:“其明日,除道,修社及商纣宫。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散宜生、太颠、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既入,立于社南大卒之左,左右毕从。毛叔郑奉明水,卫康叔封布兹,召公赞采,师尚父牵牲,尹佚策祝......乃罢兵西归。行狩,记政事,作《武成》。封诸侯,班锡宗彝,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依次受封。”
   (二)《史记·齐太公世家》:“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群公奉(奉,同捧)明水,卫康叔封布采(采,同彩)席,师尚父牵牲,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纣之罪。”
   《史记》中的第一段话,记载了两件事,一是武王灭纣后在社宫举行大祭,宣布革除殷所受天命,由自己接受上天明命,是最隆重的革故鼎新的活动;二是记载武王罢兵西归后大封功臣谋士。能参与大祭活动的,皆周天子近臣或武王的兄弟。周公、召公在西周的地位自不待言,散宜生、太颠、闳夭、师尚父被称为“文王四友”(也有人认为“文王四友”中无太颠而有南宫适),亦位高权重。康氏先祖康叔封亦有幸参与了这场宣布王朝更替的活动,并主管“布兹”,也就是铺设祭拜时用的垫席,说明他在西周立国之始就成了重大活动的参与者。《史记·齐太公世家》的记载,让我们进一步看到先祖在西周立国时在政坛上的活跃程度和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武王罢兵西归封功臣谋士时,他作为武王的嫡亲兄弟和政事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就封之列得到封爵是合情合理的,被封在康城应该就在此时。
   (三)《史记·周本纪》:“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颇收殷余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初,管、蔡叛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子之命》,次《归禾》,次《嘉禾》,次《康诰》、《酒诰》、《梓材》,其事在周公之篇。”张守节《史记·正义》:“武王灭殷国为邶、鄘、卫,三监尹之。武庚作乱,周公灭之,徙三监之民于成周,颇收其余众,以封康叔为卫侯,即今卫州是也。”孔安国云:“以三监之余民,国康叔为卫侯。周公惩其数畔,故使贤母弟主之。”
   (四)《史记·鲁周公世家》:“管、蔡、武庚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徙封卫地,是武王克殷分封诸侯后,康叔第二次得到大封。《史记·卫康叔世家》:“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康,畿内国名。宋衷曰:‘康叔从康徙封卫,卫即殷墟定昌之地。’”四年之间,两次受封,而且封地一次比一次大,是周王室对先祖能力的肯定和功绩的回报。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齐、晋、秦、楚,《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褒有德也。”秦、楚非同姓,自然难得大封。姜尚以相父之重,叔虞以武王子之尊,子弟封地皆不过百里,说明西周初的分封,不仅要展亲亲之义,而且要论功德。还要注意的是,封地改变而初封时所得氏不改,有很多定例,如周公子伯禽封鲁而后代仍姓周,召公子封燕而后代仍封召(加邑部成为邵)。如果王室灭其国而不灭其氏,国灭而氏不改,如管叔被杀,后代仍以管为氏。再如霍氏,《史记·三代世表》:“霍者,国名也。武王封其弟叔处于霍,后世晋献公灭霍公,后世为庶民。”霍氏亦是国灭而氏不灭的例子。亦有人错误地认为康叔在平定“三监之乱”后即徙封于卫,在康城时间太短,不足以形成一个姓氏,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左传》中“胙之土而命之氏”,说明得国(封地)即得氏,而且是皇帝敕命的形式。再者,像前面提到的管氏,康叔徙卫之前已被灭国,封国存在的时间更短,但管氏依然存在。如果象有人主张的那样,某一家族某一阶段不见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家族的血脉好像不能延续,今天天下很多家族将不复存在。可见这种说法是极欠考虑的。还有论者仅凭王符《潜夫论·志姓氏》为例,说里面不见康姓,就质疑两周时代康姓的存在,实在是不通于理。《潜夫论》里面很多姓氏包括成、霍、管、毛等皆不存在,但这些姓氏都存在于两周时代的其他典籍中,这种现象又作何解释呢?再者,早于《潜夫论》的《白虎通·姓名篇》就记载了康姓,其中说:“管、蔡、霍、成、康、聃,皆采也。”《白虎通》不但记载了康姓,而且说明康姓和管、蔡、霍、成、聃一样,都是来源于封国。“采”,即采邑,采邑是封地的另一种称法。而摄政的周公诰诫先祖的三篇诰词,更是值得康氏家族珍视的重要文献。
   (五)《史记·管蔡世家》:“武王同母昆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聃季载。聃季载最少。······武王已克殷,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封叔振铎于曹,封叔武于成,封叔处于霍。康叔封、聃季载皆少,未得封。
   武王已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而分殷余民为二:其一封微子启于宋,以续殷祀;其一封康叔为卫君,是为卫康叔。封季载于冉。冉季、康叔皆有驯行(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驯,善也。’驯行即善行),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寇,冉季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余五叔皆就国,无为天子吏者。”
   《管蔡世家》中上述记载涉及四个问题,一,介绍文王正妃太姒及文王嫡子十人,以及武王克殷后封功臣谋士,正可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的记载相互印证;二,记载武王克殷后封功臣谋士及设立“三监”;三,详述“三监之乱”发生的原因、周公承成王命平定“三监之乱”与康叔徙封殷旧地建立卫国的经过;四,因康叔、冉季皆有善行,周公举荐二人分别任周司寇和司空,二人成为周王朝卿士,并以管、蔡、成、曹、霍五位比康叔、冉季年长的“五叔”作对比,突出二人的善行。
   “其一封康叔为卫君,是为卫康叔”的表述,说明康叔在徙封卫地前就是有封地的,若不是先封在康,何来康叔之称?其本称康叔,徙封卫地,建立卫国后,才又在前面加一“卫”字,称卫康叔。康叔之康,和其他五叔管、蔡、成、曹、霍一样,都是来源于封邑,而且在徙封旧殷地之前。“康叔、冉季皆少,未得封”的说法,既为传世文献、传世金文所否定,也和《史记》中其他篇目的记载相矛盾。《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克殷的第二天在社宫举行大祭,宣布革除殷的天命,康叔是重要的参与者。在这场革故鼎新活动中露面的,无一不是辅佐武王取得天下的元老重臣。康叔得以侧身其间,其在朝廷中的地位还用怀疑吗?地位不如他的管、蔡、成、霍、曹皆得封邑,康叔若不得封邑,从情理上怎能说得过去?《史记·三王世家》中有“康叔亲属有十而独尊者,褒有功也”的话,也说明康叔在当时地位功德皆具,获封没有任何疑问。更何况,古代天子在分封子弟时,是不受年龄限制的,襁褓之中受封的比比皆是,武王大分封时康叔已活跃在政事活动之中,“少未得封”说法显然是一处失误。《史记·卫康叔世家》骈宇蹇注:“卫康叔,西周初卫国始封者,姬姓,名封,周武王同母弟,初封于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陈槃著《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亦指出:“康乃初封。”从古代的孔安国、马融、宋忠、王肃、孙星衍等到当今的王国维、骈宇蹇、陈槃等,都力主康叔初封地在康。
   (六)《史记·楚世家》:“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楚)灵王次于乾溪以待之。王曰:‘齐、晋、鲁、卫,其封皆受宝器,我独不。今我使使周求鼎以为分,其与我乎?’析父对曰:‘其予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共,同供)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分,同份)而彼皆有。”鲁公伯禽是周公旦之子,卫康叔子牟指的是康伯懋。康伯的名称在古籍中有不同的写法,有写作康伯髦的,有写作伯懋父的,有写作王孙牟的,因懋、髦、牟古代同音,可以互相替代。称康伯,因为他是康叔的长子。称王孙牟,因为他是文王的孙子。晋侯燮指的是武王之子唐叔虞的儿子。吕伋是姜尚之子,周成王的舅父。齐晋鲁卫因与周天子的血亲关系不但获大封,而且得宝器。楚无份,是因为楚与齐、晋、鲁、卫有亲疏之别。从熊绎的不平之言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的周初大分封时“亲亲之谊”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七)《史记·三王世家》:“伏闻周封八百,姬姓并列,奉承天子。康叔以祖考显,而伯禽以周公立,咸为建国诸侯,以相傅为辅。百官奉宪,各尊其职,而国统备矣。······制曰:‘康叔亲属有十而独尊者,褒有功也。武王继体,周公辅成王,其八人皆以祖考之功建为大国。康叔之年幼,周公在三公之位,而伯禽据国于鲁,盖爵命之时,未至成人。康叔后捍禄父之难,伯禽殄淮夷之乱。”
   《史记·三王世家》特意点出“康叔以祖考显”、“康叔亲属有十而独尊者,褒有功也”,说明康叔在武王平定天下后获得大封,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还是对他功绩的回报。从这一点看,康叔虽在“爵命之时,未至成人”,但年龄亦不会太小,且早建殊勋。若不是这样,武王灭殷后举行大祭,宣布革故鼎新之时,他也不会出现在参与活动的重臣之列。再者,如果不是他早就在战争和理政中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平定“三监之乱”后,就不会把最难治理的殷商旧地和殷朝遗民交给他治理,并让他做东方诸侯之长、殷八师统帅、大周司寇。


二、其他史籍文献
   (一)《竹�����年》:“武王十三年,遂大封诸侯。”
   克商是武王十二年二月甲子,十三年十二月崩于镐京,据此可推断康叔封康的时间当在武王十三年。
   (二)《竹书纪年》:“康叔自康徙封卫。”
   (三)《路史·国名记》戊:“康叔故城在颍川。”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市)。
   (四)《汉书·地理志》:“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鄘、卫国是也。邶,以封纣之子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故《书·序》曰:‘武王崩,三监畔,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弟康叔,号曰孟侯,以夹辅周室,迁邶、鄘之民于洛邑。’”唐颜师古注:“孟,长也,言为诸侯之长。”
   (五)《汉书·地理志》:“朝歌,纣所都,周武王弟康叔所封,更名卫。”
   (六)唐李泰《括地志》:“故康城在许州阳翟县西北三十五里。阳翟,今许州禹州府。”
   (七)宋陈彭年《广韵·唐韵》:“邟,邟城,在阳翟。”作地名时,“邟”、“康”相通。
   (八)宋丁度《集韵》:“邟,城名,在阳翟。”
   (九)清江永《春秋地理志考实》:“《襄·二十九年》传,吾闻卫康叔,成王之徙如是。今按:康叔食采于康,后徙封卫。”江永是清代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皖派经学的创始人。江永博古通今,尤长考据之学,戴震、程瑶田皆其弟子。书称《春秋地理考实》,为求符合历史真实,在考证上肯定是下了很深功夫的。
   (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康城,在州西北三十里,今为安康里。”顾祖禹是清代著名的军事地理学家。顾祖禹研究地理,是受家风影响。其远祖南北朝梁代顾野王有文字学著作《玉篇》,高祖顾大栋、祖顾文耀、父顾柔谦皆精通舆地之学。祖禹本人康熙年间曾参与《大清一统志》的修撰,其后,又穷二十年之心力,撰成《读史方舆纪要》一书。清代学者的地理名著中,有所谓“两顾之书”,一指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录》,另一部即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与顾祖禹同时代的魏禧赞《读史方舆纪要》为“此数百千年绝无仅有之书。”
   (十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康国,西周康叔所封,在今河南禹县西北。”


三、现当代名人著述
   (一)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成王铜器》:“《史记》称康叔封,《左传·定四》称康叔,《易·晋卦》称康侯,康是侯卫以前的封地。封于武王时,食采于康。”陈梦家是西周铜器研究的权威,在铜器断代和铭文释义上造诣很深。
   (二)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周人的崛起及其克商》:“周公的弟弟康叔封本是封国在康的,现在打下了商都,就把他改封到那里,立了一个卫国。”
   (三)陈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指出 :“康乃始封。”陈槃毕业于中山大学,是台湾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大中文系教授杨承祖评价陈槃“撰著丰富,持论惟谨”。《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譔异》被学界评价为“研究先秦史经典之作”,因此,陈槃先生“康乃始封”的结论有相当高的权威性。
   (四)骈宇蹇《史记译注·卫康叔世家注》(1):“卫康叔,西周初卫国始封者,姬姓,名封,周武王同母弟。初封于康(其地不详,一说在今河南禹县西北),故称康叔。”
   (五)《中国文字》新33期载暨南大学陈英杰先生《金文中“君”字意义及相关问题探析》一文,文中指出:“伯懋父是卫康叔之子康伯懋,史书亦称王孙牟,事康王、昭王。康王十八年东夷大反,伯懋父率领驻扎在牧野的殷八师前往征伐。昭王伐楚时,伯懋父屯兵炎師。”

       
       

《淇县之窗--淇县热线》网站         站长:郑厚德          持人:老农(信箱qxzhd@126.com)    

电话  0392-7226249    QQ:1036847795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制作人:王涵怡、杨杨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