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古为沬邑,夏代为冀、兖二州之域。
商王武丁、武乙曾迁都于沬,帝乙于约公元前1115年定都于此,其子帝辛(纣)因之,并将沫更名朝歌。约公元前1066年,周灭殷后,武王以朝歌地封纣子武庚,并设“三叔监殷”,即监视朝歌武庚。约公元前1063年武庚叛周被杀,成王将朝歌及“三监”之地封给武王少弟康叔为卫国,其国都仍设在朝歌,宫殿建于定昌(今城内东仓)。
春秋时(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改为朝歌邑,属晋辖。战国时(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属魏国辖。
秦时,朝歌邑属三川郡。秦末,西楚霸王项羽分魏析置殷国,都城设于朝歌。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初,于殷旧址设朝歌县,属河内郡。新朝王莽时朝歌为雅歌。东汉时又复置朝歌县,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朝歌县改属魏郡辖。
三国时(公元220年——公元280年)曹魏将朝歌升为郡,属冀州,辖朝歌、汲、共、林虑、获嘉、修武六县。
晋时(公元265年——公元317年),改朝歌郡为汲郡,朝歌县属之,属冀州。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刘宋改朝歌县属司州部河内郡。北魏分朝歌西北置临淇县,属林虑郡。东魏天平元年复置朝歌县,天平二年(公元535年)分朝歌北为魏德县。北周武帝(公元561年)改义州(今卫辉市)为汲郡,治所在朝歌。朝歌
还曾为修武郡治所。
隋时,初年罢郡,改汲郡为卫州,朝歌县属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分朝歌东南置清淇县。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清淇县和朝歌县,改置卫县,仍置汲郡于县治。
唐时,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置清淇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改朝歌殷墟地以西为卫县鹿台乡。十七年(公元643年)废清淇县入卫县,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复置清淇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又废,入卫县。
五代(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时建置依旧。
北宋时,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实行军管,改卫县归安利军辖,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废卫县为镇,入黎阳县。元祐间,复置卫县,属浚州通利军辖,殷墟地鹿台乡仍属卫县。
金时,卫县归浚州辖。
元时,宪宗五年(公元1255年)于鹿台乡置淇州,属中书省卫辉路,卫县废为集,属淇州,并置临淇县为倚廓。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淇县属大名路。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废临淇县入淇州。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淇州治所移至今林州市临淇,
复置临淇县,后并入淇州。
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十二月,改淇州为淇县,属河南省卫辉府辖,弘治间,划庆丰等淇河东八社归浚县。
清时,淇县仍属河南省卫辉府。
民国2年(1913年)淇县属河南省豫北道。不久,废府州,设道尹,淇县改属河南省河北道(道衙在汲)。民国13年(1924年),淇县属河南省第三行署。民国27年(1938年)2月日军入侵淇县,属河南省豫北道。1943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淇县西部山区建立
革命根据地,属太行七行署。民国33年(1944年)3月,改为淇汤联合县,此月,改为汲淇联合县,先后属太行七行署和三行署、五行署。民国34年(1945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淇县东南部建立了卫滨县第五区,属冀鲁豫边区。8月,日本投降,国民党淇县政
府占据县城。民国36年(1947年)3月,汲淇县分设,建立淇县民主政府。民国38年(1949年)5月,淇县全境解放,国民党淇县政府告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淇县属平原省安阳行署。1952年10月,平原省撤销,淇县改属河南省安阳行署。1954年9月淇县并入汤阴县,原淇县城关改为朝歌镇,属河南省安阳行署。1959年10月,撤销安阳行署,原淇县属新乡行署辖。1961年复置安阳行署。1962年,恢复淇县建制,属安阳行署。1983年10月淇县属安阳市辖。1986年元月18日,改属鹤壁市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