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此诗重在赞美卫地的古风犹存。作者驻临古卫地,看到眼前汤汤东流的淇水,不由得兴起对卫地风俗的感叹。后两句议论。卫地“世变风移”,以前的“靡靡之音”早已无存。从第二句的“上皇风”看,作者认为,此地尚存远古“上皇之风”,而春秋时的“靡靡之音”已经消失殆尽。
【注释】
上皇:太古的帝皇。汉·郑玄《诗谱序》:“诗之兴也,谅不於上皇之世。”孔颖达疏:“上皇,谓伏牺,三皇之最先者。”
浪说:妄说;乱说。宋·司马光《示道人》诗:“君不见太上老君头似雪,世人浪说驻童颜。”
桑间:这里应为“桑中”。“桑中”与“上宫”均出自《诗·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朱熹集传:“桑中、上宫、淇上,又沬乡之中小地名也……卫俗淫乱,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故此人自言将采唐於沬,而与其所思之人相期会迎送如此也。”后因以指私奔幽会之处。
【作者简介】
郭谏臣(1524—1580),字子忠,好方泉,更号鲲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袁州司李。严世蕃贪得无厌,谏臣持正不阿。历为吏部主事,屡有陈谏,词意正直。累官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卒。谏臣著有《郭鲲溟集》四卷,《四库总目》称其诗婉约闲雅。
【简析】
春秋时,朝歌曾是卫国都城,郑、卫两国保存了丰富的民间音乐。《诗经·国风》凡160篇,郑风、卫风(含邶风、鄘风)合为60篇,占37.5%。各国“风”诗,多是短小歌谣,“郑风”、“卫风”中却有一些大段的分节歌,可以想见其音乐结构的繁复变化。郑卫之地,早期是商民族聚届区。“郑卫之音”自然就是保留了商民族音乐传统的“前朝遗声”。由于它表达感情的奔放、热烈和大胆,也内含着某种团聚意识,因而使独宗“雅乐”的周王室及其维护者常常加以排斥和否定。特别在一些反映民俗生活的诗篇中,常有对男女互赠礼物、互诉衷肠的爱情场面的描写,隐隐透露出一股浪漫气息,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正是因为这特色,魏文侯对孔子门徒子夏说:“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齐宣王说:“寡人今日听郑卫之音,呕吟感伤,扬激楚之遗风”,“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他们的评价,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对僵化凝固的雅乐的厌弃和对活泼、清新的俗乐的热爱。相反,维护并力求恢复雅乐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则“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第十七》)。《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正由于儒家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居于极特殊的地位,“郑卫之音”便始终成为靡靡之音的代名词。 |